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经典范式考察了2种共情鸿沟效应在价值属性和知觉属性上的均衡性,结果发现:(1)生理饥饿状态下预测饱餐时的食物价值会显著高于生理饱餐时对相同食物的价值,而生理饱餐状态下预测饥饿时的食物价值会显著低于生理饥饿时对相同食物的价值,但2种共情鸿沟效应大小没有显著差异;(2)2种共情鸿沟效应的知觉属性具有部分均衡性:在认知属性上,2种共情鸿沟效应表现出均衡性;在情绪属性上,"热-冷"共情鸿沟效应的显著大于"冷-热"共情鸿沟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其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美的属性。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与美术活动二者的共性,以“文”导入,以“文”激情,不但能给予幼儿美的感受,起到导思、染情、添趣的教育功效,而且能有效催发想象,激活创作欲望,有利于教师从情感入手激活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使美术教育从技能型转向审美型。  相似文献   

3.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性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属性。因而也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属性。审美在儿童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健康情趣、爱美情感的陶冶和审美意识的开发是具有独特作用的。审美不同于美育,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要从儿童出发,激活儿童的审美器官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中,不少诗词描写了码头建筑,码头成为抒情载体。文学与建筑是可以融合的,以诗词与建筑融合的视觉探讨这类作品,会获得诗词美学价值和码头建筑设计的启发,对于文学审美与码头建筑审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词学理论的根本,是其探寻诗词艺术魅力的标准.本文试从情与景、典型与概括、审美与联想诸方面,谈谈对"境界"说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6.
一、史诗概念和长征史诗的文本内容所谓史诗,黑格尔认为史诗是一种文学体裁.他说:“史诗是一种用韵文的形式,记录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歌颂重要历史人物业绩的文学体裁。”.他对史诗的这种界定,虽然已为文学界的认同.但后来,卢卡契、弗莱和阿伯拉姆这些文学大师们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认为史诗已暗含着人们对一种“美”的向往与趋同、史诗正悄然地从文学体裁的具体概念向审美的普遍性范畴转化.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正具有其文学体裁与审美范畴的双重特征与属性.它不仅具有一种用韵文(诗词体韵文)的形式,记录了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的长征重大历史事件和歌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模糊美及模糊特征阐明了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并运用接受美学理论论证了诗词翻译的可行性及诗词翻译的策略:译文应为读者留有想象空间,并力求使翻译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8.
意境作为我国传统文论中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论者虽多,然关于胡适论诗词意境的研究文章,则寥若晨星,本文可补当前意境研究之(?)如。本文从意境与真挚的情感、与文学的价值、与作品的风格、与文学的意味、与时世的变适、与作家的风格的关系等方面,对胡适的诗词意境观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不足。胡适的基本观点是:真挚的情感可增强诗词的意境;意境的创造对诗词作品的风格和文学意味有重要作用;意境之有无决定着诗词作品的文学价值;意境与作家的思想及时世的变适有密切的关系。但胡适对意境概念的使用是多义和混乱的。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古典诗词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教学方法作了粗略探讨。1.控制教学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使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情感美。2.以“沟通”之法架设情感桥梁,以课文所蕴之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3.以“点拔”之法引学生入作品意境,探境中之意,悟意中之情。  相似文献   

10.
诗词歌曲的演唱,重在文学修养的提高。我国的诗词歌曲主要分古代诗词歌曲和近现代诗词歌曲。在提高文学修养上,从分析诗词歌曲的相关背景、挖掘诗词歌曲的寓意内涵、提升诗词歌曲的审美取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诗词歌曲的演唱技能方面,首先是诗词语言的诵读,其次要控制好呼吸和共鸣腔的运用,准确把握诗词歌曲的润腔。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闺怨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题材之一,以女性为主体,描写女性自身生活,但文学史上不少闺怨诗都出自男性之手,代人言情。宋代女作家朱淑真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丰富的内心世界、高超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示的闺怨诗词,情感真挚细腻,意境幽美凄凉,语言清新含蓄,给世人留下了了解古代妇女内心世界、社会环境和情感特征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炎黄子孙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属性的文学和语言。源远流长而又蕴蓄深厚,记载着我国璀璨繁荣的文学发展。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但是诗词以精工凝练的词语、富有节奏的韵律以及对生活高度集中的表达和蕴蓄深厚的情感在语文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剧作家尤其是文人剧作家创作时,在重视戏曲的“风化”和“乐人”这种教化与娱乐的功用哆同.寸,更;的体现出“诗言志”的传统的承续情感至上的戏曲价值观使戏曲作品成为古代剧作家逞才肆情的载体,成为文人学士们表现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这是作为正统文学的诗词所具备的文学传统在戏曲领域的开掘。戏曲在情感层面上的功能意义的被发掘,标志着戏曲价值观的成熟,也是诗性特征生成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5.
情感语义属性以情感评价为基础。情感语义属性语言单位含有情感激因。情感评价和情感激因是情感语义属性的标志。它们是区分表达情感和描写情感或通报情感的主要特征。不仅纯情感词和具有伪所指的联想情感词 ,超音质特征和语言情境也是体现情感激因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文学表现的对象,离开了对具体人性的反映,文学就没有生命。因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重点反映人的精神活动;文学是作家情感的表现;从欣赏角度说,没有情感的共鸣就没有文学欣赏。而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特有的本质,是人性的表现。人性是个具有多层次的,多因素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概念。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它的基本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性又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反映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意识则处于最高层次。人性中有"共同人性"和"差异性",这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带来的。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表现是和他在社会中的地位相联系的。要真实地、准确地表现人性,必须深入生活,把握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的特点,塑造出栩栩如生、感人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文学具有多种功能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当前文化的流行趋势来看,娱乐精神契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尽管许多人对文学的娱乐功能持以批判的立场,但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是:文学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审美功能,再附着上一定的娱乐性才容易赢得市场和受众。因为人们强加给文学太多的"功能",才导致文学承担的使命过高,读者对文学的期望过大。  相似文献   

18.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19.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20.
文艺的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金雅,李咏吟新的生活观念必然导致新的文学观念。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探讨文学艺术的社会属性时只考虑到文艺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性,而忽视文艺的商品属性,以为文艺的商品属性只是资产阶级文艺的基本特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复兴和繁荣,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