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淑娟 《甘肃科技》2006,22(10):227-228
在植被恢复困难的兰州市北山采用保水剂造林,试验显示:①保水剂造林能有效的提高根际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施保水剂 覆地膜效果最好;②保水剂必须拌土埋在根系周围,上面覆土;③保水剂的最佳用量应为20g/穴。  相似文献   

2.
寇英 《甘肃科技》2007,23(9):215-218,258
南北两山在灌溉造林中采用的喷灌、畦灌、窝灌等灌水方式耗水量大,需用劳力多,灌溉成本高,推行节水灌溉是节约水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滴灌是目前高效节水的新型实用灌水技术,在灌溉造林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滴灌系统的组成、设计、应用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康发慧 《甘肃科技》2008,24(6):150-152
通过田间试验,对柠条容器苗、裸根苗、播种三种方式抢墒造林对比实验,成活率分别为75.34%、9.35%、42.46%,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在中西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齐齐哈尔地区杨树雨季造林试验得知,三根二干杨树苗木雨季造林成活率较高,适于对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地块进行补植;而二根一干杨树苗木,苗木相对较小,根系不够发达,自身抗性较弱,致使雨季造林大部分苗木主干枯萎,从根部到三分之一处重新生出新枝新叶,不适于雨季造林;另外,雨季造林,劳动力充足,造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选取非雨季(2018年11月)和雨季(2019年4月)对闽江感潮河段7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研究不同季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结合2016—2019年来水情况,深入探讨不同季氮组分分布及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非雨季盐水入侵明显,各理化指标盐度、温度、pH和溶解氧的波动均强于雨季.2)非雨季上游NH4~+-N低于雨季,下游则高于雨季,而非雨季NO3~--N和总氮(TN)总体均高于雨季.从上游到下游,非雨季NH4~+-N变化波动较大,NO3~--N平缓而TN呈轻微上升;雨季NH4~+-N、NO3~--N和TN变化均较平缓.3)相关性分析表明非雨季的氮转化活跃.雨季NH4~+-N浓度是影响TN浓度的主要因素.结合主成分分析及长期上游来水氮的污染负荷发现,人为排放和各形态氮的相互转化是非雨季不同形态氮变化的主要因素,雨季水体反硝化对不同形态氮的分布发挥重要作用,而上游来水的氮污染负荷对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影响较...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南北两山4个造林树种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明玲  李楠  郭劲玲 《甘肃科技》2005,21(7):175-176
通过测定在自然水分亏缺的条件下,主要水分生理参数,总含水量,叶水势,凋萎系数,蒸腾速率,水分亏缺等参数,对4个灌木林树种的抗旱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无论在保水能力还是在吸水能力,4种灌木的抗旱性能柠条>白刺>狼牙刺>紫穗槐。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南北两山景观生态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市是典型的河谷城市,两山夹峙,一水中流,景观生态类型独特,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兰州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在兰州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遵循生态原则,还要遵循社会和美学原则,通过构建城市居民休憩园地,发展都市农业等措施,来优化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南北两山4个造林树种抗旱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蕾 《甘肃科技》2014,(5):126-127
对4个灌木树种的抗旱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无论在保水能力还是在吸水能力,4种灌木的抗旱性能柠条〉白刺〉狼芽刺〉紫穗槐,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已成为南北两山理想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兰州市南北两山灌草植被退化严重问题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结果表明:人工造林成活率92%,封山育育林植被覆盖度70%。为南北两山植被的恢复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沙漠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人工造林和种草治理沙漠,增加沙漠表面粗糙度,固定沙丘,减少沙流动,是最直接的治理沙漠的方法之一.总结了在沙漠地无灌溉条件下,最佳造林季节、造林方法、造林密度、造林树种的对比试验结果,为封沙固沙技术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南北两山主要乔木树种生长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积山 《甘肃科技》2010,26(16):156-162,83
以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等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阳坡和阴坡主要的乔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梁峁阳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排序为:沙枣、白榆、刺槐、臭椿、河北杨、侧柏、祁连圆柏。梁峁阴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刺槐、白榆、沙枣、云杉、侧柏、毛白杨,综合考虑参评树种的主要特性,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和结论均可对南北两山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黄土区山地注射灌溉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珍 《甘肃科技》2009,25(6):139-140
在兰州市徐家山后山干旱造林试验基地,采用“金鹰”牌根部注射器进行注射灌溉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可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效果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14.
贾顺儒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77-77,68
通过皋兰县南北两山造林绿化实践,分析了造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适地适树,细致整地,适时灌溉,加强管护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兰州南北两山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重点探讨了植被类型与坡向、海拔、坡度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南北两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变异非常显著,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5.946%,49.597%,而全磷空间分布差异不显著,空间变异系数仅为8.935%.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不受植被类型影响,仅取决于土壤黄土母质.阴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高于阳坡的,其中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坡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非充分灌溉稻田墒情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描述非充分灌溉稻田土壤水分变化的BP模型,并对同一小区2002年水稻生长期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同时用实测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质量含水量绝对误差值最大为1.8%,最小为0.1%,平均为0.7%;相对误差值最大为8.42%,最小为0.55%,平均为3.02%.BP网络可以用于区域土壤水分动态预测,方法简便可行,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及作物腾发与产量相乘模型,分析了非充分灌溉制度的动态规划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序。该程序给出了全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情况下最优灌溉制度和最优产量比,并给出了各生育阶段实际民发量和计划湿润土层含水量动态变化过程。通过算例表明,该程序操作方便,设计合理,是灌区灌溉管理及高产增收的实用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18.
马晓理 《甘肃科技》2022,(18):80-84+88
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抓手。基于新时代空间管制模式的转变,本研究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自然地理格局,基于全要素进行空间适宜性评价,统筹划定生态保育区、农业农村区、改造提升区、综合整治区和生态修复区等五大治理分区,构建“分区准入+约束指标+清单管控”的空间管控体系,为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生态价值、促进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不断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的模拟优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以农田水量平衡模拟模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和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以灌溉日期为决策变量的非充分灌溉制度模拟优化模型,利用单纯形搜索法来确定最优灌溉制度(以作物产量最高为目标)。针对北京1999年冬小麦返青后的实际情况,利用以上方法对冬小麦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最优灌溉制度下的田间腾发量和冬小麦产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却逐渐减小。在灌溉水量不足的条件下,应首先保证抽穗初期的灌溉,然后考虑在拔节期进行灌溉,可以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制度等不断健全完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近日,两项新国家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的发布再次受到业界关注.2020年12月22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揭牌后召开首次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