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4,(2):56-57
<正>宋太祖赵匡胤23岁到了邺都,投奔了后汉枢密使郭威,开始征战沙场。公元951年,郭威发动兵变后建立了后周。赵匡胤因战功被升为皇宫禁卫军的一个小头目。周太祖的养子、开封府尹柴荣见赵匡胤颇有才能,便将他调到自己帐下做开封府的骑兵指挥官。周太祖无子。公元954年,周太祖病死,养子柴荣继位为世宗。在世宗柴荣即位后,北汉  相似文献   

2.
汴梁又称大梁(开封),傲踞中原一隅,为中国赫赫有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北宋的文人墨客灿如星辰,后人以唐诗宋词并举。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出生在开封的双龙巷,其弟赵光义未成为第二代皇帝之前还做过开封府尹,包拯、王安石曾在这里为官,北宋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出没,闻名于世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开封的繁盛,《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它的细节之美,之华丽。三百年灯艺六代相传据史料记载,开封灯笼的发展盛于北宋年间。太祖乾德五年,赵匡胤"诏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  相似文献   

3.
赢在细节     
<正>北宋与契丹开战时,宋军尽管人多,但胜少败多,契丹人的勇敢常让宋军闻风丧胆。契丹人何以能长胜呢?原来,两国开战的时候,看到水源,两军喝水的方法完全不同。宋军把枪往地上一扔,趴下来像青蛙似地咕嘟咕嘟喝;契丹武士则是把枪握在右手,半蹲着用左手撩水往嘴里喝。一旦有敌人来攻击,视觉开阔,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且能在最短时间内站起来迎敌,如果用宋兵的方式喝,敌人  相似文献   

4.
1912年2月29日晚8时,北京城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爆炸声、哭喊声.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深夜,人们才得知是北洋陆军第三镇以索饷为名发动了兵变.次日,兵变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了保定和天津地区.  相似文献   

5.
契丹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对朝夕相处,同进退、共命运的马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养马,爱马,敬马,玩马;依靠马征战四方,依靠马称雄天下;利用马祭祀祖先,利用马娱乐生活;他们称辽始祖佶首可汗乘白马(天马)沿辽河源而下,与驾青牛车女神相遇于木叶山下养育了八部辽契丹人;他们称辽太宗耶律德光是"白马天神"。契丹骑兵骁勇善战,契丹神驹名播海外,契丹马具甲冠天下,成为契丹文明成就的一  相似文献   

6.
1912年2月29目晚8时,北京城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爆炸声、哭喊声。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深夜,人们才得知是北洋陆军第三镇以索饷为名发动了兵变。次日,兵变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了保定和天津地区。驻保定的北洋陆军第二镇突然起兵,将城门烧毁后,到处劫掠纵火,附近的州县均未幸免,城内百姓纷纷出逃,兵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相似文献   

7.
耿韵 《科学大观园》2006,(18):25-28
在明代,著名的西洋人利玛窦神父为了寻找一支迁徙到开封的犹太人,派遣教士前往开封,这掀开了天主教在开封传教的序幕。明末战乱后,天主教一度退出开封,直至晚清鸦片战争,天主教与开封才重新有了联系。今日开封,存留下许多天主教的建筑与故事,或明或灭的历史印迹。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6,(11):72-73
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让我们———追寻远逝的民族。“天书”之谜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尔文(Kervin)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掘一空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犹如天书的符号。这些符号公诸于世后,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天书”究竟来自何方,它们又给世人传达怎样的信息呢?据考证,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么,那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  相似文献   

9.
赵匡胤不杀±大夫的誓碑传说,首见于宋·叶梦得的《避暑漫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州大地河南开封,生活着一个依然不为更多人所知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宣称从两河流域风餐露宿跋涉而来, 从宋代开始就在河南开封定居的犹太人。历经千年风霜,如今物是人非,他们的风俗已经消失殆尽。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封犹太人后裔正渐渐退去神秘的面纱走入公众视野。而争议也再  相似文献   

11.
常见食品保质期乳品: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奶粉类食品: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食用油:通常的保质日期是18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  相似文献   

12.
京菜籍贯     
在北京建都的契丹、蒙古、满族等,大都靠游牧渔猎为生,饮食上不甚讲究,所幸北京于饮馔上并不排外。取各方精华成就自己,才是真正的皇城气派。  相似文献   

13.
国峰 《科学大观园》2011,(20):52-53
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  相似文献   

14.
小伍 《科学大观园》2009,(10):51-52
说起孙立人来,在国民党军中堪称一名独特的将领。1923届毕业于清华大学,参加过五四运动。甚至,说孙立人是"国民党将领",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些偏差。孙立人加入国民党是到台湾做陆军训练总监的1947年,此后他再未指挥过作战,直到1955年因为“孙立人兵变案”又被开除出国民党。最辉煌的军事生涯中,他竟然始终不是国民党员!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草原是一个诞生传奇的地方。这里是北方游猎、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中国历史上有5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政权,其中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就发源于呼伦贝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这里出发,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并在其后50年内,和他的后继者们一起,建立  相似文献   

16.
钟葵 《科学大观园》2012,(13):70-71
军事、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不平衡是北宋一大特征,也是北宋没有成为强国的重要因素。北宋在军事上"积弱",在经济上"积贫",但在文化和科技领域却创造出许多辉煌的成果,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在中后期还呈现了文化大家"井喷"的罕有现象。北宋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宋初宋太祖赵匡胤大力推行偃武修文政策,后来的继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经行记》所载的末禄国寻支瓜就是西瓜,唐朝杜环是史籍中第一位在域外目睹、食用并记录西瓜的中国人。五代时期的胡峤是史籍可考的第一个在中国本土食用西瓜的人,他“始食西瓜”在辽大同元年(947)秋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具体地点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驻地天山镇附近,来源则是天赞三年(924)“拔浮图城”时“契丹破回纥得此种”。浮图城的西瓜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西州回鹘都城高昌(今吐鲁番)。契丹(辽)“以牛粪覆棚而种”西瓜之法源自汉地,这是一种风障和温室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方法,对传统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移植和发挥,且种瓜者当为汉人。洪皓最早将西瓜成功引种到江南,时间为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夏历八月。中国南方最早种植并收获西瓜的时间在绍兴十四年(1144)。出土的西夏文献汉文《杂字》所载“大石瓜”即为西瓜,来自所谓的“大石国”,即喀喇汗王朝。此“大石瓜”与契丹所得西瓜同源,均在893—915年间由萨曼王朝向喀喇汗王朝传入。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1.关于“地理大交流”“地理大交流”的概念,是我国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它表示从公元4世纪初到6世纪后期“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巨大人群所经历的地理变异”。这场地理变异,表现为大群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跨过长城,进入中原,“他们放弃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而定居到这片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而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则“放弃了他们世代定居的这片干燥坦荡的小麦粮区,迁移到低洼潮湿的江南稻作区”。这场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地理交流,以其发生时代之早、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口之多、延续时间之长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在地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先生把这  相似文献   

19.
1.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为故宫书画代表作品。该画为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 2.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科学素养就没有正确的安全意识"。让更多人获得科学思维,让相关部门的监管与评估采用科学方式,是攻灭谣言的重要方式。馒头里添加东西,泡水后像海绵。近日,这一流言在河南郑州、开封等多地疯传。有网友发布试验视频称,馒头里"加了胶",泡水后反复揉捏,馒头竟然不碎不烂。一番调查后才真相大白:馒头中所谓的胶状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