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膳是传统中医药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安国地区药膳分类及中药材用料和安国地区主要中药材品种及其代表药膳,得出安国地区药膳配方可分为养生滋补、抗衰延年、防病健身、辅助治疗、护肤美容及保健饮品六大类、共200个品种,且安国地区20种主要中药材均出现在配方中,以祁菊花、祁山药和黄芪为原料的药膳举例多为六种.同时对安国地区药膳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该产业及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福建茫荡山天然分布的东南石栎群落,分析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系以区域性单种科和少种科、少属科和寡属科、单种属和少种属占优势,冬青科、壳斗科、山茶科等为优势科,栲属、冬青属、榕属、润楠属为优势属,山茶科、冬青科、壳斗科、樟科、紫金牛科等为表征科,具有物种丰富、组成分散、优势科属明显、起源古老的特点,体现了华南植物区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79属、147种,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起源古老.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和凤尾蕨科,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铁角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分布区类型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进行调查与种类的鉴定统计得出,该地区现知苔藓植物41科,79属,246种(含9个变种),其中藓类22科,54属,202种,苔类19科,25属,44种;其中侧蒴藓类为65种,顶蒴藓类为137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优势科(种数≥10)分别为丛藓科、真藓科、紫萼藓科、青藓科、提灯藓科、柳叶藓科;优势属(种数≥6)分别为真藓属、对齿藓属、青藓属、紫萼藓属、灰藓属、提灯藓属、木灵藓属、赤藓属、大帽藓属、丝瓜藓属.将该区的苔藓群落分为土生,石生,木生及水生群落等4种生态类型.该区以土生群落为主,占69.1%,其次是石生群落,木生群落,分布最少的是水生群落.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天马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0科94属176种.保护区优势科为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光萼苔科Porellaceae、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优势属为光萼苔属Porella、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真藓属Bry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泽藓属Philonotis和绢藓属Entodon.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37.04%),温带成分次之(33.33%),热带成分较少(25.31%).  相似文献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九寨沟种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已鉴定的植物有88科299属744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10属27种,被子植物84科289属717种.从生长型来看,乔木81种,灌木141种,藤木37种,草本485种.属的系数41.7.区系分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横断山脉地区.属分布区类型温带215属,占83.65%;热带分布27属,占10.51%.地中海成分8属,占3.12%;全世界分布42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7种.植被组成中以冷杉、云杉、松等属的植物为优势种,阔叶树的优势种是杨柳科、桦木科、椴树科等.主要灌木有茶藨子、蔷薇、枸子、悬钧子、花揪、忍冬、杜鹃等植物.草本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毛茛科等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湘西地区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对该区药食两用野生植物的科属组成、生活习性、生境与分布格局、药食功能与利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湘西地区共有药食两用野生植物57种,隶属30科52属,其中百合科、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唇形科为优势数量科,黄精属、百合属、桃属、枣属为优势数...  相似文献   

8.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6科、392属、729种.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较多,优势属贫乏.主要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百合科、唇形科等;单型属较少,少型属较丰富,且以草本植物为主;中国特有科、属贫乏 .无中国特有科,仅有4个中国特有属.地理成分较复杂和多样,科的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型,属级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型,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最多,占本区总科数的55.9% ,热带分布的科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属级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居首位,占本区总属数的 77.4%,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一定的年轻成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状况,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对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约472种,分别隶属69科211属.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为5个优势科;石楠属Photinia、胡枝子属Lespedeza、冬青属Ilex和荚蒾属Viburnum为4个优势属;分析了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特征、生活型、观赏类型及园林应用.最后,对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的大娘山植被类型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考察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区系由29科,56属,103种组成.区系成分中,科一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和蹄盖蕨科为优势科,属一级以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假瘤蕨属和铁角蕨属为优势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占总数的46.4%,温带成分占总数的30.4%,东亚成分占总数的55.4%,其中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总数的34.7%,因此该区系为典型的中国-喜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及资料查询可知,区域内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①物种组成丰富,共48科109属414种,其中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和卷柏科;优势属为铁角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和卷柏属;②科与属均具有热带、亚热带亲缘关系;③特有属、种现象明显;④该区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⑤属内种系贫乏,该地域表现为过渡性特征;⑥与邻近区域比较物质丰富,物种综合系数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东南部卡林型金矿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共采集到苔藓植物标本505份,记录了苔藓植物23科,43属,115种.其中苔类7科,8属,8种;角苔1科,1属,1种;藓类15科,34属,106种.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灰藓科Hypn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为该矿区的优势科.真藓属Bryum Dill.、扭口藓属Barbula Hedw.、青藓属Brachythecium B.S.G.、石灰藓属Hydrogonium (C.Muell.) Jaeg.、毛口藓属Trichostomum Bruch.和湿地藓属Hyophila Brid.为该矿区的优势属.研究区内苔藓植物生活型有5种类型,分别为:矮丛集型、平铺型、交织型、垫状和树形,以矮丛集和交织型占优势.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有12种类型,以北温带成分、热带亚洲、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种占优势.比较贵州东南部卡林型金矿区和贵州西部烂泥沟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两矿区苔藓植物在科的组成、属的组成、生活型类别、区系地理成类型等方面均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与两矿区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和同为卡林型金矿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国内其他8个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知磐安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暖温带性质,无特有属;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显著,表明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磐安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大,区系与天目山、庐山、黄山、金华北山等区系关系最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太白山、长白山等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拒马河北京段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植物群落有植物49科、127属、192种.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5个,具有温带-热带的双重性质:以温带分部的属为主,其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5.46%;热带分布属占34.52%,说明也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性.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2.44%,但优势科明显,以禾本科、菊科等为优势科.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类明显,以假稻的重要值最大,荩草、三叶鬼针草、犬问荆和酸模叶蓼的重要值次之,豆瓣菜、芦苇、薄荷、千屈菜和扁杆藨草的重要值较低,优势植物重要值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吕梁山脉中段.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有木本植物175种(含变种),隶属于36科72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34科66属168种.单种科、寡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比例较大.木本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和温带分布的科数,分别占总科数的27.78%、33.33%和33.33%.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51属,占总属数的75.00%,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种居首位,其中华北落叶松、黄刺玫、油松等为该区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平衡,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特有种分别为2属、79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毕节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内石生苔藓植物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该研究区共有苔藓植物20科41属66种,其中苔类3科3属3种,藓类17科38属63种.优势科5科,优势属7属,仅含1种的科有5科,仅含1种的属有26属.该研究区石生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分布为主,共4...  相似文献   

17.
聊城市湿地脊椎动物 10 5种 ,其中鱼类 7目 14科 44属 5 6种 ,优势种有草鱼、红鳍鱼白、麦穗鱼、鲤、鲫、泥鳅、青鱼将、乌鳢等 ;两栖类 1目 2科 3属 5种 ,大蟾蜍、黑斑蛙为优势种 ;爬行类 2目 2科 2属 2种 ,即中华鳖和虎斑颈槽蛇 ,后者分布密度较大 ;鸟类 9目 14科 2 6属 43种 ,其中小辟鸟厂虎鸟、紫背苇开鸟、绿头鸭、斑嘴鸭、普通秋沙鸭、金眶行鸟、四声杜鹃、白脊鸟令鸟、大苇莺为优势种 .该湿地动物群落结构有衰退趋向 ,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面积减少 ,结构简单化和污染 .  相似文献   

18.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共有苔类植物23科51属165种.该区苔类植物的的优势科为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扁萼苔科(Radulaceae)、齿萼苔科(Geocalyc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优势属为疣鳞苔属(Cololejeunea)、细鳞苔属(Lejeunea)、扁萼苔属(Radula)、羽苔属(Plagiochila)、耳叶苔属(Frullania).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64.97%);东亚成分次之(26.75%),北温带成分较少(3.82%).该区苔类植物的生态类型以木生类型占优势,叶附生苔丰富是其特色.  相似文献   

19.
依据淮北相山的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特点,选择3种不同的样地对其中的土壤甲螨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获得甲螨标本1 185头,隶属于21个科,27个属.全区的优势属为小奥甲螨属Oppiella、木单翼甲螨属Xylo-bates、窝甲螨属Fosseremus.全区的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2.687,均匀度Pielou指数为0.815,优势度Simp-son指数为0.090.3种采样点中,样地Ⅱ的多样性指数高,而样地Ⅲ的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对怀沙-怀九河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区共有种子植物67科177属264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等为优势科;以蓼属(Polygonum)、眼子菜属(Potamogeton)、鬼针草属(Bidens)等为优势属,但属的组成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7.18%,表明该区植物成分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从分布区类型看,科以热带成分占优势(51.28%);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4类,以北温带分布属为主,占27.27%,泛热带成分比例也较高,占21.21%,总体上温带成分(71.21%)高于热带成分(28.79%).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分布区类型多样.特有植物匮乏.列为国家首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