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1872)是达尔文唯一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开创了表情学。达尔文提出了表情的三原理和六种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这一方法将这本书和中国联系在一起。达尔文在1867年委托英国驻台湾地区第一任领事史温侯(Swinhoe)观察中国人的表情。史温侯用两封信回答了达尔文提出的问题。作为中国较早的心理学和人类学调查,史温侯的答案被整理出来,和达尔文的引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达尔文在书中只引用了部分内容,忽略了种族间的生理和文化差异对表情的影响,史温侯也回信提出了质疑。达尔文应用问卷调查是为了论证人类不同种族表情的统一性,这一预先设定的假说可能影响了达尔文对问卷答案的筛选和引用。  相似文献   

2.
G.孟德尔在他的实验中证明:在杂交的情况下隐性性状保存在杂种后代中,并没有消失。这一发现对进化论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当詹金给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设置重大障碍时,它支持了达尔文学说。如果达尔文知道孟德尔对于遗传研究(后来被称作遗传学)的科学贡献,那么进化思想发展的历史将是另一种情景。  相似文献   

3.
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意义重大,其影响广泛且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动摇了"神创"世界的观念,在有机界确立起了发展的观念;达尔文进化论为人类的发展观念提供了科学支撑,坚定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信念,纠正了进步发展观念的主观主义倾向;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进化论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简单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强者为王等观念,即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机械地照搬到人类社会领域,用其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学说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意义重大,其影响广泛且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动摇了"神创"世界的观念,在有机界确立起了发展的观念;达尔文进化论为人类的发展观念提供了科学支撑,坚定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信念,纠正了进步发展观念的主观主义倾向;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进化论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简单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强者为王等观念,即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机械地照搬到人类社会领域,用其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学说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认为,动物也有美的感觉。作为达尔文学说的基本理论,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和"美"有关的问题:动物具有和人类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的美感,而且,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的美感是人类美感的萌芽或雏形。达尔文从"健者必美,美者必健"的角度来解释审美选择的内在动因,不仅符合当代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基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研究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讨论美感的起源,而且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诸多审美现象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进化学诞生之日起,为何人类生来就是裸体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中写到:“没有人认为皮肤上没有毛发对人类来说是个优势,人类身体脱去毛发不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脱去毛发呢?尽管书名是《人类的起源》,但是达尔文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对人类的起源作出什么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有幸在达尔文曾经就读的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上了一门有关达尔文的课,这让我有机会走进这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的独特世界。出乎意料的是,达尔文年轻时在基督学院修读神学,后来他却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进化论。我们在课上讨论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读达尔文孙女写的回忆录,参观了达尔文在伦敦郊外的故居,拜谒了达尔文后代在剑桥的墓地。达尔文的故居位于伦敦东南郊外的唐恩村,是一座白色石砌  相似文献   

8.
人类从何而来?向何而去?这是当代科学界普遍关心,而又解答不了的问题。自从达尔文的学说进化论思想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人们几乎又普遍信奉着这样一种观念,即人是由猿类逐渐进化而来的。事实真是这样吗? 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当代孝古成果,可以列出的人类起源时间表是:  相似文献   

9.
有人根据科学史上的一段历史事实——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情况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年轻的科学家比老科学家能更快地接受新的科学理论。本涅特在1870年说过:“达尔文的迷人的假设,在最后的几年内,完全地抓住了科学家们的心,在他的国家和德国,几乎所有的科学界的后起之秀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个学派。”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很多人都认为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词流行的直接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国历史学家霍夫施塔特1944年出版的《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一书的冲击。但是,霍氏把斯宾塞和萨姆纳当作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代表,就抹煞了他们与达尔文思想之间的根本差别。由达尔文著述既可推出种族主义等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也可推出反种族主义等进步思想,也有一些学者分别沿着两条路径工作。总之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词在很大程度上是名不副实的。也有很多人把社会达尔文主义定义为任何以达尔文主义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而事实上以达尔文主义解释人类行为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悠久的传统。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词流行的根源在于我们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和医学水平飞速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另一种形式的进化.人类正在试图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学说而进入人工进化的大胆领域,后者不仅仅是生命增值的技术,其继续发展和运用,将迫使我们对生命的参数重新定义.由于人的身份不断被电子化和符号化,人的存在性出现了更多争议,从而必须对人的主体性作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无论对阐明发病机制还是对基于机制的新药研发和评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实验动物都不可能与人完全一样。因此,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可信度(临床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实验动物与人的相似度,即“类人性”。资料显示,在啮齿类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最终仅有5%左右能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啮齿类动物与人在遗传,生理生化及代谢等方面差异都很大。而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高度相似性,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理想,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与社会的传统契约视角下,技术或技术产品的社会应用等同于确证知识的社会应用。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新技术社会引入的实验特征越发凸显。对新技术的社会引入进行系统考察,综述了技术社会实验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总结了其基本特征,提出了技术社会实验的分析框架,并将之应用到"氟氯烃"社会引入实验的考察之上,验证了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社会实验理念对新兴技术治理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人类的情绪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历史回顾以及现代学者实验研究成果的借鉴,维果茨基创造性地将情绪现象置入由理智、意志等多重因素所组成的综合心理结构中,并坚持使用一元论的因果原则来对这一结构的内在机制进行说明。在这种全新的科学建构活动中,以“言语思维”为主导的人类行为成为了驱动情绪机制的终极原因,由此,在维果茨基范围广泛的心理学实践中便体现出一以贯之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中国科协于1982年4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联合召集举行了一次大型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250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我国进化论研究工作的开展,促进有关进化论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按照布莱恩·阿瑟的技术“组合”思想,那么人类身体本能为所有技术提供了组合的成分。然而,技术组合的无限性与人的有限性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技术竞争的多样性特征促使稀缺性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沿着库恩的范式理论路径分析,技术范式发挥了掩盖或隐藏多样性特征的作用。多样性特征导致技术竞争与物种生存竞争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显著差异,由此对人类产生了两重显著的影响:一是导致人类丧失了达尔文式的进化机制,二是显著提高了人类的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达尔文未必能料到,他的进化论会在中国受到如此厚爱。一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了进化论在中国有多么流行:71.8%的中国公众如今还认可“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这个结论。这使得专家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大感惊讶。要知道,即使是在达尔文的故乡英国,情况也远非如此(半数英国人不信进化论)。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以来,达尔文革命一直是西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者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分析关于达尔文革命研究的三部风格迥异、结论相左的专著及其评论,描绘出不同版本的达尔文革命画面.这将有助于人们认识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发展和被接受的艰难历程,以及非达尔文思想在达尔文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深刻理解达尔文思想的革命性以及达尔文革命的曲折过程.同时,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达尔文革命史研究的基本趋向,即,从重视达尔文个人的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到考察达尔文时代英国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和贡献,再到关注非达尔文思想在迭尔文革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兰德尔·凯恩斯著,陈蓉霞译《安妮的盒子:达尔文、他的女儿和进化论》一书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作者是达尔文的直系后裔。本书大量采用家人书信以及回忆,向读者呈现一个栩栩如的达尔文,读来亲切感人。  相似文献   

20.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