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不同刺激下的半蹲起踵练习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取8名有训练经历的受试者依次在4种负荷刺激下(无负重,无振动;50Hz频率振动;45%1RM负重;45%1RM负重+50Hz)进行半蹲起踵练习,每种负荷训练3min,记录负荷刺激过程中下肢肌群的表面肌电活动及负荷刺激结束后受试者即刻的原地纵跳高度.结果显示:与无负重无振动相比,50Hz频率振动、45%1RM负重、45%1RM负重+50Hz负荷刺激下半蹲起踵练习受试者的纵跳高度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尤其是负重加振动刺激下纵跳高度增加最为明显;下肢肌群的肌电表现EMGrms值除了半腱肌和胫骨前肌,50Hz频率振动、45%1RM负重、45%1RM负重+50Hz负荷刺激下半蹲起踵练习受试者的下肢肌肉表现EMGrms值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负重、振动与负重加振动刺激下半蹲起踵练习后之间的纵跳高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加负重与外加振动刺激下半蹲起踵练习下肢肌群的肌电表现EMGrms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半腱肌外),负重+振动刺激比外加振动或外加负重显著提高了股直肌、腓肠肌内侧的肌电表现EMGrms值.可见负重加振动刺激对提高主动肌的力量和肌肉激活程度效果显著,但对对抗肌的激活并无优势,建议在下肢爆发力的训练中重视对对抗肌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8周不同加压抗阻训练对受试者腿部肌肉量、下肢等速肌力及跳跃表现的影响,选择24名大学足球专选班学员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低加压高阻力组(0.7SBP+70%1RM)及高加压低阻力组(1.7SBP+40%1RM),分别进行为期8周、 3次/周、 5组/次、 12次/组的反复训练,于训练前、组后进行相应的力学与生理指标测试,并运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①低加压高阻力组训练后双腿肌肉量皆呈显著増加之势,其中加压腿从前测(8.43±2.11) kg增至后测(8.96±1.25) kg,而非加压腿从前测(8.37±1.59) kg增至后测(8.71±2.06) kg,而高加压低阻力组未有显著进步;②低加压高阻力组与高加压低阻力组经8周训练后其大腿推蹬1 RM力量皆有显著提升,其中低加压高阻力组的加压腿从前测(256.09±45.25) kg增加至后测(351.68±71.21) kg,高加压低阻力组则从前测263.23 kg增加至后测(340.45±70.83) kg,且低加压高阻力组的增加量显著高于高加压低阻力组;③低加压高阻力组在1.04 rad...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纵跳高度作为指标,反映不同组数的动力性力量练习后受试者最大力量的变化情况.方法3组志愿者采用8RM重量进行杠铃负重半蹲动作练习,每组分别进行1组、3组和6组练习动作,每周训练2次,共训练10周;于训练开始前、训练4周、训练7周、训练10周测试受试者自由纵跳(CM J)高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受试者在进行力量练习后纵跳高度绝对值与自身基础值相比均出现了显著增长,而在进行不同训练组数的三组受试者之间,并未出现显著的差别.结论短周期力量练习的重复组数并非最大力量获得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8周水下增强式训练对下肢肌力、跳跃能力、动态稳定性、肌肉酸痛和停训4周后保留效果的影响.以18名男排国家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4±1.8岁、身高185.2±9.5cm、体质量81.4±8.9kg).随机分为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aquatic resistance plyometric training,ARPT,A组)和控制组(C组),前测后开始为期8周、每周2次、每次60min的训练,结束后1周及4周施予后测.研究发现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停训后4周,在60°/s,180°/s膝伸相对力矩峰值和3步摆臂垂直跳的跳跃高度均显著优于前测,且在180°/s膝伸相对力矩峰值及3步摆臂垂直跳落地接触时间亦显著优于训练后1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在训练结束后1周和4周的动态稳定性指数均显著优于前测.研究认为: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可显著改善下肢动态稳定性,且其效果可保留至停止训练后4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对下肢肌力及跳跃高度的效果,有延迟出现的现象,在停训4周后均显著优于训练前.建议可应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并配合赛前减量计划,以利在较长的赛季中维持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轮滑结合核心力量训练对中老年男性跌倒风险因素干预效果.选取18名男性中老年人,随机分为核心力量结合轮滑组(RC组)和轮滑组(R组),每组9人.RC组进行核心力量(30min)结合轮滑(30min)练习,R组进行速度轮滑(约60min)练习,每周3次,持续12周.训练前后测定受试者跌倒风险各指标变化.数据显示:1)轮滑组训练前、后30s座椅站起次数增加(18.33±6.04,21.33±6.67,p0.01),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增加(12.47±10.98,17.25±15.20s,p0.05);2)结合组训练前、后30s座椅站起次数增加(20.78±5.33,28.44±6.11,p0.01),闭眼单脚站立增加(13.61±6.79,26.83±15.28s,p0.05),动态平衡(得分)提高(69.93±5.80,74.36±4.70,p0.01),跌倒指数降低(41.78±13.76,37.33±14.91,p0.01).结果表明,12周轮滑训练能增强中老年男性下肢肌力和静态平衡能力,而轮滑结合核心力量练习还能显著增强动态平衡能力,对于降低跌倒风险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测试经过8周不同负重增强式训练对腿部肌肉量、跳跃表现、下肢肌力及速度的影响.以30名参加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负重增强式训练组(PHL,体质量的20%)、低负重增强式训练组(PLL,体质量的10%)及控制组(CON),进行8周训练,每周3次,每次40~60min,以负重背心增加其负荷,于训练前、后进行各项生理检测.所得数据以混合设计双因子变异数分析,比较不同负重增强式训练介入对腿部肌肉量、跳跃表现、肌力表现及冲刺时间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PHL组的腿部肌肉量显著增加;各组肌酸激酶(CK)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20m冲刺表现各组皆有显著进步;等速肌力表现中,PHL组在60°/s及180°/s力矩峰值皆有显著进步,PLL组只在180°/s有显著进步,且显著优于CON组.另外,达到力矩峰值时间只有PHL组在60°/s有显著增进;原地摆臂垂直跳、跨步摆臂垂直跳及落地垂直跳的跳跃高度在PHL组及PLL组皆有显著进步.得出PHL组及PLL组在跳跃表现、等速肌力及20m冲刺皆有显著进步,而腿部肌肉量只有PHL组有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制定更科学的训练方案,以24名高校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复合式训练)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各12人,选取30 m加速跑、立定跳远和原地纵跳3个指标为体能测试指标,进行56 d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两组运动员测试成绩都有所提升,其中实验组提升幅度明显更高,30 m...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代功能性力量训练,兼顾拉丁舞选手平衡能力与稳定性的共性与个性,制订拉丁舞专业选手核心稳定性与平衡能力渐进进阶式训练方案,为期12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45min;训练分基础训练阶段、负重抗阻和非稳定练习阶段,高强度和复合练习阶段三个阶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加强核心区力量与四肢力量训练,可有效提高拉丁舞选手平衡稳定能力及肌肉协调能力,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提高选手整体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振动介入太极拳无极式对受试者触觉灵敏度、本体感觉及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机制.将24位健康男大学生随机分为太极拳与低频振动组(TCV)、单纯太极拳组(TC)及控制组(CON),通过为期12周、每周3次的干预训练.并于训练前、后对各组别的触觉灵敏度、伸膝肌本体感觉及神经肌肉功能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TCV及TC两种训练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受试者触觉灵敏度及本体感觉机能,但TCV模式对两项指标的提升效率优于单纯TC模式;2)TCV训练模式对膝关节最大等长肌力矩有显著效果,而TC训练对此效果不明显,TCV及TC均对降低目标力矩误差比率有效,但TCV比TC模式效率更优;3)TCV及TC两种训练模式对提升普通健康大学生下肢爆发力有效,但TCV训练模式效率更优.因此,12周太极拳无极式辅以低频振动刺激训练,对于有效增进触觉敏度、本体感觉、肌力控制以及爆发力等表现均比单纯太极拳训练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低负荷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对男性大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厚度的影响,招募男性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人,进行每周3次为期5周的训练实验,分析5周训练前后下肢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周训练后,对照组肌肉力量显著提升(P=0.00),实验组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均显著(P=0.03;P=0.05;P=0.00)。说明血流限制有益大学生肌肉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复合微量营养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雌性小鼠的抗疲劳和抗氧化的作用,选取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合微量营养素(g/kg bw.d)低、中、高剂量组(0.10、0.20、0.40).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400mg/kg.b w的D-半乳糖0.3mL,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实验组小鼠灌胃复合微量营养素水悬液,对照组小鼠灌胃蒸馏水,实验期56d.实验7周后,进行负重游泳耐力测试,眼底采血,并测定血清尿素氮;实验8周后,测定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测定肝糖原含量.结果表明:灌胃复合营养素能提高衰老小鼠SOD活力、肝糖原含量,延长负重游泳时间,促进小鼠体重的增长(P<0.05);能明显降低MDA含量(P<0.05),并有剂量依赖关系.适量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对衰老雌性小鼠的抗疲劳和抗氧化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球发球是一项不受对方控制而且决定自己是否在比赛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技术.选取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12名网球专项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平均年龄(21.2±1.6)岁,身高(178.2±4.3)cm,体质量(70.4±3.2)kg;对照组平均年龄(21.3±1.8)岁,身高(177.9±4.1)cm,体质量(71.2±4.1)kg.在受试者参加训练前后,利用高速摄像机测试受试者的发球速度,利用肌电测试系统测试肌肉的放电情况,利用等速测试仪测试肩关节峰值力矩以及到达峰值力矩的时间.在各种训练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利用弹力带对肩关节进行系统训练作为运动干预.2组同时进行3个月的网球训练.结果表明,弹力带训练提高了肩关节主动肌和对抗肌的肌肉力量、肩关节最大峰值力矩和快速力量(P0.01),以及网球发球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分析功能性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与足底压力分布影响效果,为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提供有效方法。通过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2组实验者干预后血糖、下肢等速肌力(cybex)与足底压力(Freestep系统)改善。实验结果得出12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等速肌力明显改善,足底足趾区域负荷百分比有显著改善(p0.05)。这表明,12周有氧结合力量训练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下肢肌肉力量和足趾区域足底压力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赛前训练的跨度、训练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决定了赛前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征与规律,为跳跃项目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特征、负荷特征、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一般为8~10周,分为动员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赛前诱导四个阶段.2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周课次安排在4~6次左右,每次课时间安排为90~120min.赛前训练的总负荷量平均安排在5 040min,其中最小值为2 880min,最大值为7 200min,负荷密度控制范围在80%~95%左右.赛前减量训练过程中的专项训练强度安排在85%~95%.赛前减量训练中的专项训练强度是平时训练强度的65%~80%.3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基本内容比例安排主要以专项速度和专项技术为主,平均比例为21.95%和23.63%.4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方法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技术训练以完整训练法为主.赛前训练的内容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长期耐力训练对雄性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耐力组.每组32只.耐力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对照组一直笼中饲养不训练.耐力组8周训练结束后,对照组和耐力组2组大鼠分别在直径70 cm的圆形塑料桶中进行2天适应性游泳,水深55 cm,水温32℃,每天15 min.第3天,两组大鼠分别于安静、游泳40 min、游泳力竭即刻、力竭后恢复24 h,4种状态麻醉处死取材,每种状态8只大鼠.安静状态大鼠不进行游泳直接取材,其余状态大鼠尾部负重3%体重的铅条,在圆形塑料桶中进行游泳.游泳40 min状态大鼠统一在游泳至40 min后取材.游泳力竭即刻状态大鼠统一在游泳至力竭即刻取材.力竭后恢复24 h状态大鼠从被确定为力竭后计时,经过24 h后取材.测定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耐力组与对照组相比,力竭即刻状态,耐力组N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24 h恢复后,耐力组N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游泳40 min状态,耐力组NOS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力竭即刻状态,耐力组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24 h恢复后,耐力组NOS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期耐力训练增加了力竭即刻肾组织的NO含量,减轻缺血症状,增加了24h恢复期NO含量;长期耐力训练减小了运动过程中和力竭即刻肾组织NOS活性的升高幅度;增加了24 h恢复期NOS活性,对肾组织再灌注期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斌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85-187
通过对CBA、体院篮球专业队以及非体育类对象采用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运动6周后Na+,K+-AIP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篮球运动员的Na+,K+-ATP酶活性要高于非训练组,并且训练年限越长,Na+,K+-ATP酶活性就越高;(2)采用间歇训练法要比持续训练法更容易提升Na+,K+-ATP酶活性;(3)动作协调性好的篮球运动员Na+,K+-ATP酶活性高于协调性差的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探讨连续12周力量训练对高水平啦啦操运动员动态平衡的影响.将西华大学啦啦操代表队32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男6人、女10人.实验组除接受专项技术训练外,还进行连续12周力量训练,4周为1个小周期,每周训练3次,逐渐递增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照组按整个实验期间只接受专项技术训练.训练前及12周训练结束后利用Biodex Balance System(BBS)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两组运动员站立动态平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睁眼双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啦啦操实验组男运动员总体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男、女啦啦操实验组运动员左右方向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闭眼双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睁眼单足(左、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结果3项指标SI,APSI,MLSI均显示实验组动态平衡能力提升显著(p0.01),对照组运动员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得出12周力量训练,4周为1个小周期,每周训练3次,逐渐递增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提高啦啦操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住低训对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9周龄雄性昆明小鼠32只购入后进行6次/周、30分钟,次的适应性游泳训练一周,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NC)、低氧对照组(HC)、常氧训练组(NT)、低氧训练组(HT).NC组适应性游泳训练一周后,常规饲养不训练;HC组每天在自制的低氧舱内居住8个小时,其余时间常规饲养不训练;NT组每天不负重游泳1个小时,每周六次,共4周,常规饲养;HT组每天在低氧舱内居住8个小时(同Hc组),低氧适应之后不负重游泳1个小时,每周六次,共4周.五周后,所有组别的小鼠进行最后一次力竭性游泳训练后即刻处死,取样测定心肌线粒体MDA含量、Mn-SOD、GSH-Px酶活性.结果:(1)经过四周的实验,低氧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P<0.01).(2)低氧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及GSH-Px活性与常氧对照组都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高住低训可有效提高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提示可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