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舍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 ,熟练地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其作品不仅能把人物的外貌、生理特征与性格统一起来以形传神 ,而且能通过描摹人物的行为和动作及声音、语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虽着墨不多 ,人物形象却逼真传神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常称文学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要靠语言来绘声绘色、栩栩传神地描写出动人的画面。为达此目的,作者在运用语言时往往需要借助此喻的力量。著名诗人艾青说过:“运用比喻使文章生动是一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所需要的。”作家秦牧把比喻称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他还说:“精彩的譬喻,仿佛是童话里的魔棍似的,它碰到那里,那里就忽然清晰明亮起来。”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在于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是老舍先生在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内心基础上的匠心独用,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大特点——实而不华,华而不虚,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色——乡土情结,俗而不俗。  相似文献   

4.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在于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是老舍先生在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内心基础上的匠心独用,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大特点——实而不华,华而不虚,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色——乡土情结,俗而不俗。  相似文献   

5.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老舍运用他“始终保持”的“俗与白”(老舍语)语言,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济南冬天的胜景图。在写作艺术上,有显著的特色。 一、绘图色彩的技法,注重景物色彩的调配 绘图色彩讲究浓淡相宜。过淡,则苍白无力;过浓,又似感媚俗。作者深懂此味,在描摹景物时,总是注意  相似文献   

6.
以<离婚>为例,分析研究了老舍先生对于北京口语运用的几个特点:1)拥有丰富的北京口语词汇;2)词的用法富有北京口语特点;3)句法上多姿多彩,透露着独特的京韵;4)复句运用灵活多变,京味突出.<离婚>成功地运用了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使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作品展示了迷人的风采,体现了老舍先生的"从生活中吸取语言,又善于加工提炼",以便"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7.
《围城》一书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古怪荒诞的蹊跷构思,更没有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但她却能扣人心弦,引人渐入佳境,牵动中外千万读者的思绪与情感.究竟是什么原因?除了小说所反映的是不多见的题材这一因素以外,文学语言的运用是小说成功的第一要素,其中理所当然地也包含了大量地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其他修辞手法暂且不论,仅就比喻一项而言,笔者认为,《围城》可谓比喻辞格的“百科全书”,书中各类比喻一应俱全,通篇堪称比喻手法之集大成、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娴熟而高超,尤其对比喻的运用几乎达到了传神入化的境界,比喻语言渊博、幽默、恰切;全卷始末,比喻辞格俯拾即是,妙语联珠,其使用频率之高,构成了此部小说的重要特色之一,令人叹为观止.纵览全书,就象漫遨于比喻的“文学港”,时而令人捧腹,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时而催人陶醉,给人以美妙绝伦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高度浓缩的创造形象、表达感情的立体语言。“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礼记、学记》)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比喻在修辞学领域中始终放射着奇异的光彩。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更是运用比喻来加强艺术表达效果的巨匠。一提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比喻,人们往往想到他的杂文。的确,先生杂文中的比喻运用,可谓妙语联珠。以狗喻人,既有貌似公正、笑容可掬、独自得了中庸之道、不偏不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比”的修辞法。所谓“彼”与“比”,是指两个独立的物象,但却存在着某项或数项的共通点,于是透过心理学所谓的类化作用,进行着借代联想。比喻一般皆以易知说明难知,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具体形容抽象,而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境。巧妙的运用比喻,能使未知的事物呈现出清晰的形象;能使抽象的理论成为具体的概念;能使微妙的情绪化作感人的力量。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比喻修辞不仅适用于文学类的各种文体,在非文学类论著中,如科技之类应用文…  相似文献   

10.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核心思想,提倡“仁政”,反对虐政:疾呼“保民而王”,以“仁义”安天下。孟子为了宣传他的主张,强化语言效果,巧妙地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段,使得他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透彻,气势充沛,锋芒逼人,富有雄辩力,充满鼓动性;因之也形成了他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成就了他这位语言巨匠。孟子所用各种修辞手段,比喻要算是最突出的了。早在汉代,赵歧在《孟子注题辞》中就曾经说过“孟子长于譬喻”。  相似文献   

11.
在广告文本制作中往往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本文探讨了英语广告中的十种主要修辞格,以有助于中国读者对英语广告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2.
国内近年出版的有关英语修辞的献不少,在谈及比喻修辞时大都仅限于分类界说、举例说明。这种静态、孤立的处理易使读误认为比喻修辞不过如此肤浅。其实,比喻修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它与语言的运用、发展、变迁等都有极其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本学者小门典夫《凉山彝语词类研究》一书中取消形容词,说"所谓形容词不算是一个词,而不过是一个词素"。根据彝语词类划分来看,形容词是区别于其他实词的一个类,它不能归并于其他实词。文章就彝语形容词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修辞是说话的艺术,而比喻是创造语言美的重要修辞手段。本文列举了现代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明喻、暗喻、换喻以及提喻在英语中的各种表达方式和常见句式,并对其语言功能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5.
形象性是诗歌语言的特点之一。俄国著名哲理诗人丘特切夫的诗歌既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又兼具形象性,而比喻、比拟、通感等修辞手法则是形成他语言形象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及相对性等特点;它以各种表达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达到一种积极的修辞效果,使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含蓄、幽默,留给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的模糊空间,获得文学审美的愉悦。探讨英汉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其语用功能,可以深化对语言现象本质的认识,提高文学赏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鞭辟入里 气势磅礴——孟子艺术个性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以能言好辩著称。对待论敌 ,他能善设机巧 ,欲擒故纵 ,步步紧逼 ,针锋相对。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表现出很高的论辩技巧。他善用排比、对偶、比喻等手法 ,他的散文感情充沛 ,气势磅礴 ,犀利明快 ,鞭辟入里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略论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基本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极富表现力,注重诉诸直觉,对声音、色彩、形状极为关注,充满诗情画意。句式以短句为主,深受古汉语和民间口语影响。语言质地柔和,富有生气。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的语言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仅从修辞的角度讲,其语言艺术不仅涵盖了汉语全部的修辞技巧,而且尚有许多修辞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总结与探究。词语活用是鲁迅修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抵包括:色彩的活用,词类的活用,搭配的活用,结构的活用等几种类型。词语活用常与各种修辞格相交叉,因而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广告英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幽默、生动。其中以押韵和比喻较为常见。本文主要对广告英语中的押韵和比喻修辞手段的运用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