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反式Curtis环镍 (Ⅱ )的配合物NiL(ClO4) 2 (L为 5,5,7,1 2 ,1 2 ,1 4-六甲基 - 1 ,4,8,1 1 -四氮杂十四环 - 7,1 4-二烯 )催化NaBrO3—CH2 (COOH) 2 (MA)—H3P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得该体系的振荡范围 ,研究了各物种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剂、Ag+,Hg2 +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记录了反应的振荡轨迹。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种反式Curtis环镍 (Ⅱ )的配合物NiL(ClO4) 2 (L为 5,5,7,1 2 ,1 2 ,1 4-六甲基 - 1 ,4,8,1 1 -四氮杂十四环 - 7,1 4-二烯 )催化NaBrO3—CH2 (COOH) 2 (MA)—H3P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得该体系的振荡范围 ,研究了各物种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剂、Ag+,Hg2 +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记录了反应的振荡轨迹。  相似文献   

3.
对近十多年(2000—2014年)化学振荡现象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评述.主要综述了Belousov-Zhabotinsky(B-Z)振荡体系、铜催化振荡体系(如Cu(II)-H2O2-KSCN)和Briggs-Rauscher(B-R)振荡体系在分析中的应用,被测物包含了金属离子、阴离子、气体和各种有机物等.化学振荡分析技术具有检测费用低廉、操作简便、仪器简单、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等优点,是一种检测物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Na_2S_2O_8—SC(NH_2)_2—Cu~(2+)无卤体系的非线性化学反应现象进行探索,发现了一个新的VIA族化学振荡器;该反应体系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中有振荡行为,在CSTR中,体系的Pt氧化还原电位显示出持续的周期性振荡,且振荡的浓度范围非常宽.考察其振荡过程的流速序列,发现有周期性复杂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CH_2(COCH_3)_2—Mn~(2+)—BrO_3—H~+化学振荡体系的基础上,讨论温度、H_2O_2等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将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引入学生的实验进行设计,使人们更为广泛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自组织现象,更深入地探讨其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实验中得到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E~t图,研究了a-酮戊二酸(以a-Ke表示)-KBrO_3-H_2SO_4-丙酮(以Act表示)体系的Mn~2+催化下的振荡反应及许多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及振荡反应的一般机理,探讨了该体系的振荡机理,归纳出振荡反应参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式,并对实验现象作了定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苯酚——溴酸钾——硫酸体系的非催化化学振荡反应,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氯离子、自由基抑制剂(丙烯腈)等多种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反应活化能,分析了非催化反应的产物,研究了经典 Belousov—Zhabotinsky 振荡反应中常作为催化剂的金属离子(如 Mn~(2-),Ce~(2+)等)对非催化振荡反应的影响,最后对非催化反应的催化机理及控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Bergman度量,获得了一类Mbius不变的函数空间,即QK(p,p-2)空间的几个等价的无导数刻画,包括双重积分特征、振荡、平均振荡和p-平均振荡刻画.这些特征是QK(p,p-2)空间重要的分析性质,它进一步完善了QK(p,p-2)空间理论,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属离子存在下虎杖(简称PCSZ)-KBrO3-MnSO4-H2SO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图谱。方法采用振荡技术。结果考察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和波形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虎杖能够参与振荡反应,该体系振荡周期和振荡诱导期的表观活化能为72.9 kJ/mol和71.3 kJ/mol,其动力学公式为:1/tin=KC04(.1 H32SO4).C0-(4K.B3r6O3).C00(.4 M7n2 ).exp(-Ein/RT)1/tp=KC00(.3 H6SO).C40(.2K6BrO).C0-(P0C.2S8Z).C00(.4 M7n2 ).exp(-EP/RT)。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振荡化学反应体系BrO_3~-—没食子酸—H_2SO_4—四氮杂大环四烯镍(Ⅱ)配合物连续振荡化学反应体系,四氮杂大环为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研究了可出现连续振荡(间歇式振荡)现象的浓度范围,并提出了简要的振荡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微量量热法对中药复方四物汤和白头翁汤的Mn2 -BrO3--H -Act振荡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四物汤和白头翁汤分别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振荡谱图和310 K时体系发生振荡的浓度范围.从热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了振荡体系的诱导期(tin)及第一、第二振荡周期(tp,1,tp,2),并由此计算出四物汤和白头翁汤参加反应的反应级数(fin,fp,1,fp,2)和表观活化能(Ein,Ep,1,Ep,2),并建立了诱导期、振荡周期与浓度和表观活化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N_B_O_3-丙酮酸-H_2SO_4-[Ni(TIM)](ClO_4)_2化学振荡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化学振荡体系(TIM即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1,3,8,10-四烯)。本文用实验方法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轨迹,为一不同于经典B-Z体系的扭曲的极限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间苯三酚对Cu(Ⅱ)-H2O2-NaSCN振荡体系(简称铜体系)的影响,并考察间苯三酚浓度在1.268×10-3~1.296×10-4mol·L-1范围内,间苯三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可初步解释间苯三酚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为其分析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赖氨酸和丙酮作混合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势法.首次报道了L-赖氨酸-BrO3-Mn^2 -H2SO4-丙酮体系的振荡行为.根据实验结果和FKN机理.探讨了以赖氨酸作底物的B-Z振荡反应的反应机理.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得到了诱导期(tin)及周期(tp)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这种以赖氨酸和丙酮作混合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间测度链上动态方程的振荡理论,讨论了时间测度链上一类二阶非线性中立型变时滞动态方程{a(t)φ1([x(t)+p(t)x(τ(t))]Δ)}Δ+q(t)f(φ2(x(δ(t))))=0的振荡性,这里φ1(u)=uα-1 u,φ2(u)=uβ-1 u(α0,β0均为实常数),得到了该方程振荡的新准则,并举例说明了定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Na2SO4稀溶液对邻菲啰啉亚铁离子(ferroin)催化的B-Z体系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SO4溶液浓度大于0.30 mol·L-1时,体系呈现周期性振荡,而低于此临界值时,规则的周期性振荡将转化为混沌或拟周期振荡.此外,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对Cu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干扰,考察了在2.24×10-6-5.45×10-5mol·L-1和2.24×10-6-2.87×10-5mol·L-1范围内,对苯二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的周期的改变△T1、△T2之间的关系 结合铜体系振荡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对苯二酚干扰振荡反应的机理,为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联系抛物Bessel算子■的Poisson半群的振荡算子.利用抛物半群方法和抛物向量值Calderón-Zygmund理论,证明了振荡算子O(PτL)从Lp(R2)(11(R2)到弱-L1(R2)是有界的,而且从Lc(R2)到BMO(R2)也是有界的.在p=∞的情况下,证明了在某种意义下振荡算子O(PτL)的像严格小于标准的奇异积分算子的像.  相似文献   

19.
采用2个电流反馈放大器、2个电容和4个电阻,设计一种基于电流反馈放大器(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简称CFA)的正弦振荡电路,分析了振荡器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电路结构简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振荡频率稳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独立的Frn-KBrO3-MnSO4-H2SO4-Act体系及其在磷酸盐Na2HPO4·NaH2PO4中的振荡反应,考察了Na2HPO4-NaH2PO4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及反应过程的能量关系,发现[BrO-3]0=0.05mol/L时,磷酸盐起加速反应的作用,使振荡周期、振荡寿命变小,振荡频率增加,[BrO-3]0=0.035mol/L时,磷酸盐起延缓振荡反应的作用,使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