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字表示本体论之道,早于《老子》已有文字所载,老子只是援引,而非提出,老子无须给本体论之道“取字”或“取名”,“取字”说明显有误。《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到“可以为天地母”的“物”是“道生一”的“一”,而非“道生一”的“道”,“取字”说和“记载”说皆误。“字之日道”当注译为:字,生也;之,代词;道,本体论之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今译:产生它的叫做道。  相似文献   

2.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3.
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了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因此,如何理解“道”的涵义就成为解读老子思想的首要前提,作者从“道”与“学”的对比中对“道”的涵义进行了简要疏理,从而初步探讨了老子对于知识和德性的安排,并进而指出老子“立道”的根本目的在于关照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4.
纵观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唐甄集三十年的心血写成《潜书》中的本体论哲学思想,他虽然继承和发展了从王充到张载的气本体论的思想,并对老子的“道生万物”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改造。但可惜的是,他在改造老子的道本体论思想的时候所应用的思想武器,却是王阳明的“心学”,因此,这就不得不最后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哲学界的同行和对唐甄思想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唐甄的本体论宇宙观,主要是通过王个基本的哲学命题表现出来的。第一个命题是:“百物皆有精,无精不生”。在《潜书·博现》…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思想崇尚柔性,认为坚持柔性就是回到了生命之根。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老子的尚柔思想不谋而合。这一思想具体体现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拉姆齐夫人的柔性,二是灯塔之光体现出的柔性,三是景物描写所折射出的柔性。“柔”在小说中贯穿始终,发挥了关键作用,帮助所有的人物实现了内心的和平、精神的升华,并最终到达了“道”。  相似文献   

6.
《老子》第四章“道冲”之“冲”,本作“冲”,用本字,当释为爆炸。“道冲”,即道爆炸,《老子》的“道冲”论和现代量子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相似或一致。  相似文献   

7.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8.
人类语言不同,但思想是相通的。古中国的“道”与“古希腊的“逻各斯”有着相同的内涵。海德格尔将语言还原为逻各斯最初的意义,从而与两千多年前老子对言道的看法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老子》中的“自然”范畴指一种状态,一种自本自根自成的状态。天地万物全体的自然就是“道”,这种本然状态就是“道”的根本属性。而这种状态却是言说不尽的,故老子的态度是“希言自然”。究其实,自然状态是万物内在目的和内在超越性在自由状态下的实现,这种万物内在的自发性是“道”所蕴含的特有精神,也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岳嶂 《奇闻怪事》2009,(12):30-32
闲读老子的《道德经》,出于职业的敏感,竞悟得了一些管理之道。虽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在实践经验与老子的睿智之语交融撞击下,禁不住要写一写、道一道了。  相似文献   

11.
当老子把形上的“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的领域,进而把人分为五个层次:“道”、“德”、“仁”、“义”、“礼”,来阐发他对世俗人性的看法,从最高层次的“道”至最低层次的“礼”的这一过程,无不是道的滑坡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术用说”以法家“君权”思想为主导,自韩非子《喻老》《解老》始即成为解老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术用说”并非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曲解。老子学说当是合道为德之法,守“道恒无名”,“空其心”,“弱其志”,消除主观意识,不以志为。其旨,无志而已。以“志”为关照,可见“术用说”以“术”纵志偏离老子无为之旨的实质所在。老子举事理以“观复”,“知常”以归,不离道朴;“术用说”见事理以为术用,纵志妄作,之向无常。为“道”与为“术”正逆两途,反其志以观,可以去伪见真。  相似文献   

13.
老子所言的“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的“四大”思想中,不仅有着积极的工夫论思想,而且预设了完备的体道路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道德经》所言的道之含义,老子层次递进的“四大”思想应该是自人始道终,至“法自然”最终兼摄的四个层次,其中蕴含的功夫论和境界论也是对现实的人的理想性规定与激励。整体言之,“四大”思想也集中体现了《道德经》所蕴含的宇宙论之意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年来很多公务人员不熟悉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理论学习,提出公务人员应传承和恪守老子“以道蒞天下”的管理哲学思想.老子的“道”是指客观规律,就是指理论包括管理哲学.老子的“以道蒞天下”,就是认为要用“道”(客观规律)来指导国家社会的管理,并普及之.重新阐述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关于“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以道蒞天下”与学理论用理论的价值,特别是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就老子提出的“道”.从“道与生命,道与养生.道与生命之气”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道”与生命科学的关系。提出作为生命之本的“气”是生命存在的“能”,是构成生命的较小单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老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水”、“柔”、“朴”及“无为”等,以后现代主义的语言结构解释了《老子》中的道的作用,并通过《老子》的思想反醒20世纪理性主义(二分法思维结构)的有限,展现出老子思想中共视与开放的思维系统。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公开出版的竹简《老子》不仅字数、章次与帛书、今本大不同,并且思想内容亦有很大出入。简本没有抨击儒家仁义和礼的文字,也没有提到愚民政策,并且简本《老子》并没有说"为学"与"为道"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老子哲学蕴含着浓厚的存在论思想。具体地说,通过对“道”的源先存在的形而上主体地位的确立,老子哲学对人类存在的基本结构与要素作出了如下界定:一方面,人类的存在具有自身的“有身性”与外部的“有法性”之双重局限;另一方面,人类却可通过“贵身”“无为”“柔弱”“图难于其易”“不欲盈”等存在方式对这些局限予以化解,从而实现存在的超脱。老子哲学的这一存在论思想,对于人类存在的自身局限与外部局限予以了统一的化解,同时也对单数的存在问题(个体)与复数的存在问题(国家社会)作出了统一的解答。对于人类的存在问题而言,老子哲学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并具有圆融、简约与宽容的思想特质。进一步说,老子哲学对于资本、科技与权力所主宰的现代语境中人的存在问题,或可带来某种反思与警醒。  相似文献   

19.
“宇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道”的本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的“道”论相似,“道”的本义似应是“宇宙体积为零”状态;《老子》论“道”的思维方法与现代宇宙论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老子思想的涵养;老子对孔子的影响,突出体现在“礼”、“仁”、“道”几个核心概念上;老子对孔子的影响,既丰富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同时也使老子思想的传播成了事实。这是我们重新认识孔子思想,检讨中国先秦哲学思想时应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