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信息     
美开发出电脑控制注塑新技术美国克雷蒙森大学开发出一种“聪明混合”新技术 ,即利用电脑控制塑料制造方式 .该技术已引起不少欧美塑料厂商的浓厚兴趣 .科研小组负责人称 ,这种“聪明混合”技术是在上世纪 80年代发展起来的混沌理论 ,即随机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发的 ,借助他们研发的聪明混合机器 ,技术人员只需在计算机键盘上敲击几下 ,就能使塑料制造达到最优化 ,制造出性能最佳的产品 .新开发的聪明混合技术可以通过电脑精确控制整个混合过程及塑料产品的内部结构发展趋向 ,使终极产品的内部形成直径只有发丝的 1 /1 0万的功能性结构 .这种结…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一硅谷华裔电脑高手向人们展示了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眼镜"Atheer One"。和谷歌眼镜靠眼球和语音识别不同,这款智能眼镜还可以识别各个方向的手势,而透过眼镜看到的也是三维立体的全新视觉效果。发明这款3D眼镜的就是一位叫扬扬的华裔"电脑  相似文献   

3.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发的一款“智能眼镜”,或许可以通过识别出物体,将信号翻译成语音,从而为处于不熟悉环境里的盲人提供导航服务。大多数盲人其实还残存着一些有限的视觉功能,他们可以觉察到光和运动,但一直未曾有合适的技术来利用并增强这些能力。现在,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发的这套复杂眼镜,能使用照相机和软件来探测物体并将物体显示在眼镜的镜片上。  相似文献   

4.
1992年,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把因特网民用化,数字时代由此开始。那时也是电脑由大型机正式向PC过渡的转折点,Intel在x86架构下开始了CPU运算速度的冲剌。有了强力的“比特”(bit)计算机器,做生意的人纷纷把自己的工作数字化,让电脑来提高效率;有了无地域限制的因特网“封包传送”(packet switch)技术,每台电脑、每个公司都能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发明     
《科技潮》2001,(8)
防水电脑在不久前英国伦敦举行的“电脑网络世界”展览会上,一台笔记本电脑正经受水的冲洗,以显示其防水的特性。眼镜式电脑在纽约电脑大展上,一位观众在试用奥林帕斯公司出产的眼镜式电脑时露出惊讶之色。这幅“眼镜”配有高清晰度宽屏幕,可观看 DVD 与其他电脑信息。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会开车的机器人据报道 ,从外表看来 ,这部车和其他车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当走近仔细一瞧就会发现 ,坐在驾驶座座位上的竟然是 1个机器人。这个长着 3只手、3只脚的机器人可以在电脑、监视器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的辅助下开着车到处乱晃。这种会开车的机器人是由德国的福斯汽车和当地的理工学院等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产品。它的 3只手可以掌握方向盘 ,起动、点火和换档。至于 3只脚的功能则是加油门、踩刹车以及离合器。尽管这款机器人日前已经经过测试 ,可以这样上路 ,不过 ,机器毕竟还是机器 ,当它经过红绿灯时还是不能停下脚步 ,因此想要让这…  相似文献   

7.
尖新科技     
<正>德国能感知人情绪好坏的电脑如果电脑能感知你何时对其不耐烦,并做出相应调整以稳定你的情绪,这无疑令人极为兴奋。而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情绪感知技术将来某一天将令电脑具备上述功能。德国电脑专家目前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接着,系统会解译这些数据,并做出反应。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背景颜色的强度柔和下来,关闭背景音乐,放大或减小图形数据,调节传递给用户的信息量,或直接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8.
基于声学的机器故障检测方法是一种新颖的研究方法,但是需要依赖采集足够丰富的故障类型数据.因此,提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故障检测方法,即使用机器正常运行状态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从而鉴别出机器异常状态.该检测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信号中的噪声,它会影响检测的性能,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张量分解的准非参数光谱数据去噪策略,即非负正则多重分解,这种策略特别适用于发出稳定声音的机器.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声学检测方法,可以使得工业过程的故障监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3,(7):12-14
[拉开新浪潮] 智能眼镜 2012年谷歌发布了一款可穿戴眼镜,这款眼镜甚至连完整的镜片都没有,右侧带一个微型显示器和宽条状的电脑。只要说声“OK,G1ass”,它可以通过一系列预置命令帮你拍照、找餐厅、搜索、GPS定位、发短信,还可以同声传译。甚至,当你将自己的儿子用双手反复抛向空中,谷歌眼镜可以拍照并记录这一时刻。  相似文献   

10.
从零开始     
李斌 《科技潮》2000,(11):12-15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纳米是一个远比网络、基因更为陌生的科技新名词。今年,随着“纳米热”的兴起,人们更想一知究竟的是:纳米在中国发展如何?有何趋势?“眼睛”和“手指”的诞生历史上,最早提出分子尺度上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教授。他在1955年提出一种光辉的设想,即人类能够用宏观的机器制造比其体积更小的机器,而这个较小的机器可以制作更小的机器,这样一步步进行可以达到分子状态,最后可以直接按意愿排列原子并制造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谷歌眼镜"这个眼镜式的电脑.可以为流行病学家提供更快、更可靠的感染和其他疾病的数据。研究者于2月27日在美国化学协会《纳米技术》(ACS Nano)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开发了一个应用,可以让谷歌眼镜配戴者拍摄下自己的常规免疫学诊断结果,并将这些图像传到中央服务器上。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硬件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改兰  孙娜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22-22,74
计算机出现故障是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分为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有许多故障在机器启动阶段就能确诊,特别是硬件故障,可以利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发出的报警声及屏幕显示信息确定机器故障原因。下面依照电脑的启动流程,介绍常见硬件故障的类型和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们经过近50年的研究,最近终于研制出一套人造视觉系统(又称“人造眼”),这一成功可望惠及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失明者,让他们能重见光明。据悉,这套系统由68根铂电极、一部摄像机和一台微型电脑组成,其原理就是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通过电脑的处理,传输入人脑,刺激脑部产生影像。由美国纽约市医学专家领导的“杜贝尔研究所”研发出来的“人造眼”,是由装在眼镜上的一个微型摄像机接受的影像信息与一台超音波感应器接收的远处信息共同组成。在研究所的大会议室里,杜贝尔医生给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演示了这套设备是如何起作…  相似文献   

14.
一、资源共享漏洞 通过资源共享,我们可以轻松地访问远程电脑,如果其“访问类型”是被设置为“完全”的话,我们可以任意地上传、下载,甚至是删除远程电脑上的文件。此时,只需上传一个设置好的木马程序,并设法激活它,我们就可以得到远程电脑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2,(Z1)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发射机”开发成功由北京广播器材厂承担的“二四八”工程项目——2KW全国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发射机如期研制成功,并交由北京电视台调试。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研发数学高清晰度电视的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发射机采用了最先进的数字技术,有效地利用了频率资源,可实现数据传输,使观众感受到极为清晰的图像和音响效果。科研人员按照欧洲DVB-TV标准和美国ATSC标准开发两种新一代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一、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分子机器是近年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法国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生物纳米机器,这个非常奇特的有机分子包括2个直径为0.7纳米,由三苯甲基分子组成的“车轮”,所有分子机器的化学结构均被固定在铜基上,“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提神眼镜     
司机长途行车,睡意袭来、困倦难熬时,其危险境况可想而知. 德国专家研制成功的一种专供长途汽车和火车司机使用的“提神眼镜”,解决了这个难题.当司机合眼时,该眼镜便发出一种轻柔的声音,提醒他注意.如果司机困极而合眼,眼镜便发出尖利的响  相似文献   

18.
科技在线     
由于没有专利,中国的DVD生产厂家吃尽了受制于人的苦头:每年要向洋企业上缴专利费10亿元人民币。如今,中国人造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DVD)”——EVD。EVD被称为“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是DVD的升级产品,由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主持,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研发。与超级VCD和DVD相比,EVD技术优势明显,其图像清晰度识别率是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信息     
可监测患者脉搏的“数字天使”一种以“数字天使”命名的新产品系列 ,它可以监控人的行踪和统计重要资料。它可以随时监测你的心率、体温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数字天使”产品由生物传感器组成 ,它具有一套全球定位系统跟踪器 ,可以用来对心率、血液含氧量和体温进行监测。尽管这种仪器可能使人联想到GeorgeOrwell的BigBrother形象 ,但该公司称这种产品可用于对宠物、小孩或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这类病的成年人进行跟踪。“数字天使”还包括警报按钮 ,可以呼叫急救和护理人员。其中还有为老年人设计的仪器 ,它包括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汽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创新地引入了湿式空气治理技术,研发了一种基于湿式空气治理技术的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使用习惯、使用寿命并结合传感、智能控制等技术,设计了5种型号的产品,经实验室模拟测试,得出主要性能指标,由数据判断该产品可以应用到汽车内空气污染的治理。该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很好地克服了现有的汽车空调滤芯及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弊端,是对现有的汽车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