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耐力性运动处方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通过比较锻炼前后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身体成分、身高、体重、基础代谢率变化,探讨应用耐力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心肺耐力和身体成分的影响,为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提高心肺机能,改善身体成分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可致大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基础代谢率显著增强(P 0.01),体脂率下降(P 0.05),可有效增强青年大学生心肺耐力并改善体成分,但体重变化未见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定向越野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名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组研究对象安静时及定量负荷运动后反映心血管功能、肺功能及有氧耐力的20项生理指标,试图探讨定向越野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长期从事运动训练的定向越野女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都不同程度地明显优于普通女大学生,而定向越野女大学生最佳。结论,定向越野运动锻炼对于改善与提高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的体型类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氧力量耐力运动处方锻炼,改善大学生降脂健身的效果,增强大学生体质,是研究的目的和重点.研究采用试验对比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40名男、女学生进行一学年的锻炼前后纵向与横向的跟踪对比试验.结果为:采用有氧力量耐力锻炼为主的试验班学生,去脂体重与身体围度改善的效果好于试验前和对照班.测试指标t检验为:P<0.05~0.01,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认为:该效果的取得与采用有针对性的有氧力量耐力运动处方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身体素质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该研究以普通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采用龙舟运动为干预方法,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影响。研究发现龙舟运动可以降低男大学生BMI指数,减少脂肪含量,抑制肥胖。同时可以提高上肢力量和耐力素质。另外,可以促进大学生下肢柔韧性的发展。同时,龙舟运动对大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发展仍存在短板,对50m跑和立定跳远影响不明显。建议高校积极开展龙舟课程,发挥龙舟运动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其短板,开发辅助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和调研的方法进行前期研究,收集使用某运动APP的高校部分学生一年内的APP使用情况和两次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通过数理统计,分析APP在高校大学生的实际使用中的效果,有效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为高校构建体质健康长效机制提供有力支持。结果表明,运动APP能够督促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特定项目测试成绩,对构建长效机制有一定意义。但是,其综合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在APP的使用上应进行多元化考虑,以期获得更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6.
耐力素质是身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耐力锻炼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科学的耐力锻炼是提高耐力素质的保证,就耐力素质的锻炼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定向运动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项目。水上定向就是定向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借助划船来完成比赛,具有划船运动和定向运动双重促进作用。有水系、湖泊等自然条件的高校将水上定向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对大学生上肢力量、心肺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理论提供实践依据,也为大学生提供一项具有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建筑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使用运动App的情况及对体育运动锻炼动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使用运动App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学校或老师布置的任务、监督自我运动和监测锻炼数据。(2)多数大学生使用运动App的持续时间在0.5~1 a,每周使用频率为3~4次,每次使用时长在0.5 h左右。(3)学生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的内部动机较强烈,外部动机较弱。在内部动机中,能力动机是学生使用运动App的主要动机;在外部动机中,学生使用运动App的制度动机高于服从动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对2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讨论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状况良好,在性别和城乡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身体肥胖和身体活动维度上,其他维度上的差别不大.(2)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和力量对学生的锻炼态度产生直接效应,而身体健康、协调、身体肥胖、灵活、外表、耐力和自尊对锻炼态度起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0.
探讨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选取非体育专业的27名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实验,方案为12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和力量性练习,实验结果表明:12周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比率,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有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8 889名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级(BMG)与其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MG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表现为BMG偏高将对大学生肺活量指数、握力体重指数、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体质健康总水平产生不利影响;而BMG偏低则可导致女大学生柔韧性素质、男大学生速度素质以及体质健康总水平较正常体重显著降低.因此,建议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体重观,全面掌握合理营养和科学运动锻炼的知识与技能,终身控制和管理好体重,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与技术准备度理论(TRI),构建用户对跑步类运动APP的使用意向假设模型,采用Amos软件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和技术准备度(TRI)对用户跑步类运动APP使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不产生显著影响;不安全感对使用意向产生显著影响。结论:用户对跑步类运动APP的使用意向主要受到技术准备度与感知易用性的影响;用户对跑步类运动APP的使用意向并不受到感知有用性的影响;用户感知跑步类运动APP的易用性主要受到个性特质中乐观主义、创新精神与不安全感的影响。建议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重视功能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感;优化设计,提高用户感知易用性,挖掘大数据价值,严格检查用户数据,提高用户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有氧健身操对女大学生体脂成分及心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持续参加一学期有氧健身操锻炼的部分女大学生锻炼前后体脂成分指标和心肺机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长期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可消除体内多余脂肪、降低体脂,使女大学生体型更加健美和谐;同时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有氧耐力,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个人基本状况及其锻炼行为进行调查,立足KAP理论对大学生运动健康素养与锻炼态度及锻炼行为相互间关系及影响因子进行探究.相关分析表明:运动健康素养与锻炼整体态度之间、运动健康素养与锻炼阶段之间以及运动健康素养与运动量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对因变量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年级(β=0.259,P0.001)、锻炼阶段(β=0.236,P0.001)、情感体验(β=0.216,P0.001)、性别(β=-0.113,P0.01).大学生运动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中,年级为最具影响力的预测变量,锻炼阶段、情感体验也对运动健康素养产生影响,而性别因素对运动健康素养的影响较弱,其中情感体验因素在过去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为提高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运动类AP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减小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差距;(2)运动类AP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结论: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路径:(1)运动类APP翻转课堂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课程质量;(2)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使听障大学生体育课延续至课外;(3)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课外体育锻炼中,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现状的健康大学生分别实施以提高速度、发展心肺耐力、增强肌肉力量、减少体重、全面健身等为主要内容的健身运动处方,探讨应用不同类型运动处方进行健身锻炼对提高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健身效果的实效性,以便为健身运动处方在河南省高校的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是女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为探讨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健康、预防疾病所起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健美操运动对普通女大学生心肺耐力的影响,对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健身效果进行评定,并分析其健身机理。本实验测试指标为肺活量和台阶实验指数。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肺活量由(2 066.7+287.37) mL提高到(2 618.3+431.13) mL,台阶试验指数从(44.2+3.26)提高到(50.1+3.99),说明对照组的心肺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耐力素质项目要求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思想教育,运用心理调节手段对学生实施心理调控。通过缓解学生对长跑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理解长跑运动的锻炼与教育价值等心理调节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运动APP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便捷的使用方式逐渐成为人们运动的一种新工具。经调查发现,现有的运动APP对全民健身目标的促进作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广运动健身理念,有必要对现阶段的运动软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此类软件的发展情况与国内主流运动软件间的功能异同,探索运动APP对人们运动方式和健身习惯的影响,同时讨论现阶段软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国内运动APP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做出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通过对某校学生入校时与经过二年体育教学和锻炼后的五项成绩比较、研究、分析其变化原因.探索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增加柔韧、力量、耐力等素质对大学生达标成绩和达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