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约在10年前,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一种罕见、短暂的宇宙射电波爆发。这种神秘能量爆发的来源、特点、本质等一直令天文学家们迷惑不解。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外星生命试图联系我们的一种信号。近日,天文学家终于定位到这种信号的来源,它来自30亿光年外的一个矮星系一一御夫座星系。天文学家在近期探测到了来自该星系的6次射电暴。尽管这些每次持续只有数毫秒时间的无线电波来源尚未可知,但有人推测,这些神秘的能量爆发  相似文献   

2.
一个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领衔的天文学家小组使用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7个迄今已知最原始、距离最遥远的星系.其中一个星系可能是我们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星系,其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发后仅3.8亿年.所有7个最新发现的星系的形成时间都在130亿年之前,当时的宇宙年龄仅相当于其目前年龄的4%,那个时期常常被天文学家们称作"宇宙的黎明",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星系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目前,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而本次的研究所发现的星系年龄涵盖了宇宙年龄在大约3.5亿年至6亿年之间的时期,其代表的是宇宙极早期形成的首批星系的确凿证据.天文学家们认为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其中的星系形成数量也会稳定增长.由于光需要花费数十亿年时间才能穿越如此广袤的宇宙空间,因此天文望远镜就像一台时间机器,可以让我们看到数十亿年前宇宙的景象.我们看得越远,回溯的时间便越久远.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不活跃的质量巨大的星系,而且这个星系所处的宇宙年龄仅有大约16.5亿年。研究发现在一个极短的时间窗口内,这个星系内便通过一次星暴事件迅速形成了大量恒星。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0亿年左右,这个星系便己经基本不再有新的恒星形成,变成了一个"安静的红色死亡星系",这类星系是首次在如此早的宇宙时期被发现。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的这个巨型星系内,有超过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地球2.0"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地球2.0"是指理论上与我们生存的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现在,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弗兰克·马奇斯博士给出了发现"地球2.0的"时间表。他认为我们将在2024年前发现一颗酷似地球的行星。马奇斯的预测立基于最近取得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心跳"——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驰川主导,研究结果近日已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天文学家近期发现了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其巨大程度甚至让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其不可能存在.根据来自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的数据,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一个创纪录的类星体集群结构,其延伸超过40亿光年.所谓类星体即一类年轻的活动星系.相比之下,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直径不过仅有数十万光年,而银河系所处的上一级结构,即室女星系团,其延伸也仅有数亿光年而已.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天文学家罗杰·克洛斯表示:"这项发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惊喜,因为它着实突破了我们所知晓的宇宙中最大结构的尺度."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科学界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之际,美国天文学家对他100年前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进行了首次印证.科学家们声称,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放大镜,光线是可以弯曲的.  相似文献   

8.
10年前,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如今,天文学家们称他们可能准备进入行星探索的新阶段--探索遥远世界是否存在类似地球生命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正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望远镜,天文学家们观测到在一个遥远星系的核心似乎存在两个正相互绕转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两个黑洞就像一对舞者。随后天文学家们在利用"澳大利亚望远镜紧凑阵列"以及设在智利境内的南双子望远镜进行的后续观测中,又揭示了  相似文献   

10.
晓尤 《科学大观园》2012,(15):64-65
我们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50年前,天文学家弗克·德雷克首次启动了探寻地外文明的奥兹玛计划———用巨大的天线(射电望远镜)接受外星文明发射的信号。50年过去了,天文学家的努力仍然在继续着。然而,即使是迄今为止规模  相似文献   

11.
正1987年,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的一个小型星系中观测到超亮的超新星爆发,其瞬间释放的能量超过了太阳1亿倍。美国宇航局如今对外发布了关于此次超新星爆发令人惊叹的最新数据。这颗代号SN1987A的超新星是400多年来爆发出最明亮的一次超新星事件。在此次发布的数据中,包括一些非常壮观的图像、视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场来自1.24亿年前的特殊"分手",主角一个是管"听"的器官,一个是管"嚼"的器官。很久以前,负责"听觉"和"咀嚼"的器官是一体的。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基于1.24亿年前的李氏源掠兽化石发现: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器官,为了适应自然选择,提高听觉和咀嚼的效率,两个模块逐渐分离。日前,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一成果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尽管地球生命可以追溯到20亿年前,但直到5亿年前,生命才发展到可以被肉眼看到的程度。但是,令生物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是,生命如何从微生物跃变为多细胞的植物和动物,并最终统治这颗蓝色星球?约7亿年前至6.59亿年前,地球发生过一次严重的Sturtian冰河期,随后迅速升温的地球进入了所谓的"温室期"。但热气腾腾的地球很快又进  相似文献   

14.
陈鼎 《科学大观园》2020,(11):66-71
正景德镇保存至今的古代瓷业遗迹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江西景德镇市所处地域,在大约10亿至14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尚为一片汪洋。大约1亿至5亿年前,燕山运动发生,这片地域自海中隆起,地质运动从此赋予了其东北高、西南低的山地丘陵地貌,河流山川密布,丰富多样的矿藏聚集于此,"瓷都"景德镇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零点,NASA举办媒体电话会议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最新发现:天文学家表示,发现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该行星名称为开普勒452b,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天文学家表示,迄今发现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名称为开普勒452b,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这是至今为止发现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讯     
美国宇航局“Chandra”X光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探测到的黑洞超低音声波,看似是英仙座星团周围的可燃气体形成的。英仙座星团与地球相距2.5亿光年。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对于宇宙中的特大黑洞能够发出上述声波并不感到意外。——新浪科技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4,(23):64-65
公元185年,中国东汉的天文学家们曾经目睹并记载了一起超新星爆发事件。科学家们宣布,借助美国宇航局在轨运行的两台空间望远镜的帮助,他们于近期成功揭开了有关人类有记录以来首颗超新星爆发的一些谜团,那次超新星爆发发生在大约2000年前。美国科学家揭开中国东汉超新星爆发事件公元185年正值中国东汉,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在天空中观察到一次超新星爆发过程并对此做了记录。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来,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一直在搜寻宇宙最原始的物体,他们于近日公布了一项发现,宇宙中已知最遥远的一个星系距离地球有132亿光年,而且在大爆炸之后的6亿年时就已形成。研究者称,这个名为EGS8p7的星系已经有超过132亿年的历史,而宇宙本身的年龄为138亿年,因而这次发现将提供了解星系年轻时在宇宙中如何形成的难得过程。在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美国航空航  相似文献   

19.
暗物质之谜     
正暗物质的发现1933年,加州理工大学的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在研究星系团时,发现了奇怪的现象:星系相对于星系团中心的运动速度似乎太快了。星系团是可以包含数百个星系的集合体,这些明亮的星系由共同的引力场束缚。茨威基研究的星系团是距离银河系3亿光年的"后发座星系团(Comacluster)"。茨威基的同事史密斯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收集了星系团中成员星系的速度。天文学家利用引力理论,通过星系的运动速度推断星系团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丁丁 《科学大观园》2010,(12):72-72
<正>宇宙间也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那就是超大黑洞与周围恒星究竟谁产生了谁?现在科学家们似乎已触到其中端倪,据美国《连线》报道称,天文学家戴维·埃尔伯兹发现距地50亿光年的一个黑洞,正在积极"筑窝垒巢",为自己建造一个栖身之所。该黑洞向临近星系喷射高能粒子,触发了比此星系平均速度快100倍的恒星生成过程。奇异的类星体这一发现源于标号HE0450-2958的类星体。类星体的奇特现象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们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