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审美范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书家的学养在书法意境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墨技法又为意境的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神采和气韵是书法意境的重要内含;虚实结合是创造优美意境的重要手段。书法中所追求的恬淡空灵的审美境界、朴拙自然的审美意趣、超凡脱俗的审美格调、平中寓奇稳中求险的审美韵味,都体现着书法至高的艺术境界。书法的意境是形与质、情与理的高度统一。书法的意境之美是潜藏于作品之内而超于笔墨之外的整体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 ,具有实用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它以安定平和、淡泊隽永的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积淀的深厚美内涵、线条美造型美整体美风格美的审美标准 ,引人心畅神怡  相似文献   

3.
在书法学习中,对古代经典法帖的临习和欣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际上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面,二者相辅相成,相对而言,受众面较广的书法欣赏更容易出现偏离科学理性认知而出现"误区",在具体的欣赏实践中走向远离标准的"偏执",偏离了书法赏评本身,极大地损坏了书法赏评的本身价值,所以,在书法赏评中如何正确把握几个关键要素,理性辩证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中华军魂"系列活动组委会、文津中心和云峰画苑共同举办了"中华军魂——共和国36位军事家名诗名句书法欣赏活动"。出席书法欣赏活动的军事家后代有: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林彪元帅的侄子林吉,陈赓大将的儿子陈知健少将等。  相似文献   

5.
诗歌形式美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汉诗歌各自具有的独特织体形式为诗歌翻译带来挑战.但诗歌翻译中如果置诗歌形式不顾,忽略"形美"的传递,单纯追求"神似",必将影响读者获得等同于原诗的审美体验,因而本文通过译例分析认为诗歌翻译应该尽量追求"形""神"兼备,不可忽略"形美"传递.  相似文献   

6.
张伟  崔晓曦 《科技信息》2011,(21):I0177-I0177
中国书法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好的表现了阴柔与阳刚之美的完美结合,是阴阳美的一种实践表现形式,书法之所以美,正因为它是一种"势"的表现,这种"势"表现的好,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韵味,这种韵味有一内在的美感,并且富有灵动性。文人画尤其注重书法,和书法的关系非常密切,书法可以说是文人画中的点睛之笔,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之间的组合,不但构成了艺术形象中的元素,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有欣赏价值,它的运笔可以体现画家的一种内在的气质和创作状态。可以说在文人画中,画面与书法表达的是士大夫们相同的感受或者是创作状态,二者是一致的,相通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心中最著名的灵猴,莫过于集齐天大圣和佛教行者双重身份为一身的孙悟空。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英雄神猴哈奴曼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水神无支祁的结合。哈奴曼故事是印度神话中的精品。史诗热情称颂神猴的法力、慈悲和义勇。哈奴曼形象随佛教流传中国,为文人雅士所欣赏。而在一篇唐代小说中,大禹治水时在桐柏山遇到淮涡水神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禹使神将镇之于淮阴龟山下。  相似文献   

8.
从书法艺术的欣赏、作品文本、书品与人品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书法艺术在欣赏层面上产生的模糊性以及产生这些模糊性的根源。认为书法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模糊意味,不可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带来审美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从古至今对同一书家、同一作品的不同甚至极端的褒贬。书法这一独特的批评现象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不无存在,从而揭示了书法这一“模糊”意味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9.
书法教学课所讲授的不是单纯的"写字课",从理论到实际训练均蕴含着审美的二重性.如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实用"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因材施教,是当前书法教育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拙"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以"拙"论书的思想体系经历了以妍为美、华质相半、拙多于巧、宁拙毋巧的过程,可将其分为萌动期、初始期、发展期、高潮期四个时期。不同时期对"拙"的不同理解,出现了不同的审美格调,也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和不同的创作风格。关于以"拙"论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书法批评的开展,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书法创作和书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书论家那里,书法之"神"不是单一的书法作者的主体之"神"或者书法本身的客体之"神",而是二者的有机融汇后所产生的艺境。我国古代的书论家们论书法,有一个从注重"形似"到注重"神似"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庄的形神理论在我国书法艺术领域里的重要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彭艺娟 《科技资讯》2009,(5):210-210
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力的发展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了书法欣赏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教育。书法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2)书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3)不断开发大学生智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学书要懂欣赏书法作品。黄庭坚在书论中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其形,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今人入神,乃到妙处,则下笔随人意。” 大凡书法有所成者,无不在书法欣赏上下功夫,欧阳询观索靖碑,李阳冰观大篆碧落碑数日不能去,就曾在书法史上传为佳话。只有欣赏能力提高了,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循环往复,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4.
解读概念已被广泛使用。文学中的解读,作为文学的术语,是文学生命活动系统中与创作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构成环节。文学解读的基本规律可从三方面求索:在语言媒介与文本蕴涵矛盾关系的辩证理解与审美感悟中释义;在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社会"为指归的对话中解析;在不同时空的应照与融通中进行分解式阐发。文学解读具有层次性。对作品涵盖面的展示程度,是考察文学解读层次的核心标尺;对作品审美价值的鉴别档次,是审视文学解读层次的标志性依据;满足不同需求的适应性体现,是辨别文学解读层次性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读帖浅析     
读帖是通过观察、研读碑帖,了解和把握碑帖的笔画、结构、章法等形式特点,感悟和领会碑帖的精神风貌。读帖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人就初学书法的学生如何读帖从“读形”和“读神”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美结合。舞蹈是通过直观可感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动态的人体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只有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灌注在舞蹈中,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的统一,才能创造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周晋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9(1):110-113,151
老庄以来重神轻形的“形神”观,在魏晋人物品藻、谈玄之风的影响下,逐步与绘画理论融合,确立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尚“神韵”的特色,独具审美趣味.六朝绘画“形神观”对后世绘画、书法、雕塑等影响遥深,可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古人多"以神论诗","以神论文"并不常见。但由于"神"运用范围的广泛性、"神"与"气"的互融性以及诗文文体特征的相似性等原因,"以神论文"确有道理。它虽不多见,却是古人"以诗论文"的主要手段,体现出古代文论鲜明的诗化倾向。古人的"以神论文"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其中以唐宋派、桐城派的贡献最大。"以神论文"促使诗文批评理论和创作实践日趋融合统一,散文的文学审美功能也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了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散文的分离,"古文"借此转化为现代"散文"。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一方面有用笔和结构的美,另一方面还有由这两者所形成的全幅的意境之美,古人称之为“神”、“神采”、“神气”、“精神”等等。同具体描绘现实生活的绘画或诗歌比较起来,书法美的意境自然是相当抽象的。但这种意境是存在的,每一件成功的书法艺术作品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