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辐射制冷空调系统具备节能、无吹风感、无噪声、高舒适度的特点。如果设计或使用不当,会出现其室内辐射面结露、毛细管表面热阻增加,室内吊顶、墙面受潮霉变等问题。对辐射式制冷系统的发展情况及构成进行探索,以及辐射面的结露机制进行分析,以提出防止结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新型的毛细管顶板辐射采暖与独立置换式新风结合的新型空调末端装置,建立了房间内顶板辐射传热模型和毛细管顶板辐射采暖与独立置换式新风空调末端模型,以用于求解室内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评价室内的热舒适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顶板毛细管辐射采暖和置换式新风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空调末端形式可以带来较高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辐射孔板的传热特性,结合金属辐射板和对流型空气处理末端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房间的输入计算方法,并且基于成本分析法,建立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成本分析模型.在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的前提下,以单位成本为评价指标,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加地暖系统进行成本分析.研究发现:运用于办公建筑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各单位成本高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1~3倍;运用于住宅建筑时,分体式空调加地暖系统全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1.2倍.研究表明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总体经济性更好,该研究结果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后期在工程上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毛细管网空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波 《科技信息》2009,(24):I0341-I0341
本文介绍了毛细管网平面辐射空调的特点,分析了其节能、舒适、环保的优点,指出了其在实际运行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空调变流量水系统末端定压差控制原理,结合水泵变频运行的相似工况理论,对末端定压差空调变流量水系统的水泵变频运行工况及其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泵变频运行效率随着其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选用合理的水泵运行参数,可以提高水泵效率运行,进而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6.
根据气液两相流动的均相流假设,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分布参数模型.在冷热工况下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差值的基础上,采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应用毛细管节流的热泵型空调系统中主副毛细管的长度.将储液器法和采用主副毛细管控制制冷剂流量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系统高低压差和制冷剂流量时,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提出了采用主副毛细管和增加储液器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热泵型空调系统冷热工况下的制冷剂流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稳定控制问题,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方案.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普通模糊控制器及典型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稳定控制问题,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方案。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普通模糊控制器及典型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  相似文献   

9.
节能环保以及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是现代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毛细管辐射空调由于其舒适性高、导热能力快、不占用建筑使用空间、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提出通过建立置换通风+毛细管地板辐射的热传导模型,数值模拟该复合空调供给的热湿环境参数,并与实验测得的温度、湿度、速度、PMV、PPD值进行对比,得出不同供水温度与换热量的关系,分析该复合空调的供冷能力.该研究为促进供暖/供冷一体化技术在长春地区的发展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永桢 《甘肃科技》2008,24(4):117-119
针对当前空调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控制策略分析,提出了该系统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系统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末端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以空气为载能媒介,孔板为末端的新型辐射末端系统.为了研究孔板末端的辐射传热特性,本文通过建立房间稳态传热模型,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首先分析了以金属平板为辐射末端的顶板辐射空调系统中,顶板与各围护结构表面间不同温差下的辐射传热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孔板末端的辐射传热问题,最终得到一个孔板辐射简化传热公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冰蓄冷低温空调系境的应用前景厦其在田内的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末端进风装置一低温散流器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PLC+模糊控制蒸发冷却空调控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通过引入变风量空调系统总风量控制方法的设计思路对风机进行变频控制,同时对末端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技术,使得整个空调系统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毛细管墙体的热工特性,在非稳态传热热阻热容RC(resistance and capacity)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墙体的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获得了毛细管与室内和室外换热量的比值。通过实验采集了室内外空气温度、毛细管墙体内壁面温度、毛细管层温度及毛细管与室内外交换的热流密度等实验数据,研究了冬季工况下毛细管墙体与室内外换热量的特点,分析了毛细管墙体的一维换热过程,并验证了毛细管墙体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小;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所建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更加趋于一致。该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可应用于毛细管墙体热工特性评估,并可为进一步研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室内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区域供冷系统的冷量传递与末端温度调节,建立了冷量经一个二级冷量交换站由水系统向风系统传递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房间内的温度动态变化模型,推导出了水系统一次侧流量与空调末端房间温度的传递函数.采用水系统一次侧变水量与空调末端变风量结合的技术,根据冷负荷变化,分别采用PI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实时调整水泵与风机的转速,并对风机与水泵进行能耗建模与节能分析,以实现空调房内温度的控制与电量的节约目的.最后通过Simulink软件仿真,给出了空调房内温度、水泵转速、水流量、节能量等参数变化的示意图,展示了文中节能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毛细管墙体的热工特性,在非稳态传热热阻热容RC(resistance and capacity)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墙体的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获得了毛细管与室内和室外换热量的比值。通过实验采集了室内外空气温度、毛细管墙体内壁面温度、毛细管层温度及毛细管与室内外交换的热流密度等实验数据,研究了冬季工况下毛细管墙体与室内外换热量的特点,分析了毛细管墙体的一维换热过程,并验证了毛细管墙体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小;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所建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更加趋于一致。该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可应用于毛细管墙体热工特性评估,并可为进一步研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室内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相变材料式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新型PCM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CM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冰蓄冷空调,常规集中空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CM蓄冷空调系统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最低,且静态回收期最短,可见相变材料蓄冷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要介绍蒸发式冷凝器工作原理、特点,并结合地铁工程中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选取一个典型地下车站对采用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相比,在技术上有其特有的特点,并提出在使用范围、适用条件、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有待研究和验证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不仅关乎人们生活的舒适性,更是对用户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极为必要。该文拟从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和施工管理技术出发,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管理阶段以及暖通空调系统的调整投入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管理的技术及质量监管,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顺应开展制冷工质替代研究的趋势 ,对 R2 2的替代工质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 R40 7C在毛细管中的绝热流动进行了分析计算 ,分别建立了能量、质量方程和压降计算公式 ,并分别就过冷区和两相区作了理论求解 .将 R40 7C与 R2 2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应比较分析 ,该计算模型将对R40 7C空调系统的优化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部件性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