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没有发挥最好的效益,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彝族体育旅游业规模小,影响力不大、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业来抓,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还处于从属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充分运用“彝族火把节”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把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合到旅游活动中,体现出原滋原味的本土生态特色,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郭树华  高鹏春  龚怀 《科技信息》2009,(8):231-231,233
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业的精髓和灵魂,是体育旅游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文化内涵,为挖掘云南体育旅游文化,促进云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支持。本文对楚雄彝族绚丽多彩的文化进行阐述,并指出楚雄彝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解决的途径,为彝人古镇的发展抛砖引玉,对云南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惠  陈雪红  王浩春 《科技信息》2011,(33):313-314
楚雄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楚雄彝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传承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来探索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火把节是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火把节期间除了开展宗教祭祀活动外,还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文对彝族火把节期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和功能加以分析,认为彝族火把节是连接彝族传统体育、传播彝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影响着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淡等方法对云南的楚雄、红河;贵州的毕节;四川的凉山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在分析与归纳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因素基础上,提出健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制度,重视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彝族原生态资源名录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淡等方法对云南的楚雄、红河;贵州的毕节;四川的凉山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在分析与归纳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因素基础上,提出健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制度,重视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彝族原生态资源名录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惠  陈雪红  黄艳萍 《科技信息》2012,(29):52+253-52,253
"左脚舞"是楚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楚雄牟定彝族的代表性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悠久,内涵丰富,是楚雄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在近30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左脚舞"这种传统文化从乡村田间进入了繁华的都市,从草根文化中脱颖而出,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普及推广较好的项目之一。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整合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楚雄地处“彝族文化大走廊”的中心部位,是滇西旅游黄金线上的门户,具有“一州连三市”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州的彝族有50多个支系,其文化灿烂,物产丰盈,旅游资源丰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该文探讨了楚雄彝人古镇的人文景观,包括建筑文化、装饰文化和行为艺术,是笔者在人文地理研究基础上结合云南楚雄彝人的案例研究,相信对从事旅游人文地理研究的同行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地缘关系,经济方式,民族文化与传承方式,管理方法为云南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构建了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扩大人们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体育技艺,是云南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地域因素,加强彝族群众之间的沟通是云南楚雄彝族群众最终演化参与的直接诱因,宗教因素的吸纳是促使楚雄群众参与的载体;体育媒体的宣传与引导能有效触发参与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自发组织、点缀民族节日的气氛和时间安排、彝族风情浓郁的活动项目是参与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黄艳萍  袁宏刚  杨鸿黎 《科技信息》2012,(23):15+56-15,56
随着国家西部建设战略的深入开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楚雄州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现在旅游中过去单一参观景点的模式不断被打破,游客对区域民族旅游显得十分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彝族"左脚舞"是楚雄州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的舞种,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在楚雄地区流传较广。通过对彝族"左脚舞"和楚雄旅游业的充分结合,即可以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又具有实际的价值,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述贵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提出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新理解,即要追寻传统体育项目历史背后的来源、故事、传说,将其上升为事实文化供开发和利用。对当地农村中小学学生利用本族的传统体育进行文化植入,既可以培养民族自信、团结、凝聚又可以实现教育、传承以及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重要问题。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保护、传承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潘兵 《科技信息》2013,(22):4-4
本文从经济的视角,阐述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的现实意义,了解其资源分布与旅游产品特征,对如何开发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南岳衡山体育旅游的前景进行分析,提出南岳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据,并完善"体育 旅游"模式,建立新的开发模式,充分挖掘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对南岳衡山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火把节影响广泛,历久不衰,家喻户晓。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现状,提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为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青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海拔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社会条件等约束,虽然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存在着开发形式粗放、经营方式传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体育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为高海拔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宁德市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宁德市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提供可参考之依据.主要结论:宁德市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山林资源、滨海资源、文化资源三类为主.影响宁德市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主要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乏力.建议:完善投资政策;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提升规划水平.  相似文献   

18.
白彝支系服饰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的“活态史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白彝这一族群独特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意识。研究其民族服饰,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进而开发民族商品与发展文化旅游,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黄山市体育旅游景点开发进行研究。黄山市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体育旅游的先决条件。在开发过程中只要我们能使体育旅游景点与山、水相融合、与徽州文化相结合、与民俗体育相契合,那么黄山市体育旅游市场必定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田野调查法,对红水河流域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技巧性和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表演性和传播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