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边缘领域,但鉴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创造出适合儿童读者的语体形式并重现儿童童趣。  相似文献   

2.
结合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在整体性、同一性和互动性方面的共性,通过对《奥兹国的稻草人》、《红色童话》、《橄榄色童话》、《伊索寓言》、《彼得.潘》等儿童文学中一些片段的翻译进行解析,分别从内容、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阐述翻译文本中儿童文学本身所蕴含的美,具体表现为译者不仅要通过词美、句美、意美来传达原文的含义,也使儿童本身成为构造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意义的一部分,表明重视美学对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可或缺,把握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之间的共性并合理利用、加以发展,将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进程。  相似文献   

3.
自晚清开始,我国不断引进的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丰富了国内儿童读者的精神食粮。但由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者、翻译者和读者群的相异性,使儿童文学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所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应注意尽量译出“童味”;选词要简单;要善于将长句化短,这样才能翻译出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来。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重视读者,把读者的接受放在首要地位。接受美学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使儿童的接受能力成为儿童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从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四个层面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科技信息》2008,(12):157-157
讨论儿童文学翻译,涉及很多相关问题,例如,谁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如何思考,思考什么?爱好为何?关于文学阅读有何能力?等等.本文踏进儿童的神秘世界,与儿童进行亲密接触,以进一步了解儿童与文学的关系,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的价值观和对目的语的把握能力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受译者主体性的直接影响,这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和审美再创作的过程中。赵元任先生选择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作品的偏好,这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偏好影响其对译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赵元任充分发挥了其主体创造性,再现了原文中诗歌、文字游戏等的语言美、形式美,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主导。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其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再现原作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文学名著领域,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层出不穷。在传统的翻译领域里面一般比较重视译文与原文意思的对等,这样尽可能地来维持原文的意思,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这可能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的出现,作为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型范式和新兴方法论,将文学批评理论的关注焦点由重作者、重作品转向重视读者的关系。本文从重视读者的角度来阐述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译。  相似文献   

9.
国际儿童文学学会主办的第10届国际儿童文学学术会议将于1991年9月16日至19日在巴黎召开,现开始公开征集论文。会议主题: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化理论在儿童文学中的应用。讨论将围绕下列主题展开:1、读者:阅读过程理论、心理批评、现象学等等;2、文化:美学、翻译、女权运动、政治、社会学、民族的陈规等等;3、本文:交织关系、符号学、结构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但是译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要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应以目标语儿童读者为中心;忠实于原文文本;适当的采用直译、意译、省略删减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翻译出更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赵国春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08+123-108,123
文学研究会在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引进方面曾取得较大的成就,丰富并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及发展。文研会在儿童文学翻译的选材、翻译方法及语言风格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之处,体现出文研会“艺术为人生”的宗旨。在翻译目的的统领儿童文学翻译标准可根据需要适当作出功利性的改变,以满足儿童需要及时代期许。  相似文献   

12.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已经历百年之路,每一个阶段都对应地出现了儿童文学的思潮或潮流。现实主义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主潮,但各个时期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并非全是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反而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温情主义相结合的那一部分。温情主义萌芽于五四时期,显现于新时期,它与对童心的自觉呵护、与童心的友善对话、对儿童生活的温情注视及对童年的诗情想象与构建密切相关,也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3.
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比较薄弱,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更是少见.文章对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以《海的女儿》任溶溶译本和叶君健译本为研究个案,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句长、词类、标点等微观层面考察译者风格.研究发现:任译句子偏长,用词丰富;叶译句子短,叹号等标点符号频率高,感情丰富;叶译的类符/形符比低,词汇密度低,语言更简单,易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从选材、翻译方法及语言表达方面看均带有功利的目的。翻译目的论认为在诸多翻译原则中"目的原则"应处于优先地位。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便具有合理的存在价值。不同的时代要求造就了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同面貌,译者要顺应社会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功利化期待。  相似文献   

15.
从接受理论视角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一生热爱儿童,翻译了许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他的译本和其他译本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茅盾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特点是:注重儿童的心理和需要,照顾儿童的欣赏情趣,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保留原作的创作风格等.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典籍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让广大的英语读者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典籍,使之走向世界,是我们外语界和翻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译作数量、译者队伍、、理论研究、资金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l玉的作用,以唤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民族典籍翻译英译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的构建者。翻译即解释、译者就是解释者、理解和解释的无穷性、效果历史原则等理论为我们审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并呈现出主体性意义的哲学本质。作为一种解释行为,译者的主体性已经让优秀的文艺作品得以传承,并将继续以其巨大的潜力使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域文学走进本民族并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将儿童文学划分为"婴儿文学、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与少年文学四个层次",主要理由有三点:符合儿童的四个年龄期;有利于儿童的鉴赏和作家的创作;符合儿童文学的发展规律。认为:四分法,给婴儿文学有了合理的地位,满足了广大婴儿及其父母阅读和欣赏需要,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重视早期教育的要求,完善了儿童文学的结构体系,明确了各个层次的文学特点和具体要求,也使作家创作作品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主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本让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但文学中的童年世界一直被成人代言,叙事中的"儿童声音"也是成人代言下的产物。童年世界作为独立的"他者"被纳入成人的权力话语体系,成为被想象、被叙述的对象。因此,成人作者如何在文本创作的权力话语下展现儿童的声音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主题并没有给予关注。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儿童文学叙事中儿童声音表达的三种方式,弥补了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唐小圃本名唐纪翔,是民国时期知名的法学家、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他的著作《中国国际私法论》在我国早期的国际私法发展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所著译的童话作品数量众多,滋养了我国一代青少年。他翻译的日本文学作品,以及借助日文转译的托尔斯泰等人作品,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对译者身份及其主体性的深刻认知,对“合译”“改译”“改作”等晚清翻译范式的灵活运用与批判继承,均走在时代前沿。他开放的翻译理念和多元的翻译活动,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