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新型萃取剂四取代双酰胺:N,N,N′,N′-四丁基戊二酰胺(TBGA).研究了其萃取铈(Ⅲ)、镨(Ⅲ)、铽(Ⅲ)的性能,详细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锂浓度以及温度等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TBGA以甲苯为稀释剂时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298 K时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2.
用激光光解方法研究了富勒烯(C60/C70)与N,N,N′,N′-四-(对甲基苯)-4,4’-二胺-1,1′-二苯碲醚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特征.通过观察在近红外区瞬间吸收带,富勒烯(C60/C70)激发三线态,富勒烯(C60/C70)阴离子自由基和N,N,N′,N′-四-(对甲基苯)-4,4′-二胺-1,1′-二苯碲醚阳离子自由基的出现,测定了在苯腈溶液中从N,N,N′,N′-四-(对甲基苯)-4,4′-二胺-1,1′-二苯碲醚到富勒烯(C60/C70)激发三线态的量子转化产率和电子转移常数。  相似文献   

3.
合成新型萃取剂四取代不对称酰胺荚醚:N,N'-二甲基-N,N'-二己基-3-氧戊二酰胺(DMDHOPDA).研究其在氯仿中,以硝酸为介质,萃取Gd(Ⅲ)的反应机理.通过考查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和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DMDHOPDA萃取Gd(Ⅲ)的配合物组成,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4.
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8 羟基喹啉的正庚烷溶液在盐酸介质中对3价稀土离子镧的萃取效应,探讨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Clˉ浓度、不同稀释剂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并运用双对数斜率法确定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N,N—二环己基硫脲在氯仿介质中革取Au(Ⅲ)的性能,研究了盐酸浓度、萃取剂浓度、氢离子浓度、氯离子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N—二环己基硫脲苹取Au(Ⅲ)的反应平衡式为:(?)  相似文献   

6.
以三-((2-(N,N-二乙基乙酰胺基)氧基)乙基)胺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为稀释剂,研究从硝酸一苦味酸溶液中Th(Ⅳ)的萃取行为。讨论了水相中苦味酸根浓度、萃取剂浓度对Th(Ⅳ)分配比的影响,也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TBP对N,N-双取代单酰胺萃取铀的影响,发现TBP浓度低时存在的协同效应,TBP浓度高时出现反协萃现象。结合体系物理化学性质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堆积模型结果表明协萃合物结构处于堆积稳定区。  相似文献   

8.
以三-((2-(N,N-二乙基乙酰胺基)氧基)乙基)胺为萃取剂,用1,2-二氯乙烷做稀释剂,在苦味酸-硝酸介质中对U(Ⅵ)萃取,主要研究了稀释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萃取剂浓度、苦味酸根浓度对U(Ⅵ)分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2-氨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lnA,提出了N,N′-双(2-氯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和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配体N,N’-双(8-喹啉基)丙二酰胺(qmaH_2),N,N’-双(2-羟基苯基)丙二酰胺(hpmaH_4)及其金属配合物[M=Cu(Ⅱ)、Ni(Ⅱ)、Co(Ⅲ)、Pd(Ⅱ)、Zn(Ⅱ)]。并采用元素分析,’HNMR、UV-vis、IR、MS、摩尔电导、熔点测定进行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对配体qmaH_2的金属配合物作了荧光测定。结果表明:配体hpmaH_4与Cu(Ⅱ)和Co(Ⅱ)配位时,酰胺分别非去质子化和去质子化;配体qmaH_2与金属离子生成类芳香性配合物。由于金属d电子参与芳环π电子的共轭,表现出芳环紫外吸收峰蓝移和荧光性质,尤以Zn(Ⅱ)配合物最佳;配体qmaH_2与Co(Ⅱ)配位时表现出吸氧特性,生成μ-过氧键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N′-双(安息香)缩联苯胺合锰(Ⅲ)(Mn2L2Cl2),并作为单加氧模型物,在常温常压下考查了反应温度、苯乙烯浓度、轴配体种类和亚碘酰苯用量等对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偶氮胂Ⅲ作萃取剂,深讨了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偶氮胂Ⅲw体系中Cu(Ⅱ)、Zn(Ⅱ)、Ni(Ⅱ)、Fe(Ⅲ)、Al(Ⅲ)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分离行为.在一定条件下,Fe(-Ⅱ)、Al(Ⅲ)几乎可被PEG相完全萃取,而Cu(Ⅱ)、Ni(Ⅱ)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Fe(Ⅱ)-Cu(Ⅱ)、Fe(Ⅲ)Ni(Ⅱ)、Fe(Ⅲ)-Zn(Ⅱ)、Al(Ⅲ)-Zn(Ⅱ)及Fe(Ⅲ)-Cu(Ⅱ)、Zn(Ⅱ)、Ni(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合成2种新型的对称草酰胺、席夫碱桥连配体.方法 用草酸二乙酯和乙二胺合成N,N′-二(2-氨乙基)-乙二酰胺,然后再与邻香兰素、香兰素反应合成了两种最终化合物.结果 合成了化合物:N,N′-双(3-甲氧基水杨醛叉缩胺乙基)草酰胺(H4Lc)和N,N′-双(4-甲氧基水杨醛叉缩胺乙基)草酰胺(H4Ld).结论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图、紫外光谱、熔点测定等表征手段,最终确定了两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报道了新型稀土饵(Ⅲ)离子与2,2′-联吡啶形成配合物得制备经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r(bipy)2(H2O)4Cl3(bipy:2,2′-联吡啶),并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此配合物的可能的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NaBH4还原法制得了N—甲基辛胺和N—甲基癸胺,打破了酰胺还原制胺只能用LiAlH4强还原剂的传统观念。在此基础上又合成了两类新型不对称烷基酰胺类萃取剂R3CONR1R2和R1R2N(CH2)nCONR1R2,并进行了提纯,产品收率在50%~80%之间;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对产品进行表征;对它们的萃取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对称烷基酰胺的萃取性能比对称酰胺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盐酸体系中以N,N—二乙基正辛硫基乙铣胺(简写DOTA)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钯(Ⅱ)的萃取作了研究,讨论了[H~+]、[Cl~-]、萃取剂浓度、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萃取剂的再生利用,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从铜电解液中脱除锑的工艺,通过在硫酸体系料液中加入助萃剂研究N235对锑的萃取性能。考察助萃剂浓度、N235体积分数、相比、水相硫酸浓度、萃取时间及温度对锑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助萃剂浓度、N235体积分数和相比是影响锑萃取率的主要因素;在有机相组成为20%N235+10%异辛醇+70%磺化煤油(体积分数)、助萃剂浓度为0.1 mol/L、硫酸浓度为3 mol/L、相比为1:1,震荡时间为5 min时,单次锑萃取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18.
针对Sb(Ⅲ)-HCl-H2O体系,应用热力学计算方法,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以Sb(Ⅲ)的总浓度5×10-5 mol/L为例,计算了不同pH时Sb(Ⅲ)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pH=1.3~4.0时,SbO+是主要存在形式,且n(SbO+)/n(Sb总)〉99.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不同稀释剂中N—癸酰吗啡林(DMPHL)与磷酸三丁酯(TBP)协同萃取铀(VI)的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效应及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此协萃体系对铀(VI)的萃取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氯仿、四氯化碳、环己烷、煤油、苯,并且求出了萃取反应的各个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N910萃取剂对铜镍溶液萃取分离铜(Ⅱ),考察了水相初始的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震荡时间和相比对铜镍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0,萃取剂浓度为1%,萃取时间3 min,相比为3:5时,铜(Ⅱ)的萃取率可达100%,萃取液中镍(Ⅱ)含量为0,达到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