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模拟地下水资源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模拟地下水资源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并列举了应用此法建立木里图地区地下水资源系统管理模型的实例.实例研究表明,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模拟地下水资源系统,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系统管理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对水文地质查勘和试验研究欠缺,含水层参数资料不足.但又积累有一定数量水文气象、开采量和地下水动态资料的地区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四湖地区河网密布,各种水体之间交换频繁,地下水埋深浅,潜水和承压水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生活水源,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在长期观测四湖地区地下水位的基础上于2012年6月采集四湖地区地表和地下水样,采用国际F值法对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主要超标指标的浓度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四湖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潜水水质略好于承压水;承压水氨氮、铁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严重;位于长江沿岸的潜水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总氮含量较高.水文地质要素和农业污染对地下水水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傍河水源地污染特征的水质安全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大量佳木斯七水源水质数据资料,在其地下水监测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查明七水源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明确对七水源-废醪池进行水力调控的必要性.进而依据井群优化研究基础,选择国内较流行的可视化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研究区进行水力调控.建立七水源-废醪池地下水污染运移模型,在是否清除污染源两种情况下,优化抽水井数量、位置及抽水量.并分析不同位置观测井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探讨水利调控技术的有效性,为确保傍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凤阳县XX矿区进行了水文地质情况调查,并对区内采集的水样进行了化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水质情况评价,简易分析了超标因子的影响因素,得出矿区基岩地下水质良好,但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结论,对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均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无法确定主要污染因子的缺陷,结合单因子评价,优化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既可以得到客观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同时又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利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改进的地下水水质模型对山东某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满足大型供水水源地供水要求;但多数地区存在污染物超标情况,地下水中总硬度普遍偏高,有机污染物污染情况有差异.评价结果较准确地符合水体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市某加油站为例,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并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MODFLOW模型进行地下水流场和溶质迁移模拟,预测苯系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过程和污染趋势。结果表明:加油站监测井水质基本指标的现状污染级别为Ⅵ级极重污染,基本指标污染的主要贡献指标为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色度、浊度和铁,其次为总氟;特征指标的现状污染级别为轻污染,最明显的污染贡献者为苯系物。采用Visual MODFLOW模型进行地下水流场及溶质运移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多次模型的校验,所建立的模型基本达到精度要求,符合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能基本反映该区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特征,可用于溶质运移模拟。污染物运移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羽不断随着地下水向东南方向迁移;地下水流速缓慢,苯系物随地下水缓慢迁移,污染下游地下水。  相似文献   

7.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工矿企业污废水排放和对浅层地下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进入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物增多,直接引起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另一方面使得本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场、动力场发生变化间接引起本区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明显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基本一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8.
姜堰市地处长江北部三角洲沉积区与里下河沉积区间的过渡带,孔隙承压地下水分布复杂,南北差异明显,地下水资源评价难度大。对研究区复杂孔隙承压地下水系统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在模型识别、验证的基础上,确定出符合水位控制要求的可开采资源量及优化开采布局。结果证明,通过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既能客观再现复杂的水文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平台,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建立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具有对空间数据与应用模型的管理、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质数据为实例,应用该系统开发的综合评分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强、计算效率高、可视化效果明显等特点,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姜堰市地处长江北部三角洲沉积区与里下河沉积区间的过渡带,孔隙承压地下水分布复杂,南北差异明显,地下水资源评价难度大。对研究区复杂孔隙承压地下水系统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在模型识别、验证的基础上,确定出符合水位控制要求的可开采资源量及优化开采布局。结果证明,通过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既能客观再现复杂的水文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河生态脆弱区渭干河灌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赋存、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决定了地下水的基本流向,地下水主要以地表水转化补给为主,灌区地下水表现为渗入-蒸发型的动态特征,年际变化小,现状地下水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采,开采量很小,水质较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要求。科学认识该区地下水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发、保护、治理以及调配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武汉汉口片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区域模型为二七商务区提供边界条件,从而构建商务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精细化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商务区东面长江抗洪墙一带承压含水层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为27.5 m,由东向西地下水位呈逐渐降低趋势,在商务区内达到22.0~25.9 m。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抗浮设计提供合理的抗浮设防水位,为准确计算地下水浮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河生态脆弱区渭干河灌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赋存、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决定了地下水的基本流向,地下水主要以地表水转化补给为主,灌区地下水表现为渗入-蒸发型的动态特征,年际变化小,现状地下水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采,开采量很小,水质较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要求。科学认识该区地下水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发、保护、治理以及调配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矿床水文地质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床学、采矿学等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边缘地质学科。矿床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其次是科学判别矿床地下水水源,为矿床开采提供科学依据。霍邱铁矿是华东地区第一大铁矿床,它包括大型矿床9处。累计储量近20亿吨.也是我省重要的铁矿资源产地。霍邱铁矿为一个沉积变质型的特大型矿床,由于矿体埋藏深度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较大.开采难度较大。开展霍邱铁矿床水文地质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下水地球化学理论,同时可以为铁矿矿井防治水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对于铁矿井下开采的疏干工程和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勘探阶段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和矿井调查,综合研究了区内外的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矿对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以及水质的影响,得出了未来找水和扩大现有水源的多种途径,提出了取水设施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矿井水资源,采用水文与水文地质学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阜新矿区矿井水量动态的影响因素与补给机理.研究表明:矿井水量动态变化与当地大气降水动态变化具有相关一致性,地下水向矿井的运动为似稳定状态.该矿区现役矿井年排水量一直高于当地大气降水量(蒸发后)和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与巨大降落漏斗影响范围、采动裂隙网络扩张范围等有利于增加接受降水和地下水补给能力的次生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矿井水强烈持续抽排,导致土壤趋于干化并产生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矿井排水量为矿井水最大可利用量,等同于开采补给量;影响阜新煤矿区矿井涌水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量及其年际分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量平衡关系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结合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条件,发现阿尔山玄武岩地下水接受外源水补给,补给源区可能为西藏高原.由阿尔山河水、湖水的87Sr/86Sr值可知,地下水中的锶来自玄武岩,推断地下水的导水通道为连续的玄武质导水通道,低黏性的碱性玄武质熔岩流在冷却过程中形成连续的收缩缝,最终演变为管道型导水通道;...  相似文献   

18.
泉水断流制约济南经济发展,影响“泉城”美誉。回顾分析20多年来保泉工作,认为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科学研究投入不足、认识不统一、水源地布局不合理、引黄投入与水量产出不匹配、城市规划存在缺陷、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资源缺乏有效配置等弊端;提出分质供水、涵养水源、控制城区南扩、地下水系统功能修复、水资源转换与回灌、水资源优化调度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神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日趋严重,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能源基地建设与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迫在眉睫。而实现此目标的前提是准确的计算和评价现有的水资源。研究表明,区域地下水循环方式主要以垂向交换为主,作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中补给量的主要构成部分,对该研究区降雨入渗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前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时对降雨入渗量的给出大多采用经验估算的方法,此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在广泛调查神东矿区包气带岩性结构并结合野外取样、室内参数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工具建立研究区包气带水分运移数值模拟模型,定量模拟神东矿区内不同地段降雨入渗强度,得出入渗补给系数,为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提供科学依据,拟合出的研究区各岩性水文地质参数也可用于类似区域的水文地质计算。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 2012 年观测数据,应用Feflow 软件,构建了民勤绿洲地区的潜水承压水三维数值模型。应用
该模型对研究区未来5~10 a 内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目前用水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综合措施,地
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在未来5~10 a 内,民勤地下水位依然整体以低幅度持续下降。上游坝区的地下水漏
斗日益扩大,下游湖区地下水漏斗因青土湖生态泄水而得到有效恢复,但随着地下水埋深日益增大,下游红沙梁区域
出现了新的地下水漏斗。另外,当地符合植物存活条件(地下水埋深小于15 m)的区域面积也在逐年减小,其中地下水
埋深小于10 m 的面积减小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