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春  张智  杨海英  支改英 《科技信息》2009,(7):387-387,375
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活在山西的黑鹳,长期以来一直为候鸟。本文介绍了黑鹳在灵丘黑鹤自然保护区以群聚方式栖息越冬而成为留鸟.说明灵丘自然环境适合黑鹳生存。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面、航空、海洋和卫星磁测资料构建的最新一代高阶地磁场模型NGDC-720-V3,计算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地壳磁异常7要素和X、Y、Z 3分量的垂直梯度和水平梯度,分析磁异常及其梯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磁异常与该区地质构造的关系以及与该区其他地球物理场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缘的地壳磁异常较弱,磁异常梯度较小,基本呈东西走向分布,并且具有北高南低的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出盆—山构造特征.青藏高原北部磁异常的强弱与重力异常值的大小呈反相关关系.在对磁异常与温度场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强磁异常地区地温梯度高于弱磁异常地区的地温梯度,磁异常越强的地区地温梯度越大.在对磁异常与地震波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强磁异常地区的地壳结构有利于地震波传播,弱磁异常地区的地壳结构减缓地震波传播.  相似文献   

3.
西藏冈底斯南麓是我国重要的一个火山-岩浆弧.自中生代以来,受特提斯演化以及后期陆内汇聚碰撞造山作用的控制,地块广泛发育花岗岩.其中,部分花岗岩具有较强的磁性,造成了航磁异常,它们的展布方式也决定了航磁异常的格架.探求航磁异常与花岗岩的联系对于迅速评价航磁异常、圈定隐伏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以多尺度边缘检测为手段对研究区航磁异常格架进行讨论,再以区域花岗岩的主微量元素对花岗岩成因进行讨论.1)东段北东向航磁异常主体是由新生代花岗岩所引起,西段存在北东向和北西向两个航磁异常,分别对应于晚白垩纪、第三纪花岗岩.2)新生代东西两段花岗岩磁性的差异与东西两段造山强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2016,(3)
正黑鹳是典型的湿地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黑鹳的栖息地逐渐破碎化,有限的环境承载量难以满足黑鹳野外种群取食的需要,黑鹳种群的生存发展面临严重威胁。有鉴于此,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与东北林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携手对黑鹳进行了详细的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用低品位银锰矿制备酸锰以及从尾矿中回收银的基本原理和最佳工艺条件,为山西灵丘低品位银锰矿的综合开发找到了一条简便易行的途径,同时也为同矿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出露的古生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区域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对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测区岩层物性测试和基于L0范数约束的磁测数据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多套地层的磁性特征和深部磁性成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高达近1 000 nT的磁异常,并非完全由其含铁质泥页岩地层所引起,最高可达近5 A/m的磁化强度成像异常揭示深部可能存在侵入的基性岩或超基性岩体。这一岩体可能与发生在扬子西缘的二叠纪末大规模岩浆事件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其岩浆活动在川西北的龙门山北段作用时间可能至少持续到了早三叠世的飞仙关期。结合区域重磁异常分布规律,认为这一岩浆事件可能在整个川西北地区并非个例存在。  相似文献   

7.
将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海洋磁异常资料的分区,采用Gabor滤波器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提取海洋磁异常的纹理特征信息,通过OKMS聚类算法实现不同纹理特征区域磁异常场的分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Gabor滤波器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取磁异常的纹理特征信息,对磁异常纹理特征信息的聚类分区取得较好效果.实际应用于加罗林海域磁异常的分区结果显示,加罗林海域可分为11个磁异常区块,分区结果与条带磁异常区和岩浆活动区对应较好,该方法为海洋磁异常的分区解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盘羊沟地区通过1/1万高精度磁测工作圈出了6处磁异常,结合磁异常特征、地质特征对各磁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并且通过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了12条铁多金属矿(化)体,基本查明了引起盘羊沟地区磁异常的原因,圈出的6处磁异常均为矿致异常。结合矿体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
对磁异常共轭元反演解释法进行研究.该方法利用磁异常共轭元建立共轭三角形,通过共轭点拟合实现磁异常反演解释.该方法先求解磁源体部分几何要素,再结合磁异常的平面特征,通过校正解释,给出异常体的其他几何参数(走向长度、下延长度和倾角)及磁场参数.模型试验及实例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求解速度和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西省灵丘和浑源两个相邻地区蒸发皿不同的蒸发现象,基于灵丘和浑源1976-2013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资料,分析了蒸发皿不同蒸发现象的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与"蒸发佯谬"现象一致;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与"蒸发佯谬"现象相反.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年最大蒸发皿蒸发量,灵丘地区大于浑源地区;年最小蒸发皿蒸发量,浑源地区大于灵丘地区.灵丘地区整体为"正距平-负距平"的变化,浑源地区整体呈"负距平-正距平"的变化.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突变年份(1986年)早于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突变年份(1996年).季节变化中,四季的蒸发皿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夏、春、秋、冬,四季变化趋势灵丘地区与浑源地区相反.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为"下降-增加"趋势,浑源地区的年代际变化为整体增加的趋势.灵丘和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年代际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的变化一致,夏季和秋季的变化不同.灵丘地区和浑源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和动力因子(风速)呈正相关;和湿度因子(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呈负相关.热力因子(气温、日照时数)中,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呈负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呈正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热力因子(日照时数)是引起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湿度因子(相对湿度)和热力因子(气温、日照时数)是引起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湿度因子(相对湿度)变化的显著性不同是造成灵丘和浑源地区蒸发皿不同蒸发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刁泉铜银矿床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刁泉铜银矿床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建立了在该区进行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勘探的找矿模式。该找矿模式的建立对在晋东北地区开展铜银矿资源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是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面构造调查、地震与非地震勘探表明,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在盆地西南缘山带发育由多条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逆冲席所组成的复杂的叠瓦型冲断构造,该构造带与酒西盆地祁连山山前带具有类似的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背景,成藏地质条件优越,是六盘山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勘探面积2.8 km2,位于吕梁山脉中段,西山煤田马兰向斜东翼。区内地形复杂,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地表冲沟、陡坎较发育。这种地质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非均匀介质成像、山区静校正、共中心点偏移,资料采集质量和资料处理等问题,通过正确的观测系统设计、科学的施工方法,可以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14.
矽卡岩型铁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鄂东、晋南、豫西、鲁中、苏北、闽南、粤北以及川西南、滇西等地,是我国富铁矿石的主要来源,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为大型,是我国主要铁矿床类型之一.通过对上梁湾铁矿床矿体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赋存规律等的研究,为豫西此类矿床的找矿和探矿提供资料,同时还能为矿山深部找矿勘查和工程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望儿山金矿床构造、构造引力与矿体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构建多元信息找矿模型。找到成矿构造与矿体的关系,指出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方向,使探矿工作系统化,打破就矿找的老式探矿思路,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和方案,提出成矿远景区及其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我省多数旅游集中于山区的显著特点,提出了今后山区旅游专用道路规划设计和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五台山小蛾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报道采自山西五台山的小蛾类125种,其中新种10种(另文发表),中国新纪录种36种,山西新记录95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山西省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山西村落分布图,对忻州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地形起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忻州市地形起伏度整体处于中高起伏范围,与山西全省的地形起伏特征相吻合,地形起伏度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且各县间地形起伏度差异较大;村落分布与地形起伏度关系紧密,全中起伏地形区村落数量最多,这与该山地高原所占比例达87%相吻合.其次是低起伏区;村落分布密度与地形起伏度成反比,低起伏地形区的村落密度最高,中起伏地形区次之,高起伏地形区最低.村落密度随着地形起伏度指数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山西省沿黄河山区的现状,论述生态住宅所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宁武县大石湾矿区铝土矿普查工作,揭示了该矿区铝土矿的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自然类型及矿床成因,估算出了该区铝土矿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