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信息与均值-方差投资组合之间的关系.在L2框架和给定部分信息下,清楚地给出了均值-方差意义下的最优收益和有效前沿的表达式.为了刻画信息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引入了信息的风险-收益系数概念.信息的风险-收益系数随信息的增加而增加.投资者的最优收益的期望值和方差由其对应信息的风险-收益系数和风险厌恶参数共同决定.而市场的风险价格完全由信息的风险-收益系数确定.等价信息下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的收益(在相差常数倍意义下)是唯一的.零信息下投资者仅投资于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对一无所知的风险资产不投资.  相似文献   

2.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和对资产收益均值的模糊不确定特征,研究风险资产收益分布未知条件下的分布鲁棒投资组合问题.假设收益率均值属于椭球不确定集,构建基于损失厌恶和模糊厌恶的鲁棒投资组合模型,并得到满足最坏可能分布的最优解.进一步应用数值算例分析投资者的动态损失厌恶特征及不同的初始损失厌恶和模糊厌恶程度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糊中性和模糊厌恶条件下,积极投资者在最优期末财富方面的投资绩效优于保守投资者;损失厌恶和模糊厌恶系数越大,投资者的最优期末财富越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连续时间动态投资组合选择问题,首先应用降维方法将不完全市场转化为完全市场,然后在转化后的完全市场条件下应用鞅方法得出二次效用函数意义下的最优投资策略.进而应用转化后的完全市场和原不完全市场下各参数的关系得到二次效用意义下不完全市场环境里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风险厌恶因子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最后为了说明不完全市场和完全市场条件下投资者最优投资策略的变化,给出算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类组合证券投资决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史代敏 《系统工程》1997,15(2):46-49
本文讨论了投资者效用与投资者的组合投资决策,由于投资者对组合投资方案的选择是以效用最大化为准则,因此,我们首先考察了投资者效用的拟合和期望效用,然后讨论了在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投资者的最优投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Merton(1971)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策略模型,利用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复制卖权的方法,建立连续时间条件下的动态投资组合保险模型.在连续时间条件下,把投资者的个人跨期动态投资组合保险决策问题转换为一个静态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解出组合保险者最优财富水平对应的最优策略,比较其与Merton的最优投资消费模型投资策略的异同,结果显示参与保险的投资者最优策略与其所拥有的财富无关,与市场风险相关,即市场风险越高,对投资组合保险的需求越大.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风险厌恶的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投资者效用函数的高阶微分将Arrow-Pratt绝对风险厌恶数进行了推广,引进了高阶风险厌恶的概念,从而更加全面地分析投资对待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属性数学评价模型存在的缺陷基础上,把投资者风险偏好分为喜好风险型、厌恶风险型和一般风险型等三类,引入风险偏好系数这一变量,构建了具有风险偏好的项目投资风险属性数学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具有随机收入与时变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的消费者的最优投资-消费问题.假定消费者参与工作获得工资,进行消费并将财富投资到一个风险资产和一个无风险资产,目标是最大化工作期消费和退休时刻财富的期望效用.其中,工资过程是随机的并服从一个几何布朗运动,在不同时刻,消费者对消费的偏好由一个时变的风险厌恶系数刻画.本文假定金融市场是完备的,采用鞅方法求解,得到最优消费与投资的解析表达式,并对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消费者拥有时变风险厌恶系数时,初始财富的大小对其最优期望消费路径影响很大.当消费者面临工资风险时,投资策略中出现了新的对冲项.当消费者流动性财富增大时,消费者消费-收入比增大,但绝对消费水平的变化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考虑存贷利差的最优消费与投资组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贝尔曼动态规划原理和非线性规划原理,研究了在具有存贷利差的条件下,投资者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给出了不同条件下最优消费与投资组合的计算公式及相应最大消费效用期望值,同时解释其经济意义;讨论了不同情形下存贷利差对最优消费的影响,求出了投资者在某一时刻财富与消费的关系,并给出直观图例.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通胀下,代理人退休选择、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决策问题.运用伊藤公式(It?公式)推导了通胀折现的财富动力学方程,基于考虑退休前后的预期消费折现效用最大化标准,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相应的HJB方程,并求解出最优消费、投资组合与自愿退休选择策略.最后对理论结果给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退休前,适当的通胀波动率会带动代理人积极投资,消费反而减少,若通胀波动率过大,代理人会减少投资增加消费来预防通胀风险带来的损失;退休后,代理人的投资和消费均会增加.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行为模式及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革  李林 《系统工程》2011,(2):21-26
从机构投资者行为模式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机构投资者行为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利用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数据实证研究了基金持股行为及持股变动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及持股变动行为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机构持股持续性指标体系,从四个维度全面研究机构持股持续性对上市公司业绩及风险的影响.整体来看,机构持股比例和持股稳定性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公司业绩并降低了风险,反之则相反;机构持股期限与公司业绩仅呈很弱的显著负相关,导致这一异象的原因是:机构持股期限仅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含的是机构频繁换股的"散户化"行为及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带来了摩擦,加剧了公司经营决策和管理的不确定性,使公司业绩下降.分组研究显示:机构持股对公司业绩及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只有秉持长期价值投资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而以短期投机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有害无益;机构持股稳定性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公司业绩风险;在机构持股比例高且持股期限长的公司中,机构持股比例与期限的协同效应越强,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作用越大,反之越小;在机构低比例持股的公司中,机构持股稳定性的提升对降低公司业绩风险的作用大于机构高比例持股的公司中对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利用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研究A-B股溢价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A-B股溢价模型,模型分析表明:A-B股溢价与国内有信息投资者(收到利好信息)过度自信程度正相关;然后,通过构造度量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国内有信息投资者(收到利好信息)的过度自信程度与A-B股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利用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能够部分解释A-B股溢价现象.  相似文献   

14.
信息非对称下动态投融资的约束信号博弈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信息非对称下企业动态投融资决策问题,建立了约束信号博弈模型.在动态投融资过程中,经营者的自筹资金比例及项目的收益率等具有向投资者传递经营者和项目状况信号的功能,投资者可通过观察和/或预期这些信号的变化对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程度进行推测,分析表明:在Mercurio效用函数下,若订立长期合作合约,经营者有增大其道德风险程度的激励,且可获得的最大效用为其期望投资收益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一种广义递归光滑暧昧模型表示投资者在暧昧环境下的效用函数,该模型能将投资者风险厌恶、暧昧厌恶和跨期替代三者区分开.通过设定代表经济人的学习过程和信念更新机制,将这种效用模型应于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当股利增长服从隐马尔可夫机制转换过程,经济人对隐状态存在暧昧性认知时,暧昧性和经济人暧昧厌恶偏好影响资产定价,以及经济人的最优消费计划和最优资产配置.研究结果表明,暧昧厌恶、暧昧环境中的学习和信念更新机制在解释资产定价之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暧昧厌恶经济人的悲观情绪扭曲其信念,这种信念随经济所处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并对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的定价核给予了更高权重,以致于其投资策略更加保守.这种悲观行为有助于传播和放大对消费增长的冲击,并产生随时间而变动的资产溢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概率的股价波动分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理智的证券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实际经验为背景,利用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概率的方法来模拟他们的股价分析过程和研究他们的投资策略.在股价波动的预测集上构造了一个模糊概率空间;然后,根据投资者的不同的投资偏好,利用模糊概率对股价波动的预测集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分析;由此获得了一些有关投资决策的关键技术指标和控制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零售商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订货时,可在供应商的担保下向银行借款.供应商和零售商在批发价格合约的框架下进行Stackelberg博弈.供应商是风险中性的,零售商是风险厌恶的,按照条件风险值(CVaR)准则进行决策.研究表明:随着零售商自有资金及其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大,均衡的订货量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会降低,供应链的总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18.
概率原则下基于投资者偏好的组合投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理性投资者的基本行为特征,从投资者真实的投资心理出发,给出了概率原则下基于投资者偏好的组合投资选择模型.在该模型中,收益与风险权重大小可以根据投资者对收益与风险的不同偏好程度来确定.对于证券收益率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形,运用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出了该模型的有效求解算法,并通过Matlab语言实现,从而得出投资组合选择.最后,对不同风险偏好下的解进行了数值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构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同质预期(合谋)和异质预期对首次公开募股(IPO)定价及抑价的影响,并进行定、抑价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同质(合谋)可以导致机构的有意抑价行为,更可能导致新股配售机制失去调节功能;而异质尽管抑制了有意抑价行为,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使申购风险加大,为规避"赢者诅咒",会导致IPO定价降低,从而提高IPO抑价.因此,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机构投资者异质可以降低IPO抑价,防止机构投资者私下合谋行为既可降低机构的有意抑价行为,也可发挥配售机制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引入管理者—投资者意见分歧理论,考察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解读造成的双方估值差异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基于公司实际业绩与分析师预测业绩之差构造两个意见分歧替代变量,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者—投资者意见分歧与上市公司实际投资负相关;且意见分歧程度越高,公司过度投资越少,投资不足不受影响。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反对意见对公司管理者形成一定约束,双方意见分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