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9年10月9~11日,世俗化世界中的宗教与政治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7月14~16日,"启蒙及其当代反思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国家创新基地与国际价值哲学学会联合举办。会议中方召集人是俞吾金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在"上海论坛"2017年会期间,作为子论坛之一的"转型中的中国与东盟关系:分歧管控与合作共赢"国际研讨会于5月28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近30位学者与会。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与  相似文献   

4.
应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在复旦大学校园内选取适当的地点对亚硝酸(HONO)进行了为期近3个半月的监测(从2002-12-14至2003-04-01),通过测得的数据,分析了亚硝酸在监测期间的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在1日内HONO与NO2,O3的变化规律,得到的结果与国外报道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复旦发展研究院主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东盟关系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外交部联合国事务政策分析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柬埔寨皇家学院、缅甸仰光大学、印尼克里斯汀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与晚期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代表性思潮。三大理论思潮的发轫、传播与衰落虽然各有特定的历史语境,但是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反省与思考,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形成了三大思潮之间的三项共同价值旨趣,即建立在实践一元论基础上的反对教条主义诉求,建立在反对终结论基础上的捍卫马克思主义尊严的责任,以及建立在寻根意识上的构建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使命。国外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的价值旨趣,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学术创新提供了难得的他山之玉。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由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道路与世界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30~3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俄、日、韩、越南和中国近3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媒体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其实早已中国化了。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一定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题,而是比较倾向于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等代表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借鉴国外研究,对于我们开阔理论视野,升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外交学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系承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第13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讨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国防大学和《世界知识》等全国近3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政治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文化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主持了本次会议开幕式和主旨演讲。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1月3日,由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当前中亚安全形势及对中国影响"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会议对当前阿富汗和中亚国家的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分析,对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估。与会的中外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的成果丰富。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八位国外学者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并回答了中方学者的大量问题。与会的中国学者除来自复旦大学外,还来  相似文献   

12.
杨娟  冷屹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33-3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哲学基本问题具有硬性的规范性作用,它是划分哲学派别的重要标准,影响着哲学其他问题的解决方式或方法,鉴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哲学基本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近30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它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关系,以及哲学基本问题的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真谛与真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发展。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这五个方面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多元”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入的要求和表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要重视胡乔木同志论中共党史研究和撰写工作的意见。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本质属性和特点。要始终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力求科学地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发展的历史。要力求科学地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发展的历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国外马克思主义等的综合研究。坚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命运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成绩考核等几方面介绍了复旦大学近几年在"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逐步引进国外著名高校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证明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是值得国内相关课程的教师研究和借鉴的,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历史沿革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3年学校建立的政治学系,我国辛亥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社会对政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各大学顺应潮流纷纷设立政治学系或专业。  相似文献   

17.
正首届国际分析技术哲学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alytic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ISAPT2015)于2015年6月27~30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哲学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与会学者近  相似文献   

18.
力学与相关学科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1年1月8日(周六)上午9时在光华楼东辅楼102会议室隆重开幕。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金力教授,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刘桦教授,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丁光宏教授,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周立志部长,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艾剑良教授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面对凸显的现代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综述了近100年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论域,且描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现阶段的研究维度、层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23~26日,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与《学术月刊》、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现代性:反省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欧洲、北美、日本、港澳台以及中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教授致开幕辞。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具有不同的学科(哲学、历史、中文)背景,在"中华现代性"上形成了共识,均承认在共通的人类全球价值之下,存在着多样化表达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