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双氧水的漂白原理及其稳定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氧水的漂白原理及促进双氧水分解的物质,并从结构上阐述了双氧水稳定剂研究的进展,在复配双氧水稳定剂过程中,对加入镁盐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选用双氧水作抑制剂,实现了人工和现厂的铜-铅混合精矿的选择性浮选分离。通过矿浆电位测量和循环伏安曲线测定,详细地研究了双氧水的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能够氧化分解方铅矿表面的乙基黄原酸铅,但未能氧化黄铜矿表面的双黄药,由此造成双氧水作用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CODCr测定中H2O2的干扰及消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需氧量(CODCr)作为废水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广泛地应用,会受到无机物质双氧水的干扰。通过实验研究双氧水对CODCr测定的干扰程度,试图探索一种去除的最佳方案。针对水样中的双氧水干扰,探讨温度、双氧水初始浓度、pH值、金属离子、紫外光照等在固定时间里对双氧水分解效果,认为100℃水浴加热和调节水样pH为11是较优的两种去除双氧水方法。  相似文献   

4.
兰毅浩  高军 《甘肃科技》2006,22(9):100-101
本文从促进剂TMTD氯气氧化法和双氧水氧化法生产原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有机厂促进剂TMTD的生产实际情况,以及用双氧水法合成促进剂TMTD实验数据,对双氧水氧化制促进剂TMTD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双氧水通过作用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可将污泥内微生物蛋白释放出来.通过筛选双氧水用量及处理时间得到:双氧水用量5mL/40mL,处理时间1.5h.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研究双氧水对剩余污泥保外聚合物氧化程度的影响,发现适宜的催化剂能较大的提高胞外聚合物的氧化程度,通过实验得出最适催化剂为Cu2+和Fe2+,最佳浓度0.1%(w/v),处理时间1.5h.在研究双氧水氧化污泥机理中发现,在反应过程中pH一直在降低,说明双氧水在氧化污泥过程中有酸性物质生成.蛋白质溶解度受反应体系pH影响很大,适宜pH=8,最佳温度50℃.  相似文献   

6.
对高镍铜阳极泥进行回收硒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在硫酸体系中微波浸出铜阳极泥。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和双氧水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硒浸出率的影响最显著,微波功率和双氧水浓度的影响次之。微波功率与双氧水浓度的交互作用最显著,反应时间与双氧水浓度的交互作用次之,而微波功率与反应时间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最优化实验条件为:微波功率691 W,反应时间464 s,双氧水浓度1.32 mol/L。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硒浸出率为99.62%,99.48%和99.76%,与模型预测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双氧水稳定剂 C75的研制及其对双氧水的稳定作用。这种稳定剂是经过试验和筛选,以 EDTA 和 MgCl_2为主要成份组成的非硅酸盐稳定剂。EDTA 是良好的络合剂,可和重金属离子(铁、铜)形成稳定的螯形络合物,从而对重金属离子分解双氧水有很强的抑制能力,Mg 盐对双氧水也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为原料,经过Suzuki偶联反应、氨解反应,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荧光探针,其结构经过1H NMR、MS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探讨了该探针对双氧水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探针在纯水中对双氧水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双氧水浓度在3.3×10-8~1×10-4 mol/L范围内探针对双氧水具有较好的线性,检测下限为0.1μg/mol。  相似文献   

9.
结合对体系所含双氧水浓度的测定,以乙酰氯法测量了含双氧水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溶液体系的聚合物的羟值。证明了乙酰氯法较之酸酐-吡啶法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双氧水的存在对测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测量出聚合物的准确羟值,必须同时准确地测出体系的双氧水含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采用蒽醌法生产工艺生产双氧水。本文通过事故树法深入分析蒽醌法生产工艺爆燃事故的成因,基于4M1E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类,并给出解决对策,形成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爆燃事故防控体系。系统可靠度分析结果显示该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曾雷凌 《科技资讯》2009,(24):73-73
锅炉化学清洗过程中,双氧水钝化工艺具有环保、钝化温度要求低、过程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双氧水钝化工艺越来越多被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生产工艺条件对过氧化钙产率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法以氯化钙和双氧水为原料,考察和研究了氨水和双氧水的浓度、反应温度、稳定剂的种类及浓度对过氧化钙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稳定剂是体积分数为3%的三乙醇胺,氨水体积分数为6%,双氧水体积分数为15%时,过氧化钙的产率(37.5%)最佳。  相似文献   

13.
对苯酚、双氧水合成邻、对苯二酚的反应体系,采用苯酚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双氧水连续滴加的半间歇操作方式,研究了苯酚与双氧水的摩尔配比、苯酚初浓度、双氧水滴加速率、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转化率和邻、对苯二酚选择性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可达到40%左右,苯二酚的总选择性可达到90%左右,邻/对比为1.6~1.8。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醚化副产物的丙烯环氧化工艺,以TS-1分子筛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考察丙烯直接环氧化连续反应中反应物摩尔比、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双氧水质量分数和进料质量空速等条件对双氧水转化率及环氧丙烷选择性的影响;研究丙烯、双氧水、乙腈体系下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机制以及乙醛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采用乙腈为溶剂后体系中没有醚化副产物形成,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100%,双氧水的转化率和环氧丙烷的收率可达88%和71%;乙腈作为非质子性溶剂,环氧化反应活性较采用醇类溶剂时偏低,其惰性和弱碱性能有效抑制环氧丙烷的开环,从而避免生成醚化和水解副产物。  相似文献   

15.
耐热酶与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生产中皆是不可缺少的助剂,本文略谈各种耐热酶在食品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及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廖成玲 《广东科技》2011,20(10):67-68
耐热酶与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生产中皆是不可缺少的助剂,本文略谈各种耐热酶在食品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及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自制挤条成型的ZSM-5型含钛(TS-1)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丙烯气相进料,并预先与双氧水的甲醇溶液混合,系统考察了液体空速、丙烯与过氧化氢摩尔比、反应温度、双氧水甲醇混合溶液中双氧水浓度以及水含量等工艺条件对丙烯直接环氧化连续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压力为0.7MPa,反应温度为50℃,进料中wH2O2=0.015,进料液体的质量空速为48h-1时,双氧水的转化率和环氧丙烷的选择性分别在90%和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氧水预处理并结合蛋白酶—脂肪酶工艺细化羊毛纤维。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羊毛双氧水预处理的条件和蛋白酶—脂肪酶处理工艺条件,并进行了生物酶细化处理羊毛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预处理并蛋白酶-脂肪酶细化处理羊毛后,羊毛纤维鳞片层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纤维的直径降低约2.3μm,断裂强力保持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19.
以TiO2为光催化剂,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减渣催化氧化产物的组成与结构特征,考察TiO2和双氧水用量对大港减压渣油环己烷溶液体系的催化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大港减压渣油环己烷溶液被光催化氧化后,烷烃、醇、醚和酯等小分子物质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TiO2与双氧水共用可协同促进渣油的氧化,其氧化后的小分子相对含量收率可达28.51%,而单用双氧水的收率仅为13.43%.  相似文献   

20.
双氧水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杂质,其会影响其后续使用和下游产品质量。因此,对双氧水的净化提纯至关重要。对此选用了一种商用LSA-5B树脂对双氧水中的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N2吸脱附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热质量结果佐证了树脂吸附了双氧水中的有机杂质。通过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拟合发现,双氧水杂质在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均满足拟二级动力学,为多重因素控制的过程,树脂在35℃时的吸附效果为12.41 mg/g。同时吸附等温线拟合发现树脂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最后通过选用不同的再生剂对树脂进行了再生,发现甲醇的再生效果最好,且甲醇5次再生后的吸附量仍能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