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天文学家们认为在我们银河系的中央隐匿着一个巨型黑洞,然而迄今我们却从未能获得这个黑洞的直接观测图像。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拥有可以对这个黑洞进行直接成像的技术,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对于届时进行这种观测时可能将会目睹的情景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科学家们认为当我们实际对其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心跳"——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驰川主导,研究结果近日已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相似文献   

3.
<正>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对来自黑洞内部的强风进行了温度测量,揭示出黑洞风会在数小时内发生剧烈的温度变化。研究人员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和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卫星对一个邻近的超大质量黑洞进行了观测。他们发现,随着黑洞大量吞噬宇宙物质,其内部的强风会经历极为快速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位于星系的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密度极大,所具有的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亿倍。它们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9):32-33
正科学家们观测到一个超高速转动的巨型黑洞,其惊人的转速速度几乎达到光速的一半,造成其周遭的时空剧烈扰动。大多数的星系,包括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核心区域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此项研究中所涉及的黑洞位于61亿光年之外,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亿倍,从而成为迄今被天文学家观测到其自转情况的距离最远的此类天体。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合著者,美国密歇根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回最新图片显示,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在蚕食着一个星系。这个距离地球1.5亿光年星系名为“NGC 4696”。星系的中心区域在黑洞的作用下形成一种令人震撼的奇特形状。图片显示“NGC 4696”星系周围飘舞着许多美丽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是由尘埃和电离氢组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形态是由星系中心的黑洞造成的。这个黑洞正在阻止“NGC 4696”星系形成新的恒星,并慢慢蚕食着这个星系。翻腾的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宇航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共同开展的研究项目,揭开了一项天文学中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们的谜团,那就是恒星质量的黑洞是如何产生其最高能级水平的辐射的。这项研究工作的参与者之一,来自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杰里米·施尼特曼表示"我们在研究中对位于黑洞边缘地带温度高达10亿摄氏度气体中的粒子运动,相互作用以及复杂的磁场状态进行了观测。黑洞是宇宙中最极端的物理环境。"通过计算机对黑洞吞噬气体的过程模拟,研究组发现他们可以重现一些活跃的黑洞发出的一些重要的X射线特征。当气体被黑洞吞噬时,首先这些气体会围绕黑洞高速转动,随后逐渐吸积,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气体物质盘,在这个物质盘  相似文献   

7.
正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显示,银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已有近600万年不曾"进食"了。该黑洞在上次"用餐"时吞下了大量气体,结果打了一个大大的"嗝",吐出了相当于200万颗太阳质量的巨大"气泡"。从此就再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美餐",只是时不时来点"零食"塞牙缝。但从上次大餐后,黑洞中的物质仍在不断外涌,在银河系中央上下翻腾涌动,其中还包含以每小时320万千米的时速在气泡间劲吹的"冷气"。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于2010  相似文献   

8.
<正>4月24日,地球上再次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这次极光罕见地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观测到。那么,太阳上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它与地球极光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3月23日,我国风云卫星E星观测到太阳表面突然出现一个巨型“黑洞”;随后,地球上出现了绚丽的极光现象。4月21日,我国风云卫星E星再次观测到太阳南极附近的巨型“黑洞”;4月24日,地球上再次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这次极光罕见地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观测到。那么,太阳上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它与地球极光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披露,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  相似文献   

10.
正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望远镜,天文学家们观测到在一个遥远星系的核心似乎存在两个正相互绕转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两个黑洞就像一对舞者。随后天文学家们在利用"澳大利亚望远镜紧凑阵列"以及设在智利境内的南双子望远镜进行的后续观测中,又揭示了  相似文献   

11.
黑洞物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十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由于它所涉及的问题对整个物理学和人类的认识都有深远的意义,因而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注意。一、黑洞理论今昔迄今为止,黑洞还是天体物理学的一种预见,是一个理论模型。本世纪以来,物理学不断更新换代,黑洞模型也随之不断发展。大致说来,它经历了经典模型和量子模型两个阶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多数星系中央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那里密度极高,质量能达到太阳的数十亿倍。而近日,科学家就发现恒星在超大质量黑洞的猛烈“狂风”中形成证据。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将帮助我们理解星系演化的过程。科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进行观测,揭示了恒星在超大质量黑洞的强烈喷流之中形成的过程。超大质量黑洞时常会抛射出大量物质,而这些物质组成了星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宇航局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简称NuSTAR)首次将目光对准太阳并捕捉下令人震撼的X射线爆发瞬间.NuSTAR是宇航局最强大的望远镜之一,灵敏度极高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尤善于观测高能X射线.在设计上,这个望远镜阵列的首要任务是观测黑洞以及太阳系外的其他天体.NuSTAR项目组成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太阳物理学家大卫··史密斯表示:“NuSTAR让我们获得独特的太阳观测角度,从太阳大气层的最深处到最高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2,(15):32-32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新的黑洞类型——中等质量黑洞。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使用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和雨燕探测器,对一个距离地球近3亿光年的超亮天体进行长达3年的研究之后,他们宣布发现了首个代表一  相似文献   

15.
这个亚轨道飞行器一次可搭载13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以及两名驾驶员。在飞行过程中,它先是被悬挂在一架大型亚轨道飞机的腹部,在被带到数公里的高度后便与母机分离。然后通过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将飞行器提高至30公里的空域,再发动火箭发动机,以抛物线的轨迹将飞行器提升至80公里以上的太空。当到达距离地面约110公里高度后,飞行器将展开双翼并开始进入着陆阶段。着陆时,复合罩会吸收和隔绝飞行器进入大气时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2月的最后两天,当所有人都正沉浸在假日的休闲与喜悦中,伏尔加格勒上空的两次爆炸声猝不及防地打破了美好的新年气氛。这个距离即将开幕的索契冬奥会不到600公里的俄南部重镇在两天之内接连发生两起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百余平民伤亡。第一起自杀式爆炸事件发生在人流众多的伏尔加格勒火车站,造成至少1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而当所有人都在忙于运送伤者时,不到24小时,第二起爆炸再次上演。一辆满载乘  相似文献   

17.
卡塔尔航空班机上的显示屏不停地刷新着距离麦加的距离与方向。凌晨2点多的时候,飞机降落在距离麦加约1270公里的多哈。在亚运会之前,几乎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多哈是卡塔尔的首都,我们对这个国家的惟一了  相似文献   

1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引力波的作用可能曾经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从一个遥远星系的核心踢了出来,在此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亿次超新星爆发事件。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迄今所发现的,存在于星系核区之外的质量最大的黑洞,其质量超过10亿倍太阳质量。天文学家们怀疑这个庞然大物是在两个大型黑洞合并的时候被踢出星系核心的,而这个过程将会释放出能量巨大的引力波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东海 《科学大观园》2012,(22):71-71
卡西尼号飞船迎来升空15周年传回30万幅照片。2012年10月15日是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升空15周年。自1997年10月15日发射以来,这颗行星际探测器的飞行距离已超过61亿千米,足以环绕地球15.2万次。在两次飞越金星、地球和木星之后,"卡西尼"号于2004年进入土星轨道。迄今为止,这颗探测器对土星及其星环和卫星的观测已有8年时间,并向地球传回了大约444GB科学观测数据,其中包括30  相似文献   

20.
距离英国本土1万公里外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是地球上最偏远的群岛之一。这座群岛上的企鹅以及其他鸟类数量超过人类居民。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是一座座落于大西洋南部的火山群岛。它是世界上最偏远的教区。自2010年牧师克里斯-布朗离开后,这里已经有13年没有牧师了。据《教会时报》报道,教会曾多次登广告,招聘牧师到岛上工作,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愿意应征,前往这个偏远教区。根据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网站登出的广告,圣玛丽教堂的新牧师需要具备演奏乐器的能力,同时还要在学校教学。广告称:"应征者需要非常活跃并且精力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