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对外宣布,已通过微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开发了一种超轻型新材料,该种材料承重量可达到自身重量的16万倍,在重量和密度相当情况下,刚度是气凝胶材料的1万倍。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保镖     
在加利弗尼亚,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个称为“生命卫士”的系统,它可以确认枪手的位置。 整个系统由一个红外传感器、一部摄像机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它能够探测到子弹飞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当子弹刚飞出枪口几米远时(即开枪后仅150微秒),该系统就能沿着子弹的飞行轨道追踪到它的射出点,并将其用一个红色方框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相似文献   

3.
资讯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1,(10):7-7
激光聚变研究三人组。发展清洁能源 在过去.激光聚变研究集中在核武器试验。近日.在哈威尔的奥尔德玛斯顿和卢瑟福一阿普尔顿实验室.无沦在英国及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一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表示.他们将合作开发激光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4.
刊中刊     
1.《新科学家杂志》2011年9月激光聚变研究三人组,发展清洁能源在过去,激光聚变研究集中在核武器试验。近日,在哈威尔的奥尔德玛斯顿和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无论在英国及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表示,他们将合作开发激光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5.
“利弗莫尔试验中心”全称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试验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以东5公里,是美国核武器三大研制中心之一,同洛斯·阿拉莫斯和桑迪亚试验中心齐名.在利弗莫尔试验中心,有个代号为“01”的试验小组.它是由一批平均年龄为20多岁的年轻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组成,其中不少人一面工作,一面准备博士论文.他们每周工作6~7天,每天十六、七个小时,很少休假.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是单身汉,生活简单,一忙起来就以面包和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2月美国能源部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核聚变成就——位于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成功取得了核聚变的突破,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得核聚变的突破。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手摇发电、风力发电到大型核电站,人类的科技正在高速发展,我们也正享受着这个时代带来的福利。汽车、飞机、手机、电脑……数不清的现代科技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由于目前各国主要使用的能源依旧偏向于石油、煤炭等化石原料,这就导致了人类在大力发展生产、革新工业的同时,地球也在负重前行。而可控核聚变技术或许能够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7.
奇云 《科技潮》2012,(5):64-65
2012年3月15日,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世界最大激光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进行了一项超级激光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所释放出的192束激光,在230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出1.875兆焦耳的能量。激光束在经过一系列透镜聚焦后,形成2.03兆焦耳的冲击波。这束堪称史上最强的激光在一举打破纪录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LawrenceLivermore)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乔治·卓别林(GeorgeChapline)日前表示,宇宙中并不存在着所谓的"黑洞",并认为人们通常所指的黑洞神秘物质实际上是"黑能(dark-energy)星体"。长期以来,黑洞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不少人认为,天文学家可通过间接方式来观察到黑洞的存在,而巨型恒星死亡后就会形成黑洞。但卓别林认为,恒星死亡只会形成"黑能"物质。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科技》2005,(6):41-41
<正>一个美国研究小组报告说,根据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在温带地区植树造林可能无益于控制温室效应,反而会在长期内加剧全球变暖。按照传统的观点,森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树叶散发水蒸气等,种植树木有益于遏制全球变暖。因此, 卡内基研究所和美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发表的这一成果,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0.
柯胜 《应用科技》1999,(10):43-43
家用电器使用日久,因使用环境和自身带静电等原因,极易附着灰尘和油污,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还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如清除污油时操作不当,常会损坏家用电器。现在介绍几种家用电器的除污方法。电视机、收录机线路板切断电源,打开后盖,用刷子自上而下轻轻扫去所有的灰尘,用镊子夹一块蘸上少许酒精的棉纱或纱布将灰尘一小块一小块清除。喇叭的灰尘要用鸡毛掸轻轻拂去,待全部清除后再用电吹风的冷风自上而下地吹一遍。清除时间最好在干燥季节。电视机、收录机线路板应每隔2-3年清除一次,最好请懂其结构、原理的人清理,否则易造成故障。…  相似文献   

11.
对崩塌落石的日常维修工作应做到如下几点:定时清理落石平台及拦截网处的石块、碎屑、泥土、杂物;及时整修或更换拦截网损坏、锈蚀部分;清除污工建筑物上的杂草、灌木及岩石裂缝中的树根。  相似文献   

12.
 钚气溶胶主要来源于核武器试验与核反应堆事故,这两种方式产生的粒子直径差异较大。钚气溶胶研究在核试验数据分析、核武器扩散监督、核取证分析、核安全监测、核能源开发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洛斯-阿拉莫斯(LANL)、劳伦斯-利弗莫尔(LLNL)、桑迪亚(SNL)、太平洋西北(PNNL)、橡树岭(ORNL)、阿贡(ANL)、爱达荷(INL)等7个美国国家实验室对钚气溶胶物化性能的相关研究进展,涉及气溶胶特性表征、动力学粒径分布、滞留时间、仪器分析、收集与取样、形成机理等内容。研究现状表明,钚气溶胶在不同场景下的物化行为数据有限,实验验证难度大,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美天体物理学家提出关于宇宙构成的新理论合众国际社1月9日报道,美国劳伦斯一利弗莫尔国立实验所的查尔斯·阿尔科克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的证据表明,宇宙中大部分物质是由人们看到的和了解的物质组成的,而不是由迄今不了解的所谓“黑色”物质构成。这个理论可能对整个宇宙学产生影响。另据美联社1月10日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一条900000英里长的气流正在流向银河系中心,也许将给银河系心脏部位的黑洞增添燃料。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使用网络和虚拟实境技术来设计一个学习奈米科技的虚拟实验室,将原子力显微镜的操作和观测奈米结构等教学活动融入中小学的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让学生可以透过网络操作和体验以增进对奈米科技的认识.虚拟奈米实验室的使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3D视觉效果和高互动的设计方式可增进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非常适合作为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对于推动台湾奈米人才培育计划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原子力显微镜的价格昂贵,许多学生无法亲自参与操作,本研究希望透过网络将虚拟奈米实验室加以推广,使比较偏远或无法实际操作原子力显微镜的学生,可利用虚拟奈米实验室来增进对奈米科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腐蚀监测仪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恒电量方法与单片机测控技术结合,研制了应用于工业生产现场设备腐蚀测量的便携式智能化腐蚀监测仪,将研制的仪器在实验室及工厂现场进行了实际运用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这种便携式仪器易于操作控制,测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淘气的UFO     
人类关于发现外星人的报告千奇百怪,可外星人有时也喜欢和人类开玩笑。吸起直升机1978年10月的一天,劳伦斯·科因中尉和三名机组人员,驾驶一架美国空军直升飞机从俄亥俄州的哥伦布飞往克里夫兰。  相似文献   

17.
引言氮分子紫外激光最初由Heard在1963年报导过,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65年以后,尤其是Shipman采用Blumline电路获得2·5MW输出后,人们对于用这种激光器来作为高功率紫外相干光源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氮紫外激光器作为可调谐染料激光器的泵浦源有其独特的优点,更刺激着这种激光器研究工作的开展。此外,氮紫外激光还可用于农作物育种、检测污染、物質的螢光分折、原子和分子激发态寿命的测量、Raman光谱分折和光化学等方面。正是这些工农业和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有力地推动着氮激光器的迅速发展。目前这种器件有着多种类型的设计,最高输出近百兆瓦,脉宽最短达0·4ns,重复率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输电线路异物清除装置,该装置能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在输电导线上行走,并能通过机械剪除或电加热的方式清除缠绕在导线的异物,且处理异物效率较高,提升了作业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一种光纤耦合的LD泵浦微型Nd:YAG固体激光器,该激光器为连续波输出,最大输出功率达32.5mW,斜率效率为13.9%,这种连续波输出的Nd:YAG激光器,可作为实验室的激光源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Haken 的激光理论用于带有外加讯号的非简并双光子激光器.特别是对于均匀展宽、单向环形激光器的情形,分析了这种激光器的特性。本文指出,对于这种激光器仅存在一个光场态方程.并指出,汪志诚与Haken·H.得到的三个光场态方程是由于弱场近似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