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总体上探讨1933-1941年纳粹德国的中东欧外交对于研究二战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加强中东欧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知于同仁。一早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希特勒就赤裸裸地透露了向东欧...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国内史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希特勒为什么要反犹屠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它是当时纳粹德国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1946年10月16日凌晨,纳粹德国驻波兰总督汉斯·弗朗克走上纽伦堡的绞架,行刑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历史洪流匆匆逝去,不待千年淌过,世界已改换了容颜。希特勒和他的帝国覆灭60周年之后,52%的德国人承认,他们对纳粹“知之甚少”;另有13%的人“几乎一点都不了解”纳粹德国曾经做过什么。  相似文献   

4.
二次大战期间,希特勒军队在被占领国进行烧杀抢掠,聚敛了巨额财富,仅黄金一项就达三四百吨。那么,这笔巨额财富、尤其是近四百吨黄金到哪里去了呢?这个谜最近被瑞士《二十四点钟报》等报纸揭开了。据报道,纳粹德国的这些“不义之财”大部分悄悄地流入了瑞士国民银行。 1940年,比利时国库中储备黄金4,944箱,重221,730公斤,价值10亿多瑞士法郎。  相似文献   

5.
本书由詹姆斯·普尔和苏珊娜·普尔合著,美国德尔出版公司出版。据一九七八年十一月《纽约时报书评》介绍,该书是一九七八年的畅销书之一。纳粹德国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二十年代靠组织法西斯国社党和宣扬沙文主义、复仇主义、种族主义起家,  相似文献   

6.
《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的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是美国的记者、作家,一九○四年生于芝加哥。远在希特勒上台前的一九二五年,他就注意到那股法西斯力量抬头的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作为美国环球新闻社和哥伦比亚广播系统的记者,又多年驻在德国。他亲眼目睹希特勒怎样耍尽阴谋诡计而戏剧性地登上政治舞台,夺取政权,巩固地位,疯狂备战,穷兵黩武。当时夏伊勒巧妙地采访到纳粹统治集团活动的一些情况。他接连  相似文献   

7.
既不是精神失常,也不是本性邪恶;它是欧洲社会、政治现实和他的个性气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去年11月,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希特勒——对一个毁灭一切的先知的诊断》。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希特勒的残酷从何而来?是精神失常还是本性邪恶?笔者认为,希特勒的残酷既不是精神失常,也不是本性邪恶。希特勒的残酷从根本上来说,更多地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个人现象。希特勒的残酷是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政治现实和希特勒个人气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纳粹德国的铁蹄践踏着世界和平。在浩瀚的北非战场上,英国和德国为争夺这里的主导权而明争暗斗!为拔掉英国的重要据点,德军精锐部队发起猛攻。势单力薄的英军是该放弃据点,还是加派援军呢?都不是!他们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以战场为舞台,跟敌人玩起了游戏……"光墙"掩藏的运河一天夜里,德军20架轰炸机全部悬挂鱼雷,组成"狮子连队"空袭部队,隆隆地掠过埃及上空。他们想干嘛?当然是切断英军的重点补给线——苏伊士运河!这条闻名  相似文献   

9.
佘平 《科技信息》2007,(12):127-128
英国远征军之所以能在敦刻尔克脱险,主要是希特勒停止前进的命令帮了大忙。希特勒为什么会下达那种命令?本文认为,伦斯德和戈林程度不等地施加了影响;希特勒本人有复杂的原因:既有军事上的考虑,亦有政治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5,(12)
在太空中睡觉做梦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太空中航天员为什么看上去会胖一些?近日,《神舟六号航天专家告诉你100个航天秘密》举行了首发仪式,书中介绍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像中国的皇帝迷信占卜一样,德国的纳粹头子希特勒也迷信占星术。曾经旅居德国的巴特拉博士透露,当年希特勒身边有5个占星家,为他预卜吉凶。下面就是一些有关希特勒迷信占星术的传闻。  相似文献   

12.
《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就于1939年3月15日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战争阴云再度在欧洲上空翻滚。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进一步加快侵略步伐。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把但泽“归还”德国的最后通牒。4月3日,希特勒下达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密  相似文献   

13.
曾记得一九三四年六月三十日,当希特勒在德国清党的时候,那时德国的人心惶惶,他因此就发表了一篇演说,一个辩护状,以安人心。可是,今年自六月二十二日一直到现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战争,不但没有实现希特勒的诺言而宣告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正>德国打破禁忌首次举办希特勒物品展览一个名为"希特勒与德国人:国家与犯罪"的展览10月15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这是二战后德国第一次把有关希特勒的大量物品向公众展示。展览大约展出了600多件和希特勒生  相似文献   

15.
关在西柏林施潘道战犯监狱里唯一的法西斯德国的战犯鲁道夫·赫斯于8月17日死去。当天晚上一些新纳粹分子居然泛起一阵污沫浊泡,妄想翻历史的旧案。《世界知识》编辑部要我就此事写一篇短文。我脑子里一闪,心想关于法西斯的罪行和评论的书籍报刊,半个多世纪来,何止车载斗量,还有什么可讲的呢?但仔细一想,对法西斯幽灵再费点笔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前半期危害人类最大的国际毒瘤。1919年,希特勒在德国参与创建了德意志工人党,后改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相似文献   

16.
不管《灭亡》有多少缺陷,它或多或少让今天的德国人在银幕上“亲身经历”了一个“三维”的希特勒,看到了这个魔鬼的另一面。他不是青面獠牙?他和蔼可亲,甚至可怜巴巴?但是,任何直观印象并不能改变他是魔鬼的结论,只是给人一种暂时的困惑。困惑过后,人们获得的是更大的免疫力。只有走近魔鬼,才会告别其幽灵,犹如一个辩证的心理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桥梁会突然断裂?船舶会拦腰折断?为什么油柜会爆炸?钢吊车梁会有裂缝?由王光煜先生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钢结构缺陷及其处理》一书,从工程结构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向您逐一作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阐述。与以往出版的钢结构书籍相比,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该书从分析钢材材质的各种缺陷出发,列举了十四种常见的钢材的缺陷,有发裂  相似文献   

18.
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是德国东南部一座古老的城市。一九三八年九月三十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德意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墨索里尼在这里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出卖给了法西斯德国。一九三七年,希特勒制定了“绿色计划”,准备吞并捷克。希特勒首先在捷克苏台德区炮制了一个“德国人党”,并唆使这个党要求“自治”,制造叛乱,作为希  相似文献   

19.
“第三帝国”(德语为das Dritte Reich),现特指1933至1945年德国纳粹统治时期。 德国自公元919年正式立国到纳粹统治之前,在其历史上曾有过两个帝国,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前一帝国从公元962年萨克森王朝鄂图一世在罗马让教皇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起,至1806年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里德里布二世因败于拿破仑被迫放弃“罗马皇帝”称号止。后一帝国从公元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起,至1919年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在11月革命中崩溃,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止。 希特勒把他所建立的法西斯统治称作“第三帝国”。《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作者称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六十周年。关于二战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研究。但是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类魔鬼、德国灾星来说,到底是依靠什么魔术去欺骗其国内人民,统御他的部下,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为其卖命呢?相信这一问题不论是对希特勒个人的寻根,还是对二战史实的探索和对今后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