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进程,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以此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教育中,虽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教育资源,但忽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难以进行全面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提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社会热点问题教育价值,以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社会热点问题,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具有思政道德品质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大高校越发注重思政教育,这就说明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由单一的课程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培养出使用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是高校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内涵、传达文学底蕴的有效途径之一,涉及学生数量众多,专业涵盖范围较广,在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是两门不同的学科,既有显著区别,又有着密切联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资源,为思政化教育的融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该文围绕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分析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化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高校为培养出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型人才,在高校教育中开设思想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但大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一定问题,难以通过有效的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难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针对此种教育现状,我国相关教育部门提出利用学生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以此培养出优秀人才。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提出学生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促进发展策略,为大学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现在的课程思政还存在着不衔接之处。该文分析了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研究了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误区,并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以期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高校生物学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从开发体育精神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建立完善的思政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此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了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大学思政教育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大数据信息的来临促进了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政教育问题。该文通过浅析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响,阐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所衍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以及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方式更新的有效方式,对高校学生成长发展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国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理解不充分、对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思考不足、对思政教学方式的运用较为单一,导致实际的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并不理想。因此,我国高校思政教师亟须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完善“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优化“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的呈现形式,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元文化借助网络媒介的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思政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和一线践行者,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要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理性、科学、全面的思维品质、提升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厚植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注重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立足当下网络时代的现实环境,健全高校思政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思政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在理论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规定性,两者都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主要剖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究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师资体系,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措施,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还能够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难以与学生管理融合,对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以及学生管理水平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策略,以此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依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高校其他学科中,渗透融合审美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无法代替的意义。在实践中,美育功能大多是通过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来实施,教师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美术教育中,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各地陆续实施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应努力把疫情防控实践作为生动素材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好"云思政"、课程教学融合、"校家社"一轴两翼联动等模式的引领作用,着重从爱国奉献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树立道德法纪意识、生命观和自然观教育等方面,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专业思政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专业规定性,是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体现.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通过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递进式教学路径,形成了专业思政统领下的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会贯通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达成"四度"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与育人本领.通过课程思政将"公正、平等、诚信"的新金融人才核心素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及如何解决政治理论课学生上课"抬头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亟需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革和突破。在如今这样一个以文化快速传播为特征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微化"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模式不仅在课上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热情,且在课后也起到时刻矫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培养人的核心命题,"课程思政"将成为未来课程定向、引领、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高校健康教育通识课程蕴含丰富、深厚、多元的思政元素,拥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树立和践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为理念,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尝试建立以"高等院校"为平台,"健康教育通识课程"为视角,"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为脉络,以期对高等院校如何贯彻与实施"课程思政"融合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信息素养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文章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应用和信息安全与道德6个维度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性别、政治面貌、年龄、年级、专业、父母学历和父母职业类型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显著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没有显著的影响。文章提出要重视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代际传递"影响,通过学校教育提升自致因素的增益效用;实施轻推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并探索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等意见建议,以期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美术教学的多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玢 《广东科技》2010,19(14):71-72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以我国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高校美术教育的具体实际,文中从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研究为切入点,阐述当代美术教育的指导理念,研究高校美术教学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期望对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修养,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发展和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三大自信等新的要求。我国当前处在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变革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环境日新月异。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一方面要理清基本思路,从理念、制度、方法等多方面探索创新渠道。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