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开发绿色食品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绿色食品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之问的辨证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必要条件;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参2。  相似文献   

2.
大型水电工程复杂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水电工程复杂生态环境风险的复杂性, 传统风险评价方法难以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复杂风险进行客观评价. 基于重庆酉酬水电站案例以及国内外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风险的相关文献, 提出了大型水电工程复杂生态环境风险关联因素及其量化维度结构.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风险关联度模型, 以此为基础通过聚类对复杂生态环境风险关联因素进行结构分析, 据此构造了风险关联因素的权重模型, 得出风险关联因素权重的排序结果. 最后利用重庆酉酬水电站工程调研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近几年过渡的利用,出现了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与盐渍化面积仍在扩展;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水、土污染初现;农业固体废物排放数量在不断增加。应采取加大对生态环境研究科技投入力度,制定长期有效的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保护研究计划;建立起适合黑龙江省省情的生态环境领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等措施。改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参2。  相似文献   

4.
东北中、西部地区亟待解决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分析了东北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探讨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参8。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为了深入揭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在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属性构成基础上,构建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关系模型,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农村法律环境的影响假设未得到支持外,农村经济环境、农村金融环境、农村政策环境和农村信用环境在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方面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成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成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成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成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表6,参14.  相似文献   

7.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多元统计分析原理, 建立了一套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数学模型, 同时还建立了一套与该模型相配套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程度的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致使源流向干流输水量逐年减少,干流枯水季节水质不断恶化,下游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大片天然胡杨林死亡。土质沙化、盐渍化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参12。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农区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剖析了松嫩平原农区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与对策。参6。  相似文献   

10.
基于SD 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内涵,在ISM和SD方法的支持下,建立了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选取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分析表明:①在不同的模式下,该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结果和情景存在较大差异,五种耦合发展模式都有其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发展缺陷;②根据该省的发展特点和区域发展差异并结合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分阶段和分地域的推进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和社会城市化发展模式,可以实现该省人口、经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