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海绵城市的实现,是基于对雨水更高层次的利用理念之上,生态海绵城市构想的实现,对于雨水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对生态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的理念、背景、应用目标、利用模式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生态海绵城市雨水利用设计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设与措施,即提升雨水利用效率、强化运营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受众面积及完善雨水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不够完善,很多城市在雨季降水量较大、较集中时经常会遭受内涝灾害。然而我国还面对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何在降低灾害同时又能够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主要工作包括设计雨水过滤装置,充分考虑目标区域现有排水系统的现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城市建设规划等基本情况。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从政策法规方面给予保障,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其次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强雨水疏导,有条件的区域建立大型蓄水池,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为了解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及其规划原则的简介,分析了目前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雨水储蓄系统的应用、绿地微循环的应用,为海绵城市在园林规划应用指出具体方向,从而提高我国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车耳 《世界知识》2018,(1):70-71
这几年逐渐为人所知的海绵城市,说的是一座建设得当的城市在应对降雨这种自然现象时,能够像海绵一样吸纳、存储、渗透甚至净化雨水,在需要时则可以将储存的水加以释放利用。  相似文献   

5.
集雨型海绵城市建设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水、净水,又可以蓄存水并加以利用的城市,其核心是对雨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水资源。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以下简称"生物滞留沟")结构,探求了雨水在该结构的下渗机理及雨水在路基中的分布情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包至卵石层顶的防渗膜的结构形式的生物滞留沟雨水下渗情况。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具有极好的雨水收集效果,具备一定的雨水就地下渗功能,是一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结构形式。研究结果能够为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频发,城市在面对短时间降水时容易出现城市内涝。我国作为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对雨水的吸收与蓄积,为城市绿化提供充沛的灌溉用水。在景观设计中,除了要注重景观环境的打造符合生态要求外,还要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利用绿地、湖泊、河道、湿地等自然景观对降水进行疏导与净化,实现城市微环境的改善。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概念进行阐述,并指出海绵城市理念下景观设计应用原则及景观设计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为疏通城市排水,治理城市内涝、缓解城市热岛等问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法.研究构建徐州市区、中心城区尺度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示范区海绵城市系统,并划分管控分区为城市建设提供指引.结果显示:示范区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建设上指标率不高,主要体现为污水管网系统不完善排水困难;合流制管网溢流造成水环境面源污染.为此提高居住、商业、公共管理、工业等用地的各项指标,能有效引导雨水蓄、净、排、渗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成本偏高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极低的现状,以室外原位场地试验为依托,对将建筑垃圾作为内置填充材料的雨水渗井的渗水效果进行量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渗井能够改变原位场地土层的渗透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原位场地土体的入渗效率;当土层深度一定时,土样含水率随着水平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水平间距一定时,土样含水率随土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雨水的持续入渗,土中水含量增加,孔隙水压力的存在导致入渗速度逐渐降低。本文得出的结论可应用指导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解决雨水内涝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屋面雨水利用是雨水利用工程的一个部分。该文介绍了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工艺流程、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屋面雨水利用对于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文通过重庆市大秦环保治理工程有限公司对锦嘉国际大厦雨水回用系统工程的具体案例介绍,认识屋面雨水处理系统及回用于小区绿化用水的设计过程。该案例对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屋面雨水利用工程具有借鉴价值,特发表于此,供同行们借鉴改进,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4+资质证书省部级创新平台2个海绵产业创新中心500+项目数量50+专家团队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绵院)是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的独立法人实体机构。海绵院以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设施、水环境生态治理、智慧水系统为核心理念,承担海绵城市、水环境、近零碳建筑、生态景观、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服务内容,以及推进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海绵院由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河水务建设有限公司等分别在海绵城市产品研发及制造、水科学技术研究、智慧城市、水务施工等涉水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共同组建,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及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城市道路普遍存在排洪压力大、雨水资源流失等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采用LID(低影响开发)技术和设施来进行雨水径流控制。本论文研究的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论文首先探讨了LID概念,进而给出了道路绿带的设计思路,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影响开发理念,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趋势。就重庆某海绵城市试验路段为背景,研究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对路基水分场的分布问题。在强降雨情况下,采用数值试验模型分析防渗膜半包情况下生物滞留沟对路基水分场的分布;再结合现场原位试验,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降雨前后电阻率分布,分析路基雨水下渗的分布规律。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路基结构形式能够满足海绵城市的吸、蓄、渗、净等要求。分析雨水下渗至路基的整个过程,得到路基水分场的分布情况;其中防渗膜对于降低雨水在车行道侧路基水分的增加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影响开发理念,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趋势。就重庆某海绵城市试验路段为背景,研究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对路基水分场的分布问题。在强降雨情况下,采用数值试验模型分析防渗膜半包情况下生物滞留沟对路基水分场的分布;再结合现场原位试验,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降雨前后电阻率分布,分析路基雨水下渗的分布规律。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路基结构形式能够满足海绵城市的吸、蓄、渗、净等要求。分析雨水下渗至路基的整个过程,得到路基水分场的分布情况;其中防渗膜对于降低雨水在车行道侧路基水分的增加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地面硬化率不断增加,原有城市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城市排水需求,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现象日趋严重﹒天津作为国家第2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本文根据我国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介绍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天津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天津市海绵系统空间构建、排水系统安全保障的"大海绵"具体措施,同时介绍了透水铺砖、下凹式绿地及雨水花园等"小海绵"具体做法,逐步建设起能满足城市需求以及自然保护的城市排水与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系统.  相似文献   

16.
孙杨 《科技资讯》2023,(2):75-78
为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速度,实现当地水资源体系有效修复,切实提升城市洪涝抵御能力,维护生态安全,理应从生态雨洪管理视角,提出适应于吉林省区域环境的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举措。在此之上,该文简要分析了生态雨洪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重点以吉林省海绵城市PPP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海绵城市+PPP”设计方法与应用路径,经由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建造技术、生态建设理念、智慧化管控模式的创新应用,搭配雨水系统、市政给排水、生态景观、方案设计成果,促进吉林省海绵城市良性建设,开拓城市发展新渠道。  相似文献   

17.
生态校园建设的提出,是在微观层面上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的积极探索,通过运用生态适应、低影响开发、弹性设计的建设原则,具体探析实现校园场地如海绵似对雨水进行调蓄管理的"海绵"设施的设计方法,从而实现校园区域内雨洪的自然积存、渗透与净化,有效改善校园及其周边的水生态和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某一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雨水花园中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物地基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工程资料,在Geo Studio软件中完成数值模拟建模;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得到各工况下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地基的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渗流持时、海绵设施底部压力水头的增加,渗流影响范围增大,但其变化率逐渐减小;渗流影响下土体应力发生改变,基础下部土体表现出更强的"塑性",但总的分布趋势变化不大;建筑地基完成初始沉降后,渗流影响下其主固结沉降(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相对无渗流时较小;且渗流持时越长,二者的沉降差越大。研究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须考虑渗流影响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山地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对雨水的控制效果,通过高密度电法研究了现场试点路段生物滞留带雨水下渗效果。结果表明:现场试验路段的生物滞留带对下渗雨水控制具有较好效果;同时雨水对路基的影响和时空分有关。可见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具有良好的持水效果,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山地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对雨水的控制效果,通过高密度电法研究了现场试点路段生物滞留带雨水下渗效果。结果表明:现场试验路段的生物滞留带对下渗雨水控制具有较好效果;同时雨水对路基的影响和时空分有关。可见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具有良好的持水效果,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