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孟建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30-34,86
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关联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深刻的.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两种文化的最终成果和方法论上,而且更重要地体现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上.特别是站在价值论的高度,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两种文化及其精神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通过社会实践强化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此外,应通过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王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83-86
试图通过方法、精神两个重要方面并有意识加以偏重,从外向内更深层次的挖掘科学和人文之间的联系,突显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趋势,不使之有所偏废,走向多元范式的并存、竞争、融合、选择。 相似文献
4.
袁柯明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3,(10):51-52
加强高校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实现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与符合经济较发达的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现代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的转变,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许多高校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泛珠三角地区高校在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高校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泛珠三角地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高校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科学精神三要素及其人文意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鸿生 《科技导报(北京)》2000,(1):9-12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科学知识是零散的,科学的精神和理念也就无法张扬。在西方文明中蕴育成长起来的科学传入中国之后,国人先是接受西来的科学知识,然后才体味这些知识所包含的人文理念和精神。纵观历史,科学的发展首先增加了人类的知识,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这主要表现在当代人对宗教的信仰逐步弱化,对各种古代迷信逐步疏远,对科学的信念逐步增强。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精神处于更高的层面。在很长时期里,我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都把努力普及科学知识放在首位,希望通过科普让社会公众掌握科学以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但…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云凤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108-110
在简述了“科学”与“人文”的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过程的冲突,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性,最终两种教育应该走向整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从科学理论的形成看科学研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九庆 《科技导报(北京)》2001,(9):23-26
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的形成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提出假说、检验假说、修正假说和形成理论等6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特征 ,完成这个步骤都需要科学思维 ,这些科学思维的综合就构成了科学精神(狭义)的全部内涵。本文的目的就是从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来考察科学精神(狭义)的内涵。一、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要给科学精神下一个十分准确而完整的定义、对科学精神的内涵作出精确的解释和说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为科学本身就是难以定义的。像人们可以把广义的科学定义为一种累积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生产力要素或者社会建… 相似文献
9.
11.
郝振君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1):75-80
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进行了概念上的重新界定基础上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走向融合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改革办学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则成为我国高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渗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蔡铁权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96-101
科学与人文并非彼此悬隔.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与人文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这成为我们认识科学、研究科学的新维度.科学教育要实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必须关注到科学的人文维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揭示科学人文价值的含义基础上,从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论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通过反思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与人文分裂、对峙的问题,提出了从科学内蕴的人文价值来推动中国科学的健康发展,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是无比宝贵的政治资产和文化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提升大庆人文品质,对于大庆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大庆一次创业中如此,在二次创业中同样如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秀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我国科学教育的目的基本上也停留在“实用”的层面,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是构建大学文科数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应以这一理念为指导,从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并重的课程价值;知识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统一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合理配置的课程内容;科学性与人文性兼具的课程评价模式等方面构建大学文科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发展历程,也分析了科学与人文产生断裂进而导致异化危机。但科学与人文应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并且最终也将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人文是是人类实现文明高度发展的两翼,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实现崛起的动力。本文从人文与科学的概念出发,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关注了科学与人文如何实现统一,指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既要追求"真",又要探究"善"。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人文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双翼,二者的不平衡将使社会无法平稳行进。科学工作者应警惕对人文文化的霸权主义,宽容地理解科学文人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批评。人文工作者则要警惕对科学文化愚昧无知的妄自尊大,去除狭隘的偏执态度。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和谐发展,走向汇流与整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