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龙 《科学大观园》2012,(12):43-44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关于他的丰功伟绩,教科书上已多有记载。不过,除了伟大之外,他还是美国史上鬼故事最多的总统。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5年前的一次事故导致25岁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男子马修·纳格尔全身瘫痪。2004年,美国罗得岛州医院专家在他的大脑中植和了一个芯片,将他打造成了世界上首个“仿生人”。如今,马修不仅可以用意念来控制电视机,还可以用意念来控制电脑屏幕上的鼠标指针,打开电子邮件,玩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3.
自约瑟夫·富林克林之后,美国在科学上沉寂了数十年之久,是约瑟夫·亨利的科学研究成果重新唤起了美国人的自信心;他是美国科学大厦的奠基人,他把美国的科学研究活动引向了协调发展的道路。一、在苦难中磨炼约瑟夫·亨利(Joseph Henry,1797—1878)是移居美国的苏格兰清教徒的后裔。  相似文献   

4.
余振斌  张敏 《中国科技成果》2014,(4):F0002-F0002
1987年,他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本科专业;1989年,他获得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他又如愿以偿地攻下博士学位;之后,他辗转到菲律宾、新加坡、美国从事水稻相关研究工作。2005年,他毅然回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教,面对当时国内举步维艰的生物工程领域,他挑起了研究重担。随着研究工作的日臻成熟,他如愿站在了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  相似文献   

5.
著名数学教育家和数学史家史密斯(D.E.Smith,1860-1944)集多种非凡才能于一身,学问宏博、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是杰出的收藏家和旅行家;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编写了150余部数学教材;他在美国率先开设了数学史课程和中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他创建了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数学教育博士点;他创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他为数学教育点燃七支理想之烛。他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创立了科学史学会,推动了美国的科学人文主义运动;他的《数学史》、《数学原典》和《算术珍本》是数学史的经典之作;他是最早研究东方数学的美国学者,是中美数学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09,(12):65-65
现年48岁的大卫·布兰卡特是美国加州曼特卡市人,他曾是一名拳手和舞蹈演员,然而1988年,当大卫开着摩托车兜风时,不慎撞上了一辆对面高速行驶的汽车。由于车速太快,大卫脊髓神经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他从此下半身瘫痪。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9,(19):24-25
生殖器骨骼形状发生改变,男性的阴茎和女人的阴蒂都变小了——美国科学家克里斯蒂恩·索尼惊讶地发现,一种叫做OHCs的化学杀虫剂对人类生殖器产生了明显影响。很快地,他在9月最新一期《美国环境科学与科技》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19):34-35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幻作家詹姆士·贝利曾在40年前,也就是1968年,预言2008年11月18日会是什么样子。他在《机械图解》杂志上发表《40年后的未来》一文,对40年后的地球进行了大胆猜想。这些猜想从纯平电视到电视会议。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当然,他的有些预言并没有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9.
他是真实版“邓布利多”,他满怀雄心壮志地要将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和哈利·波特的世界变成现实。英国媒体报道,68岁的奥伯伦·泽尔·瑞文哈特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将一生的精力都花在学习黑魔法上,甚至去超市购物时,也都穿着魔法袍带着魔杖。  相似文献   

10.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3,(22):63-63
美国18岁少年泰勒·威尔逊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的科技、娱乐、设计(TED)大会上展示了他的最新成果,并表示这项发明将有能力改变世界。他设计的小型核反应堆功率为50兆瓦至100兆瓦,足够10万户家庭使用。据威尔逊介绍,这种反应堆可在流水线上生产,以核武器中熔融的放射性物质为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那时,我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因首先发现并分离出氧气而成为科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撰写了《电的历史与现状》,发明了“苏打水”,发现了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一系列新气体,并对这些气体的特性展开了研究,在电学、气体化学领域取得了诸多原创性成果,展现出高超的实验水平,使他成为了18世纪最重要的化学家之一。遗憾的是,他虽是一位娴熟的实验科学家,但在理论方面却是保守的,他漠视牛顿的数学方法,坚持为燃素说辩护,这注定无法成为化学革命的引领者。他是一名坚定的一神论者,热心政治,因支持北美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备受打压,不得不在晚年远走美国。他是一位永不妥协的孤独的科学巨匠,激进的政治信仰与保守的科学理论让他的一生丰富多彩,激荡起伏,充满悲情色彩。  相似文献   

13.
永不懈怠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多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他有些洋洋得意,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没人可以取代自己指挥的位子。  相似文献   

14.
美国48岁男子丹尼尔·苏尔罗也许是唯一一个没有在经济衰退中受到任何损失的美国人——8年前他就前往沙漠中隐居起来,从此再未用过任何金钱。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过去3年里,苏尔罗竟一直住在沙漠中的一个地下洞穴里面,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当“现代穴居人”苏尔罗的博客曝光之后,他在一夜之间成为美国名人。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中国荧屏上突然出现大量谍战题材剧,如《重庆谍战》这部片号称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实际上,被刻意弱化的人物——美国情报专家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才是这些故事的真正主角,他对中国抗战乃至美国军事情报工作的影响可以用“无可替代”来形容。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9,(22):I0004-I0004
出生在加州的美国艺术家约翰·普利用他的技能去震撼那些观看在光滑表面上创作的3D作品的观众。1989年发生地震后,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斯加托斯一条主要大街上创作的“地震”作品骗过许多人。人们刚开始看这一作品,会认为是自然灾难使建筑物的墙倒塌,隐藏数千年的建筑因此重见天日。神庙一样的内部建筑有美洲狮神像——玛雅人认为它是地震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17.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4,(10):65-65
如果总是笨手笨脚地把食物散落到衣服上,或者是懒得洗衣服该怎么办?而今不用担心了。美国旧金山的一位大学生已经找到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他发明了一种不会被弄脏的T恤。这种防污上衣溅上可口可乐、番茄酱、芥未、奶昔、啤酒、墨水,甚至是红洒,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相似文献   

18.
戴维森的规律观及其方法论底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10):13-16,49
本文通过解读美国分析哲学家戴维森原规律学说(特别是“严格规律”和“闭包理论”两个概念),从而揭示该学说蕴涵的方法论内容,阐明了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上他何以采取二元论的、分离主义的立场之缘由。  相似文献   

19.
1928年他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师,母亲是拉丁语教师,日子过得殷实而温馨。他把心思和精力全部花在功课上,可成绩却很糟糕。到了中学,他的物理和化学成绩频频考零分。在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向他的母亲抱怨,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后来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有几次在课上,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小城雷丁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2个兄弟姐妹,他排第二,人多房少,他们兄弟住在一间卧室。姐妹们住在另外一间,父母则睡在客厅的一张折叠式沙发上,晚上拉开睡觉,白天全家还得坐。后来,博纳的爸爸自己动手,又盖了3间卧室,一家人才勉强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