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反应破片对中厚铝合金靶的侵彻效应。设计了一种单发反应破片侵彻效应研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反应破片在不同撞击速度下对中厚铝合金靶的侵彻效应;并利用AUTODYN-2D软件建立了反应破片侵彻中厚铝合金靶板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Al/PTFE反应破片在高速撞击下具有动能和化学能双重毁伤效应,在1346~1645m/s的撞击速度下可发生点火和能量释放,在20mm厚铝合金靶上形成3.41~6.51mm的侵孔,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也有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PTFE/Al活性破片多次碰撞下冲击响应行为,开展了活性破片碰撞三层间隔铝靶实验并采用包含自定义状态方程的数值方法进行模拟,定量分析了活性破片冲击激活反应行为的时空分布与毁伤效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中活性破片反应与空间分布情况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活性破片反应空间分布对中靶毁伤效果影响较大.中靶厚3.0 mm时,各碰撞速度下活性破片均主要于中靶前方发生反应;中靶的穿孔面积与隆起范围随着碰撞速度增加而增大,且靶板隆起范围远大于穿孔面积.中靶厚1.5 mm时,碰撞速度小于等于1 100 m/s时活性破片主要于中靶后方发生反应,碰撞速度提升至1 300 m/s后破片的主要反应位置转移至中靶前方;随着碰撞速度增加,中靶的穿孔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隆起范围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活性材料增强侵彻膨胀弹(PELE)对金属靶板的作用效应,获得了活性材料增强PELE 长径比、靶厚、着速对作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长径比,对活性材料增强PELE 的横向增强效应以及爆燃效应影响不大,但长径比过小,产生的破片数量和活性材料装填量较少,会导致毁伤效果降低;在800 m/s 着速下,活性材料增强PELE对10~15 mm 厚度范围内的钢靶板毁伤效应较好,更适合应用于拦截高速来袭目标。  相似文献   

4.
钨球高速侵彻低碳钢板成坑直径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钨球对低碳钢板高速侵彻成坑直径的分析方法.采用12.7mm弹道枪和57.5mm/14.5mm二级轻气炮加载方式,进行了Φ6mm和Φ7mm钨球以600~2400m/s撞击速度侵彻不同厚度Q235A钢板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了弹-靶作用过程,对不同侵彻速度下钢板上侵彻孔边缘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在1000m/s时,靶体破坏以动态断裂为主,当撞击速度达到1500m/s以上时靶体破坏以塑性流动为主;据此,同时考虑钨球塑性变形、靶体动态屈服和塑性流动,建立了钨球高速侵彻低碳钢板成坑直径的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偏差在12%以内.   相似文献   

5.
针对2~3 km/s初速条件下破片对金属薄靶的侵彻开展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用LS-DYNA软件对该速度段下弹丸侵彻金属靶板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爆轰驱动装置发射钢质球形弹丸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靶板的毁伤模式,并与600~800 m/s这一低速段下靶板的毁伤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跟实验吻合较好,在该速度段下,球形钢质弹丸对靶板的毁伤模式主要为穿孔;垂直撞击时在靶板上形成延性扩孔,而在低速度段下,靶板上形成的穿孔直径几乎跟弹丸直径一样,没有形成延性扩孔;垂直侵彻时在钢靶上形成的扩孔直径比在铝靶上形成的扩孔直径大。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制备了由活性材料内核(PTFE/AL)、高强度钢外壳组成的活性弹丸,基于25 mm口径弹道炮发射平台进行了该弹丸对混凝土靶的毁伤效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941~1 679 m/s着速下,活性弹丸撞击混凝土靶后均发生了剧烈爆燃反应.从混凝土成坑效应结果可以看出,活性弹丸毁伤效果比同规格惰性材料内核(PTFE)弹丸有大幅提高.活性弹丸依靠自身动能与强度侵入混凝土靶体,侵入过程中活性材料内核在靶体内部爆炸并释放大量化学能,这种“侵爆耦合效应”是造成混凝土靶高效毁伤的主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2 ~3 km/s初速条件下破片对金属薄靶的侵彻开展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用LS-DYNA软件对该速度段下弹丸侵彻金属靶板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爆轰驱动装置发射钢质球形弹丸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靶板的毁伤模式,并与600 ~ 800 m/s这一低速段下靶板的毁伤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跟实验吻合较好,在该速度段下,球形钢质弹丸对靶板的毁伤模式主要为穿孔;垂直撞击时在靶板上形成延性扩孔,而在低速度段下,靶板上形成的穿孔直径几乎跟弹丸直径一样,没有形成延性扩孔;垂直侵彻时在钢靶上形成的扩孔直径比在铝靶上形成的扩孔直径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活性破片终点毁伤威力问题,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活性破片的击穿能力、引燃能力和引爆能力. 结果表明,2.5 g活性破片在870 m/s以上碰撞速度条件下,能可靠击穿8 mm厚LY12硬铝,侵孔直径约为自身直径的1.6~2.0倍;10 g活性破片以大于800 m/s左右速度击穿10 mm厚LY12硬铝板后,可靠引燃航空煤油;10 g活性破片以大于960 m/s左右速度击穿6 mm厚A3钢板后,可靠引爆战斗部装药. 结合活性破片击穿能力可知,活性破片贯穿一定厚度靶板并达到其起爆阈值,就能引燃燃油或引爆装药.   相似文献   

9.
 采用弹道碰撞实验,对高密度冷压成型和烧结硬化PTFE/Al/W活性破片正碰撞双层间隔铝板毁伤效应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速碰撞条件下,活性破片对前靶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动能贯穿破坏,与前靶相比,后靶毁伤更为严重,表现为更大的穿孔尺寸和毁伤面积,并伴随有显著的隆起及裂纹等结构破坏。引入裂纹扩展理论,分析了碰撞速度及靶板厚度对活性破片动能侵彻和爆炸作用联合毁伤效应的影响,从机理上揭示了后靶结构毁伤行为和效应。  相似文献   

10.
活性破片引爆屏蔽装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弹道实验对活性破片引爆屏蔽装药作用行为进行研究,且与同质量钨合金破片引爆能力进行对比,并基于AUTODYN-2D平台对破片冲击起爆屏蔽装药行为展开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到活性破片引爆屏蔽装药机理.结果表明,10g活性破片在1 287m/s以上碰撞速度下,能可靠引爆设有10mm厚LY12硬铝或6mm厚A3钢面板的注装B炸药,而同质量钨合金破片在1 527m/s碰撞速度下,只能造成屏蔽装药碎裂而不能将其引爆.活性破片撞击金属面板后,自身在装药内部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是其引爆装药的主控机制,这显著降低了破片引爆屏蔽装药所需的动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丛梅  杨兆华  秦忆 《河南科学》2001,19(3):289-292
简述了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 ,介绍了传统和现代无功补偿技术 ,从技术应用角度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活性破片的毁伤机理和毁伤模式出发,研究了单枚活性破片的杀伤概率与破片空间分布密度的关系;并通过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活性破片对屏蔽燃油和炸药的毁伤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某型导弹战斗部装填活性破片对轻型装甲车辆油箱和导弹发射车的毁伤威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SVC信号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信号检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对其补偿效果影响甚大,以往使用的检测方法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瞬时无无功率理论的SVC装置信号检测新方法,详细讨论了新检测方法的理论依据,检测公式和实现方法,分析了它与传统方法比较所具有的优点。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电力市场要求有竞争性的无功辅助服务。在无功辅助服务中无功成本的分摊和定价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分析了对于实时无功定价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修正导纳法的负荷侧无功定价的方法,把负荷侧无功成本分摊分为二个部分:无功发电成本和无功输送成本。该方法通过无功相关系数建立了无功源与无功负荷的线性关系,从而进行无功成本分摊。以IEEE-5节点系统为例对无功功率成本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功资源价值的无功定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运用改进的无功等效补偿法对电力系统中无功源的资源价值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平均值法将无功资源价值判断指标转化为无功资源价值因子,并将其引入最优潮流模型的目标函数中进行修正,建立了同时考虑无功资源价值和无功生产成本的无功实时定价模型,并结合Wald-Hale六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各无功源的无功资源价值后,系统从无功资源价值大的无功源采购了更多的无功,满足了系统要求,提高了系统电能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使整个系统的无功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用差动滤波电路检测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的原理,并给出实际检测电路该电路、简单、可靠、新颖,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考虑无功资源价值的无功实时定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无功资源技术价值和无功资源经济价值的概念 ,并从无功资源技术价值的角度提出基于潮流计算的无功资源价值评价方法 ,该方法直接反映了无功出力与系统电压变化的关系 .考虑无功资源价值的影响 ,以发电机有功无功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 ,运用最优潮流方法进行了无功定价研究 .以IEEE14节点系统进行实例计算 ,与不考虑无功资源价值情况比较 ,这种定价在总成本、网路损耗、有功电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使系统无功电价升幅在 38 1%以上 ,促使无功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达到就地补偿 ,让市场成员积极维护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检测单相电路的无功电流时,瞬时无功理论在电压正弦时能够检测出系统的无功电流,但是需要构造三相电路,算法复杂,实时性差并且在电压非正弦时出现了检测误差.为了消除检测误差,采用一种单相无功电流检测新方法,通过检测出系统基波电压的相位值和简化算法来准确检测出系统的无功电流.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在电压非正弦时此算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系统的无功电流.  相似文献   

19.
低压无功补偿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功补偿的意义,阐述了无功补偿的原理,介绍了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方法、适用范围及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及无功电流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单相电路中的谐波及无功电流检测问题,对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进行扩展,提出了单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单相电路谐波及无功电流检测的两种方法,即p、q法和ip、iq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