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语(irony)在修辞学、文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本文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立场,从理解的角度,对日语交际中的反语的认知、理解情况进行研究。反语的表现特征,是内含的意思经常是贬义。这种特征为我们在用日语和日语母语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识别反语发话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反语发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话内容论及听话人以及另外其他人;一种是不指向他人而指向发话人本身。具体模式主要有表现否定态度,显示权力与地位,缓解紧张气氛,保全面子,以及幽默自嘲等这几种形式。掌握了这些情况,对日语学习及理解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防骚扰电话     
随着电话日趋进入普通家庭,由电话引起的不快和烦恼也日趋增多。恶作剧、讨人生厌的喋喋不休、带有敲诈性质的威胁和恐吓……面对形形色色的电话骚扰,一些电话公司推出了“发话方电话号码通知服务”,生产厂家也开发出了各种电话新品,这些对遏制无休无止的电话骚扰,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所谓“发话方电话号码通知服务”,是一种当对方打来电话时,受话方可通过电话线路知道发话人电话号码的服务。这样,在拎起电话听筒之前,用户即可根据显示在电话机上的号码,决定是否接听。1987  相似文献   

3.
“(别V)了“在预设“受话人正在V“、“受话人正要V“两种语境中运用,发话人要求受话人发生以“不V“为终点的变化。“别(V了)“在预设“没V,但可能V“的语境中运用,发话人提醒受话人避免以“V“为终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吴辉 《科技信息》2012,(1):440-440,453
以在日本有留学经历的中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观察他们在日语的“请求”、“拒绝”、“道歉”这三种发话行为中所使用语言的倾向和特征,特别是“开场白”、“结束语”部分,考察中国留学生和日本人发话行为是否存在的差别。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具有高级日语水平(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的中国留学生,在上述“请求”、“拒绝”、“道歉”这三种发话行为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日本人大体相同,但在句末心情的表述上还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5.
从话语交际参与者的话语角色类型这一角度切入,对有声广告加以考察,并揭示有声广告话语交际中有关的语用原则、策略对广告效果的影响。认为广告发话者是否采用了适当的语用策略决定着广告话语能否打动、说服或诱使受众采取广告主所期待的消费行为,而语用策略得当与否与发话者的话语角色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冗余信息在消除话语歧义、维系听说双方合作关系以及表明发话人态度和意图的语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我家都会有一个流行语,比如说"这是为什么呢?""我的心拔凉拔凉地啊!",这些流行语记录了我家走过的昨天。可是今年这个流行语又有了新的内容,那就是"看心情吧!"这句话是我老妈创造的,自从有了这个新的流行语后,我家的乐趣就多了起来。那天,老爸想买一个钓鱼竿,那个钓鱼竿可是很贵的哦,大约得一千元钱,老爸已经向妈妈苦苦哀求了几天啦,可是老妈就是没有答应。后来,看到老爸满脸的虔诚,老妈终于发话啦:"看心情吧!"一听这话,老爸顿时觉得有门,于是不停地向老妈献殷勤。这一招也真灵,老爸的愿望很快就实  相似文献   

8.
1998年6月,中国的饮料市场杀出一匹黑马———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生产的非常可乐。不可否认,非常可乐的诞生是一次非常冒险的非常行动,然而站在它面前的是世界可乐市场的两大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它们张大着血口,随时会把非常可乐吞掉,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公司吞并不失为前车之鉴。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对非常可乐采取了行动,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并对“非常可乐”的口味和包装进行了婉转的攻击;许多“可口可乐”的经销商被告知不许销售“非常可乐”,否则就取消年终返利。据说,可口可乐公司的决策层曾经发话,只要中国有新的可乐冒…  相似文献   

9.
劝诱使一种交流方法,跟是一种交流学问。日中两国在劝诱的发话,劝诱的具体表达方式,使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是因为两国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还因为在各自归属的团体中,固有的交流方式不同。日本人在发起劝诱时倾向使用"话题提示"其次是"开场白"第三是"关怀体贴"。而中国人的习惯是"开场白"其次是"话题提示"最后是"关怀体贴。赠送礼物时所说的「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日中两国也不尽相同。请客吃饭时的发话,付款,两国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在具体场合对劝诱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五点半,艾幻想到家了。因为刚搬了家,她现在花在路上的时间比以前长多了。“哎哟,累死我了!”艾幻想进了家门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光着脚就去开电视机。这个时候可是动画片的黄金时段呀! “艾艾,你不做作业就看电视,待会儿又要来不及了。”厨房里的妈妈发话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了学习者要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必须注意的三大关键因素:发话人信息的载体(语音、句法)、信息本身(语义)和影响信息传递的语境(篇章、语用、文化),并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理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话语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当且仅当受话人按照发话人期望的意义去理解的过程。但受话人与发话人之间由于各自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差异以及言语语境的动态变化,受话人究竟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能朝说话人所期望的意义去理解话语呢?本文试图从认知的缺省预设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话语的理解并得出:受话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总是在充分理解之前就已激活某种缺省预设,从而个人的话语意图通过语言表达得以沟通从而最终实现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13.
日语副词“やっぱり”在语法意义上有顺接和逆接作用。其顺接规律有应答功能,逆接规律能修正发话内容。在日本人的对话中,出现频率极高的“やっぱり”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性情特点以及语用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运用标记理论,对汉语的称呼系统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构建称呼语形式和功能的关联模式。本文以称呼语所反映的亲密程度和发话人意图为参数归纳出四种关联模式,认为称呼语的功能变异是一个渐变的连续统,必须充分考虑语用中的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5.
称谓语是发话人用来称呼交际对方的用语。但其功能远不止于此,称谓语是社会关系在语言中的表现,它不单纯是语言的称谓系统本身。称谓语的选用能为整个交际活动定下基调,能清楚地反映出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他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试制的晶体管电路和集成混合电路的10瓦短波单边帝(SSB—Single SideBand)无线电通信电台(可以收、发话或报)的收信机和发信机的工作原理用方框图进行了说明;文章给出了该 SSB 电台的各项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结果并与国内生产的 SSB 电台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尔后,文章讨论了 SSB 通信中及电台研制中遇到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星期天。沿着清晨宁静的街 跑了出来。正是鼎鼎大名的周星 边,头发遮住了他大部分的脸,道,刘德华向公园走去。他在一 驰。二人刚想打招呼,对方先发话 只露出一只阴郁的眼睛。他默不方石凳上坐下,然后陷入很沮丧 到:“二位仁兄如此沮丧,定有伤 作声,显然生气至极。的表情中。他最近长胖了很多, 心之事,且同小弟去吃《咖喱辣椒》 那边,刘德华和郑秀文又讨为此烦恼极了。形体老师吴镇宇 提提精神如何?给我一个面子嘛! 论起减肥的问题。有人开始抗…  相似文献   

18.
正我有一个贴心的小伙伴,你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眼镜。那天,我专心致志地写完作业后,就把眼镜摘了下来,放到了一边。突然,眼镜发话了,它跳起来对我说:"小主人,小主人。你为什么总要戴着我?我在你的鼻子上都站了这么久,快累死啦。现在你总算把我给摘了下来,让我自由自在地活动一下吧。  相似文献   

19.
刘艳丽 《科技信息》2014,(10):273-274
日语疑问句除了表达其最基本的功能"询问"之外,还可以表达劝诱、依赖等,这些功能也常被专家学者提及。但在实际会话中,疑问句所担负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本文尝试以语用论中的间接发话行为理论为依据,从语用论的角度来全面动态地考察日语疑问句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话语分析角度,参考并综合了White和于国栋提出的支持性反馈语框架,对新闻访谈中主持人的支持性反馈语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新闻访谈中主持人支持性反馈语的特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表认可、提示、接受的一般支持性反馈语出现频率较高;从性别方面来分析,女主持人比男主持人给予发话人更多的反馈语支持,且女主持人和男主持人倾向使用的支持性反馈语类别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