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每年因狂犬病毒丧生的人达数万之多。这种凶猛的病毒拥有罕见的入侵神经细胞能力,并通过神经细胞感染大脑组织。但科学家指出这种能力或能帮助我们治疗脑癌。科学家试图模仿狂犬病毒攻击大脑的方式,将治疗肿瘤的纳米粒子送入大脑肿瘤。目前该技术仅在小鼠身上试验过,但将来若是能在人体实验成功的话,医生便可通过这种纳米粒子将药品直接送入肿瘤,以便避免健康细胞受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主义在美国步入新的阶段,大脑与意识的研究开始出现重返心理学实验室的倾向。正在芝加哥大学求学的中国青年学者卢于道受到业师比较神经学家赫里克的影响,立志终身探索大脑与心灵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观测大脑半球的生长趋势和生长阶段,探索脑的个体发展,寻觅不稳定细胞以解释人类高阶心理;(2)分析低级哺乳动物到高级哺乳动物的大脑种系进化以考察心理进化的存在形式;(3)建立大脑的神经细胞结构模型以比较中西方人脑结构与智力的关系。卢于道的相关成果不仅推进了赫里克的学术主张,达到了当时国际一流的水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的开展为推动新生的神经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凌 《科学大观园》2012,(18):74-7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机器人操纵来自动发现和记录活体大脑中神经元信息的方法,即用一种全细胞膜片钳制动一个微小的空心玻璃针,在神经细胞的膜上开孔,以记录其内部电活性。这种深入大脑中神经元内部运作的方式可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如电活性模式、细胞内部状况、甚至基因在某一时刻被闭合的剖面。然而,能够实现这个入口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4.
慧文 《科学大观园》2014,(18):45-46
<正>无论做白日梦是否是件令人担忧或引人幻想的事,我们所有人都会做白日梦一一换句话说,就是将我们的思绪带离手中的任务。如今,一种可以模拟人们精神游离状态的新计算机模型也许可以给科学家对大脑工作机制的研究带来一丝线索。这个模型展现了我们在忙碌或者空闲时大脑细胞是如何进行相互交流的。其实,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科学家就知道我们的大脑即  相似文献   

5.
正精神分裂症状常见于青少年,但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这种大脑疾病可能早在妊娠早期。精神分裂症状常见于青少年,但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这种大脑疾病可能早在妊娠早期,即母亲孕期的前三个月,便开始发生。该发现为理解这一破坏性疾病打开新的大门,并为进行子宫内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该项研究的领导者称,该研究为精神分裂症始于胎儿发育早期提供有力证据。“这疾病已被误解近  相似文献   

6.
<正>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项新研究说,现在人们平均每天摄入热量显著多于20世纪70年代,相当于每天多吃一顿汉堡套餐。这种不健康饮食会使大脑功能退化,并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老龄化、健康与福利研究中心教授尼古拉斯·谢尔比安在公报中说,大脑健康退化可能比此前认为的要早得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社会促使人们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鹦鹉的天赋     
孙婷 《科学大观园》2009,(22):60-61
不只是模仿几十年来,生物学家一直认为,只有本能才能控制鹦鹉的行为。这种观点得到了鸟类大脑特征的支持,因为从表面上看,鸟类的大脑似乎比哺乳动物的大脑要简单得多。而鹦鹉说话的天赋则被解释为它们不能理解自己说的是什么,只是纯粹的模仿。现今在美国布朗戴斯大学工作的艾琳·佩珀伯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一系列长期实验,来确定这些鹦鹉的智力水平。结果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13岁时大脑达到巅峰状态,此后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海马体就将停止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一份3月7日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上的研究得出上述颠覆性结论。科学家在18岁以上成人的大脑中未发现新的神经元。他们在1岁以下婴儿、7岁以及13岁儿童的大脑样本中发现部分新生神经元。研究认为,人类海马体在胎儿期发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的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环境伦理学家开始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阐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理论--环境美德伦理学,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环境美德伦理学是人们从美德视角关怀自然的新尝试,它使得环境伦理学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科学及脑成像技术的发展,部分神经学家开始关注大脑与宗教的关系,他们以还原物理主义为基础,尝试探索宗教体验、信念及行为的神经机制。发展至今,其主要成就集中于对宗教体验神经相关物的寻找和定位,大致经历了单一脑区还原、多重脑区还原及功能网络还原三个阶段。当前这一研究领域存在极端还原主义的倾向,一方面忽视大脑整体的复杂性,将宗教体验仅归结为特定大脑模块的特定功能;另一方面过度推论,排斥不同层级现象的独立属性,将宗教体验解释为“仅仅是”神经电化学活动。为避免认识误区,应对其研究问题和推论进行合适的限定。  相似文献   

11.
大脑暗能量     
长期以来,神经科学家认为,当我们休息时,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处于关闭状态。然而现已证实,当我们在休息时——比如坐在椅子上发呆、躺在床上睡觉,或接受了麻醉,大脑的各个脑区之间仍在不停地传递信息。这种不间断的信息传递被称作大脑的默认模式,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们有意识地对其他外在刺激作出反应时所耗能量的20倍。实际上,我们有意识去做的大多数事件,比如吃饭和演讲等,都是对大脑默认模式下基准神经活动的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的共识是:科学在人类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也主导着技术,其哲学基础是科学实在论。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建构论的出现,技术逐渐取代科学,占据主导地位。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主导权之争实际上是基于不会有答案的实在论与建构论之争。从科学实践的角度,基于辩证的新本体论的技科学,则会消解这种无果之争。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禁忌避免了人类的大部分近亲通婚行为。然而,植物却依靠一种复杂的内部警报系统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终于搞清了这种植物“贞操带”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由于大量经济类植物已经丧失了预防同系繁殖的能力,这一发现有望帮助植物种植者避免同系繁殖,从而培育出更加健康的植物。科学家在20世纪初期便知道,许多植物不接受它们自己的花粉以及来自亲缘植物的花粉。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在雌蕊或植物的雌株中发现了一类酶,它能够破坏“无法共存”的花粉。如果互不排斥的花粉进入到花蕊中,那么根据推理,这些名为S-…  相似文献   

14.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8月4日在北京组织全国名委,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华社新闻所,国家技术监督局,科学出版社有关专家,召开了一次关于“世纪”与“年代”订名的座谈会。目的是从历史、天文、计量、语言、社会等方面对“世纪”与“年代”的概念内涵进行研究。特别是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就要开始的今天,明确“世纪”和“年代”的实际内涵,有着深远的社会与历史意义。一、关于“世纪”“世纪”一词的基本内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世纪”的时间间隔为100年。一般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广为人们所接受的。第二部分是特指公元纪年的第几个100年,从而存在一个起始年与结束年的问题。“世纪”概念的分歧就出现在这个起始年和结束年的计算上。如21世纪是从2000年开始还是从2001年开始,社会上流传着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认真调查研究。1.认为21世纪是从2001年开始执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纪”的起始点应该追其根源。公元纪年法是从公元1年开始,即公元第1世纪——公元1世纪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因此可以推出21世纪是从公元2001年开始至2100年结束。2.认为21世纪从2000年开始坚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广泛采用以00年结尾的年做为新一个世纪的起始点。在习惯上应把1900年至1999年理解为20世纪;把2000年至2099年理解为21世纪。二、关于“年代”“年代”与“世纪”一样,也存在着类似的矛盾。“年代”的时间间隔为10年,起始年一般大多数人认为是从0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0年至1929年。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从1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1年到1930年。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1990年元旦,人民日报上登载了题为“九十年代第一春”的社论,可见新闻媒介已经习惯于把0年做为年代的起始年。三、“世纪”与“年代”的溯源1.“世纪”“世纪”这个概念源引自欧美国家。在我国古代没有“世纪”这个概念。“世纪”是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方法之后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一般计时的概念。首先它不是计量单位,因为它不具备计量单位的基本性质。与“世纪”对应的英文词是“century”。英语字典中一般认为公元1世纪就是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20世纪是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但也有少数欧美国家的字典认为20世纪是1900年到1999年。由于我国历史上采用帝王年号加阴历的纪年方法,在历史上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辛亥革命之后,虽然采用公历,但还没有遇到今天这样处在世纪之交的时代,因此追其根源,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这一问题。2.“年代”“年代”一词如何产生,说清楚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人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翻译英语或其它外语文章的时候,当译者遇到1920s、1950s时,一般都译成了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因此,就认为中国人在把诸如1920s、1950s表达的概念用中文表示时,就在汉语中增加了这个名词。另一种看法是有人认为“年代”应对应英语单词“decade”。英语中“decade”的意思是十年。同样在特指第几个10年时,有个起始年的问题。四、各种观点讨论由于对“世纪”与“年代”看法上的分歧,与会专家对这两个概念开展了充分地讨论,并且对每一种观点做了详细的论证。观点1:认为世纪的起始年和年代的起始年都是从1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目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主要字典,大部分认为世纪是从1年开始。而年代是世纪中的十个10年,如果年代不是从1年算起会产生不相符合的矛盾。②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一个新的纪元,这个新的纪元是有其社会和历史含义的,应该从1年开始世纪和年代。观点2:认为世纪的起始年从1年开始,而年代的起始年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世纪是以公元纪年开始,公元纪年是1年开始。而年代是为了表示一个十年的概念,按照一般习惯上的理解,从0到9就可以,并且没有将世纪与年代统一考虑的必要。观点3:认为世纪和年代都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采用这种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③对于公元1世纪则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99年,就认为公元1世纪共99年而不是100年。上述这些观点所讨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语言学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习惯性和语言的应用性。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社会学和历史学含义。天文学家则希望更具有科学性。计量学专家则认为希望这两个概念符合国际习惯。新闻界的专家希望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概念。术语学专家则希望对这两个概念给出统一的结果。总之都希望能够在2000年到来之前,给出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内涵。五、下一步的工作:通过这次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先不要以国家的名义过早地公布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原则。再与国际有关组织联系,了解国际上的习惯用法,最后做出与国际习惯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禁忌避免了人类的大部分近亲通婚行为,然而植物却依靠一种复杂的内部警报系统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终于搞清了这种植物“贞操带”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由于大量经济类植物已经丧失了预防同系繁殖的能力,这一发现有望帮助植物种植者避免同系繁殖,从而培育出更加健康的植物。科学家们在20世纪初期便已知道,许多植物不接受它们自己的花粉以及来自亲缘植物的花粉。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在雌蕊或植物的雌株中发现了一类酶,它能够破坏“无法共存”的花粉。如果互不排斥的花粉进入到花蕊中,那么根据推理,这些名为…  相似文献   

16.
田达 《科学大观园》2009,(20):35-36
中国赔款造就“日本奇迹”?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中国的赔款造就了日本经济的起飞。这个观点似乎有些道理。但日本学者认为,实际上中国的赔款与日本经济的起飞无关,相反,它还成为日本后来惨败的伏笔。加藤佑三说,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端于18世纪70年代,以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这种传统工业化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二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新的技术将小鼠的大脑制作成透明的3D大脑,这使得科学家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乃至分子结构。这一技术在得到改进和完善后很可能应用到人类身上。MRI不够清晰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进行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人脑研究计划。9月中旬,美国国立卫生院公布了脑计划9个获得国  相似文献   

18.
也许是进化的结果,本能驱使我们对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心存顾虑.不过,如果要说人们最害怕什么“不明事物”,首当其冲的无疑是各种各样的新技术.20世纪70年代,微波炉曾被认为会泄漏辐射并导致生育缺陷;50年代则有过广播电视损伤大脑的说法;20世纪初,医生甚至担心乘坐飞机旅行,会造成心脏过度充血以及导致心搏骤停;在更遥远的19世纪,当拖拉机代替手工初次应用于农业劳作时,人们称这项发明为“恶魔的杰作”.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的生态伦理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70年代生态伦理学的勃兴和80年代后开始盛行的生态旅游,是后工业化时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认知和新的实践。生态旅游满足人对自然的精神需要,但生态旅游以其伦理标识区别于其他形式的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旅游。生态伦理的人类应当保护自然的道德命令支持生态旅游发展,但生态旅游所选择的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没有在生态旅游实践中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试析皮克林实践研究转向的根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及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式"来解释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但随后深入的研究发现,单纯的社会学解释不能解决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以及客观性与相对性的矛盾等问题。80年代后期皮克林回到物质实践的维度,以实验室中科学家通过物质仪器的实践活动来理解科学知识的增长,实现了从社会学解释向实践研究的转向。他的实践转向不但给SSK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80年代以来相对比较沉闷的科学哲学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