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是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听课、评课,教师可以交流、补充、丰富、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和上级教育、教研部门可以了解、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发现和矫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评价和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笔者通过学习、探讨,认为评课应该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一、评教学设计在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上、是否创设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各种有利环境和情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开发、自主实践、自主总结,使学…  相似文献   

2.
王瑞华 《科技资讯》2009,(31):173-173
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地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评课又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可以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听课和评课是初级中学教研活动常采用的活动方式之一,能否做到恰如其分地听、评课不仅是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体现,更是参加活动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有效带领学科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摆在教研员面前的新课题。学科教学研究员作为学科带头人,运用课题研究来带动本学科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对提高教研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磊 《科技信息》2010,(34):I0304-I0305
评课是政治教学教研中的一项常规活动。本文针对评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查找了相关原因,并从学校和教师等多个角度积极探求解决对策,希望通过规范而有效的评课,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评课.是教研活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听完课,就会有一次点评。评课,不仅能给执教者们指点迷津。也是对众多听课教师的一次教学洗礼。恰当准确的评课。一定会给每位教师带来不少的启发。然而。在活动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上课的过程,而忽略了评课的过程。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教师会显得过于随便。甚至敷珩了事。下面几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7.
雷梅玲 《奇闻怪事》2006,(10):26-26
在我市举行的“教师专业成长展示”系列活动中,作为评委之一,我有幸听了6位参赛教师教学同一课题“商不变的规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多数老师让学生通过整理算式,观察被除数、除数的变化,归纳总结出商不变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验证。在全班同学对这条规律深信不疑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体验“零除外”呢?  相似文献   

8.
朱雄伟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300-301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对所选课题创设问题情景,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发挥主体邋的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许新梅 《科技资讯》2014,(26):186-186
各职业学校有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特色教学,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以不同的考试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老师的教研积极性,大家在课题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新想法,在我校英语老师形成了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及时总结、反思的教研风气。  相似文献   

10.
教研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聋校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教研情况的差异,调查了123名性别、教龄、职称、学历同质的聋校教师,结果发现: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教研能力相近,但前者更关注自我反思以及教研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内在价值,其承担校内外公开课、赴外地参加教研活动、发表论文、参与或主持课题等教研经验明显丰富。重视教研是骨干教师的核心特征,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建议聋校教师提高自身教研意识、将教研融入日常工作,聋校管理者也要加强对教研的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校外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形势下每个老师都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定位,在我们的教研实践中,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引导老师发现问题来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以课题研究为教研平台来培养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通过强化课题研究的跟踪过程,引领教师们一边研究一边实践。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促进物理教师再专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它是一类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其过程综合运用了数学思想、方法、知识、技能等一系列活动而获得学习体验,并且把课内、外的知识、其它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1])由于"综合与实践"这一模块先导性经验和教材资源缺乏,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主持开展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该课题是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批准编号201513GHB006)。实验以来,课题组认真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多角度积极地进行探索。在研究中深入领悟"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真谛,在实践中提升教师实施该领域课程的水平。该课题研究也辐射到全区各校,多所学校自发在教研活动中推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基于项目目标法的"小老师"团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和择优录取的方式组成"小老师"实验团队,教师将实验任务以"项目目标"方式分配给团队,团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探索,从教学准备、实验、报告批改、总结改进等一系列活动完成完整的"项目"。该实验模式可促进教师从指导实验向设计实验的角色改进,可促进学生在团队中快速提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其创新潜能得以启发与发挥。  相似文献   

14.
听课与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文从如何听课与评课的角度,充分论述了教师听课与评课的重要性,听课与评课不能流于形式,应恰如其分给予评价,全面加以总结,使讲者心悦诚服,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浙江师范大学与诸暨中学联合设立了“以微格教研为途径,提高教师综合教学素质的研究”实验课题,通过对在职教师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和开展微格教研活动,促进数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有所提高,课堂教学组织更加合理,综合教学能力趋于完善,更快,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同时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了数学教师的素质科研热情和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诘辩式教学法"是为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需要,受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启发而创造的一种综合性课堂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师精讲基本理论——学生对教师提问和诘难——教师对学生提问和追问三个主要环节。学生提问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回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辩论,教师提问和追问时学生可以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采取案例论证、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该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效性问题。同时增加了课程吸引力,提高了教师的威望,也有利于教师科研教研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报刊网络问题征答中,树立问题意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捕捉小问题,进一步引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度思考,逐渐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方法意识、问题意识;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提炼“真”问题,通过专题教研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开展问卷调查,激发老师的问题意识,改善和提升教学水平,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识,倡导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反思、去总结、去研究、去完善、去提升。  相似文献   

18.
按照我校教学常规要求,每学期初要举行一人一课活动,要求同学科或同专业的教师参与听课,然后利用各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评课。这种教研形式在我校建校之初,各教研组人员不多,基本上能参与听课评课,效果较好。但近两年,我校规模不断扩大,各教研组人数基本上在15人以上,其中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组都超过20人,而且教师的课时量普遍20节左右,授课密度大,在一人一课活动期间,教师重课很多,调课很困难,这样每次听课人员很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展示数学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数学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的保证的新观点,并通过相应的实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从数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高度,认识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教研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和持续性;创设平等、合作的教研氛围;教研活动成果的传承。本文试图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个校本教研工作的新视角,帮助他们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而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被大部分职业学校老师达成共识,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统天下"的情况还屡见不鲜。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执行教师的"指令",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设计着手,将"基于教"转向"基于学"。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校要为基于学的教学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