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的知识分子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拜荣静 《甘肃科技》2006,22(11):170-172,206
毒品犯罪在我国虽经打击,但禁毒形势依然严峻,进入新时期,毒品犯罪发展态势又具有一些新特点,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使东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的禁毒工作应根据东西部毒品犯罪的各自特点分别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影响下,甘肃省毒品犯罪活动日益频繁,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甘肃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全国禁毒工作的开展。对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毒品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根据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原因及其构成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使禁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吸毒能得一时乐,顽习遗憾毁终生;依法禁毒你我他,平安健康千万家。毒品,危害身心、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危害身心1.身体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广西是遭受毒品侵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而青少年吸毒又是广西毒品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方面。造成这种情况既由于广西特殊的区位因素 ,也由于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 ,同时与毒品预防教育的相对滞后也有关系。当前 ,对青少年吸毒的治理既要强化打击贩毒、戒毒等工作 ,又要突出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使禁毒工作由消极堵截转变为积极防范 ,扭转毒品扩散和吸毒人数增加等趋势。  相似文献   

6.
毒品是一些能特异性地与体内受体结合并产生生理学效应的一些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由于毒品具有成瘾性和耐受性,吸食者往往深陷毒瘾之中,无法自拔,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目前主要的戒毒方式是药物脱毒,能有效解除身体依赖,但治疗结束后复吸率依然很高,加之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牛金荣 《科技潮》1998,(8):115-116
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有如瘟疫,现在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我们绝不能在毒品面前束手无策!禁毒:未来世纪的人类大会战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消费,并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80年代,全世界一年的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高于石油贸易,仅次于军火交易,相当于国际经济贸易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8.
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是世界主要的毒源地之一,该地区种毒制毒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三角”毒品又有了新的发展,作为近邻,中国和东盟国家受到的危害日趋严重。本期特推出封面话题,在了解“金三角”现状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共同防毒禁毒。  相似文献   

9.
用地下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毒品的内涵,指出中国毒品的非法生产和贸易不仅严重影响着私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严重破坏着社会治安.中国的毒品源地有2种,一是境外源地,二是境内源地,中国的毒品主要来源于境外源地.中国毒品的空间扩散,不仅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动因.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使中国禁毒斗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切断毒源,遏止毒品的空间扩散,是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自治州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零包贩运遍地开花,大宗、跨地区的毒品交易日益严重,毒品犯罪显现流动性、家族化、暴力化倾向。毒品犯罪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成为制造流浪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当理性对待毒品犯罪,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提高警方打击毒品犯罪的能力,加强服刑人员及吸毒人员的社会化改造。自治州应利用自己的立法权,因地制宜完善有关禁毒法规。  相似文献   

12.
由于“价格一收入”改革受挫,使“改革的实施过程瘫痪了”,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临危受命的拉科夫斯基总理正全力以赴地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犯罪,在组织、犯罪手段及反侦查能力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受全球毒情恶化的大环境影响,加上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少.我国禁毒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当前严峻的毒品犯罪态势使一般侦查手段不能适应犯罪控制的需要.秘密侦查手段以其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逐渐在世界各国侦查部门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云南,鸦片的泛滥令世人震惊。当时,其所产鸦片因"劲大"、"味醇"而有"云土甲天下"之美名,其年产量高达5000万两之巨。在沿边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毒品问题尤为突出,时到今日,禁毒情势仍较为严峻。屡禁不止的毒品问题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深刻影响,毒害深远。研究近代云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的鸦片问题,可以为当今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严峻的禁毒斗争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心理问题、家庭教育不当和学校监管欠缺导致美国大量青少年吸食毒品,不但危害青少年自身健康,增加犯罪率,更危害国家发展。为有效遏制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各行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帮助青少年解除毒品困扰,拥有健康快乐人生。  相似文献   

16.
任曦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75-175
近年来,毒品犯罪屡禁不止,使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对毒品犯罪国际国内的立法比较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毒品犯罪刑法规定,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相关规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当前贩卖毒品和吸毒的蔓延,已经成了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毒品不仅极大地损害人类的健康,破坏了劳动力,而且伴随贩毒、吸毒而滋生的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危害和不安。据美国报刊透露,纽约25%的谋杀案和旧金山70%的犯罪行为都与吸毒有关。可见毒品这种可怕的东西已经成了一场新的“瘟疫”。毒品大致可分为大麻、可卡因、鸦片和海洛因四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市地处川滇结合部 ,成昆铁路、1 0 8国道纵横其间 ,是四川内地通往云南至中缅边境的咽喉 ,距世界上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仅 80 0公里 ,在历史上就是种毒、吸毒的重灭区。近些年来 ,攀枝花市又成了毒品过境的“黄金通道”和毒品消费市场。本文试就我市毒品犯罪问题作一些探讨 ,以期对我市禁毒工作有些许帮助一、攀枝花市毒品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 攀枝花毒品犯罪的现状( 1 )毒品犯罪逐年猛增 ,虽经屡次打击 ,仍呈蔓延之势。攀枝花市毒品犯罪主要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特别是近几年 ,发案率大幅上升。据统计 ,1 987年查获毒品犯罪案 3…  相似文献   

19.
今年北京警方在禁毒方面可谓呈“雷霆”态势,房祖名、柯震东、张默、宁财神、高虎、李代沫,一个个身披光环的明星都跌在了吸毒的路上。同时我们看到,大多数明星都选择了吸食“大麻”这样一种毒品类型。不止中国明星,外国吸食大麻的明星似乎比比皆是。那么明星为何独对大麻“钟情”呢?  相似文献   

20.
“金三角”禁毒牵动缅泰老美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金三角”的罂粟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在中南半岛激起不大不小的政治漩涡。2002年春,美国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以缅甸北部“金三角”为主的佤邦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有增无减。2004年3月,联合国驻缅甸的一名官员则证实,缅甸2003年的罂粟面积种植比上年减少了24%,不过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对这些数字有异议。妖艳的罂粟花和令人深恶痛绝的毒品问题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领土和国家安全问题。缅甸:左右为难为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巩固边境,缅甸政府禁毒的态度和立场历来非常谨慎,但只要国际组织和国外禁毒机构提供援助,他们也愿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