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毅 《海峡科学》2011,(5):43-44,47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重要标志之一,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以及多元聚合的地域文化,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充分体现着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价值。该文从"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的博物馆"、"近代文士名流的荟萃之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的街区及建筑群落在承继城市特色、启发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通过对保留的一些典型院落形式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从街区规划和建筑的角度去体悟城市设计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始兴满堂大围从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等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使用自身形体语言,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为世人了解和研究客家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满堂大围的建筑特色与美学价值来展现客家人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的沉淀,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是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为例,联系实际论述了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转换过程中,乡愁就成为一个城市特色打造重要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文化渊源.历史建筑延续着城乡的历史文脉,承载着城乡的地域文化,我们要重视其历史建筑价值的挖掘、元素的提炼,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留下城市和乡镇的历史记忆,让“新型”与“特色”并存.  相似文献   

6.
翟青  王凯 《科技信息》2010,(17):I0146-I0147
本文综述建筑环境相关研究,介绍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内涵,从小城镇建筑环境差异性、小城镇建筑设计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地段的建筑环境保护、管理者、规划者素质问题、建设资金等方面研究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微积分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这些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从历史、内涵、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历史建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所处地域的文化载体和价值源泉。本文将从历史建筑的价值的角度出发,对哈尔滨现代城市建筑中历史建筑的生存现状进行解读,进而阐明历史建筑的历史与现代价值及两者之间碰撞整合的结果,同时说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其多样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应在多种价值利益的平衡、协调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2011年实施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积极推动了民国文献的普查、整理、研究、出版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民国文献是反映我国民国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从民国文献所具备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简要阐述我国民国文献的收藏和保护情况,之后结合长春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馆藏民国文献的内容以及表现出的特色,希望可以为我国民国文献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民国《鄞县通志》载入的人物为对象,将l328名正传人物和l440名附传人物分类整理,从政治价值,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物质价值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揭示了鄞县(宁波)人物的精神风貌,这是对宁波精神中最活跃的因素——宁波人价值取向的一次有益的探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建筑与文化的关系.由城市与乡村的比较入手,从城市建筑与文化的整体关系、城市建筑体现文化价值的必然性、典型性、深刻性等方面对”城市建筑文化”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并就城市建筑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了附带说明。  相似文献   

12.
论镇江西津渡的发展、功能和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有世界上最早的救捞机构。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历史上它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六朝以来,在渡口逐渐形成了西津渡古街。西津渡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玉林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医药、民间信仰及习俗、民族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调查,指出玉林市地方特色文化的多元性、地方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分析了玉林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指出玉林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不断完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指出物质元素、民俗元素、建筑元素和历史元素是地域文化的四大构成元素,进一步从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特征表达,并通过延续传统信仰、满足生活习俗、凸显建筑特色和体现视觉效果等方法来表现出地域文化.最后,具体从地域传统历史、地域民俗特色、地域建筑文化和地域材质利用4个方面,对地域文化在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与当地地域特征的融合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泰山诗歌是极具精神内涵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社会价值。利用特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文学创意价值评估体系对泰山诗歌的文化产业价值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泰山诗歌在资源类型上属于潜力型,具有较高的创意转化价值。泰山诗歌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在借鉴诗歌市场化、商业化的历史经验和当前诗歌产业化实践的基础上,在当代语境下整合全产业链产业元素,从理论、实践、政策、人才、技术五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通过诗歌+文化旅游、诗歌+文创产品、诗歌+主题公园、诗歌+文艺展演、诗歌+科技创新、诗歌+产业文化等途径,在“一元多用”“创意中心”原则指导下实现跨媒介、跨空间、跨业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价值与科学价值是建筑技术价值考察的主要维度.从住宅建筑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技术价值体现为文化技术、科学技术两个分离的发展阶段,但作为技术价值表现的科学与文化,两者的外延蕴涵性决定了两者统一的必然,这为技术自身发展、商品住房优化以及关于"科学是一种文化"的重新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是城市重要的遗产资源,是城市旅游、文化以及商业开发活动的源泉,正确认知与妥善处置这些资源对于历史街区的研究者和经营者都是一个挑战。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从复杂顾客体验视角,依据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娱乐休闲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形象价值等维度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认知展开了实证分析与讨论,揭示了不同顾客群体对于历史街区价值认知的共性及差异性,以帮助历史街区的经营者根据不同目标顾客群体的体验需求进行精准的开发决策。  相似文献   

18.
藏羌古碉集中反映了藏羌地区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下,从古至今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众心理、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变化,被赋予了内容丰富的文化观念,有着历史文化、建筑、民俗、宗教文化信仰及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成为纪录这些时代藏羌地区的各族人民生存状态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寻求在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突破,为当前的社会现实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启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文物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欣赏保存价值及社会地位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