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0,(10):64-64
60岁的罗伯特·菲德勒是英国萨里郡索尔福兹市的一名农夫,菲德勒从小就对中世纪的历史和建筑非常感兴趣,他做梦都希望能像古代贵族一样拥有一座“梦幻城堡”。为了实现梦想,菲德勒于2000年开始了建造“城锈”的浩大工程。然而,菲德勒要盖的城堡位置正好位于市政规划的绿化带上,而在这个地方造永久性建筑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因写作需要,参阅“英汉天文学词汇”(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发现有两个名词汉译欠妥,现提出与同行商榷。其一是“azimuth mounting”,该书译为“地平[式]装置”,笔者认为应译作“经纬仪[式]装置”,理由如下。实际上azimuth mounting与equatorial mounting是并列的两种不同的类型,后者在该书中译作“赤道[式]装置”,更准确地说应是“赤道仪[式]装置”。equatorial mounting的望远镜可以绕极轴和赤纬轴转动来对准任何方向的天体,赤道仪就是采用这种装置。而azimuth mounting的望远镜则可以绕垂直轴和水平轴转动来指向天体,经纬仪就是采用这种装置,故应称为“经纬仪[式]装置”。虽然azimuth不是经纬仪,而是方位角或地平经度,但它们是用经纬仪才能测量的球面坐标量。反之,若译作“地平[式]装置”,则在讨论太阳观测仪器时,很容易与太阳望远镜和光谱仪的光路是垂直式(vertical,即太阳塔)或是地平式(horizontal)中的后者相混淆。另一个词是“poloidal(magnetic)field”,该书中译作“角向[磁]场”,笔者认为应译作“极向[磁]场”。poloidal(magnetic)field是与toroidal(magnetic)field并列的,后者在该书中译作“环形磁场”,最好也应改为“环向[磁]场”。这两个名词是在太阳发电机理论中出现的,它们是太阳内部磁场(磁流管)的两种形态。toroidal field的磁力线环绕太阳自转轴;而poloidal field的磁力线则是在太阳子午面内,大致沿太阳极轴(自转轴)方向,而且字头polo-也与pole-(极)相近,因此应译作“极向[磁]场”。反之,若译作“角向[磁]场”,则不明确。因为在球坐标系的三个分量(γ,θ,φ)中,沿θ和φ都是角向,不能区分是哪一个角向。而且poloidal field中允许有γ分量,并不是纯角向,即可以含有径向分量。因此译作“极向[磁]场”比“角向[磁]场”要优越得多。* 林元章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关于维特根斯坦唯一的一个建筑作品的风格、价值、地位和影响的研究评论,目前还有不少分歧。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的建筑表达了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一种良好的方法,实践着尽力摆脱限制的稀缺的“原始生活”。他的建筑风格超越了一般的建筑流派,他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工匠式的追求精密和清晰的方法,而不是含混的“设计”。这一切与他的后期哲学思想关系重大。他的建筑思想和作品对建筑界影响不大(不是没有),但研究者的评价都很高。这是一个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进行保护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世上事,除了“夹泰山以超北海”之类的痴心妄想,都是不为之则难,为之则易。比如人到老年还要学习,的确是件难事。但只要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坚持去做,往往能够做到。“力学之父”钱伟长常跟朋友说:“我36岁学力学,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方法论小组(MMK)是苏联(俄罗斯)哲学和逻辑学史上时间跨度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学术共同体之一。MMK的杰出领导者季诺维耶夫最早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深刻揭示了《资本论》蕴含的辩证逻辑和科学逻辑;谢德罗维茨基是MMK的精神领袖和有力组织者,在他的领导下,MMK经历了思维研究、活动研究和一般方法论研究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形成了内容-发生逻辑、活动论和系统-思维活动方法论三种范式。MMK主张的方法论主义和发起的方法论运动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转向”。MMK为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人才基础,时至今日,MMK倡导的“社会-文化范式”和“方法论思维”对俄罗斯科学哲学未来发展和分析方法都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对机器大工业时代和技术时代对人的奴役都作的犀利,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海德格尔则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本身,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它内在地就具有对人控制的特点,据此,马克思认为出路在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海德格尔则认为出路在于“思”与“诗”,在于对技术的“泰然任之”。  相似文献   

7.
1957年9月,一个美国家庭在波兰边境开始他们的旅程,此处向东600英里(约965.61千米),就是莫斯科。在20年的封闭之后,苏联向旅游者开放了边境,路旁的标语写着“为了全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8.
1892年10月,一座由美国人马加里医生筹办的宽仁医院在重庆市戴家巷落成,这座拥有四栋中国式建筑的医院,俨然成为旧中国先进医疗水平的杰出代表。院名中的“宽仁”语出《尚书》,“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为医院只有以精湛医术、崇高医德,济世苍生,才能匡正天下,取信于黎民。正是在“宽仁”精神的感召下,医院先后为一大批革命斗士成功实施了手术,其中就有一段有关“军神”刘伯承的佳话,也许你对刘大将军“刮骨疗伤”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那位被刘伯承精神所深深折服的外国医生是谁吗?不错,他正是宽仁医院的首任院长马加里。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1,(21):36-37
被当地人戏称为“衣架”的悉尼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都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0.
以轴心时期中西方经典技术文本的代表《考工记》与《建筑十书》为切入点,借助技术哲学的分析框架,发现中西方工匠技术主体虽然都是“人”(工匠),但中国工匠技术是在礼乐、阴阳等文化规训下,工匠凭借经验,依靠身体技术与工具技术,以实现制器造物的“悟性技术”,区别于古罗马在古希腊人文、神学等文化影响下,建筑师以“理性技术”制导工匠“悟性技术”,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等造物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算家认为数学知识源于生产实践,由“圣人则之”,即庖牺画八卦;为合六爻,作九九;后又有黄帝、隶首等人继续推广和发展,其中刘徽指出“隶首作数,其祥未闻”。数学的功用具有三个分层递进式的认识:(1)用于解决生活和生产实践问题“算在六艺”,而且包括一贯的“观象授时”国家行为;(2)理解世界的途径和研究数学的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刘徽为数学而数学“以阐世术之美”观点。该阶段的数学思想更多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巴黎,一提起这个字眼,没有去过巴黎的人像吸食了大麻一样就有了幻觉:香水的香气扑鼻而来,美女在眼前晃来晃去,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雄伟华丽的建筑浮现在脑海里去过巴黎的人则总会想起在那里交的“狗屎运”。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视野也不应漏掉韦斯特任期内也为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增添的几栋极具争议也极具象征意义的建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便是几乎处处颠覆20号大楼传统的施塔特中心,另一个则是位于西校区的本科生宿舍——绰号“海绵”的西蒙斯楼。  相似文献   

14.
去过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人往往会发现,这座城市有许多以“中国城”命名的地名,比如“中国城”地铁站、“中国城”巷,甚至还有一座宛似中国古城的城门和塔楼,让来莫斯科的中国人备感亲切。其实,如果让时间倒退500年,人们会更惊异地发现,莫斯科市中心竟有一座中国古城风格的城中之城,这便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城”。  相似文献   

15.
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连片组成的两江干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这里的吊脚楼营造历史已有数干年。但前不久作家周成林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那些几十年来都保持着“原始生态”的古老建筑和村寨,今天正遭受快速商业化的侵扰。  相似文献   

16.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罗伯特·胡克(1635~1703),不仅与卡笛儿、波义耳、惠更斯、雷恩、牛顿等生活在同一时代,或几乎是同一时代,即欧洲16和17世纪的“新科学”时代,其科学成就也可以与他们相媲美。他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惊人的动手技巧和创造能力对当时的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钟表和机械、生理学等学科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在艺术和建筑方面也颇有建树,因此被誉为“英国的达芬奇”和“最后一个文艺复兴人”。他曾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发现了细胞,并首创“细胞(cell)一词,沿用至今;他曾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所有”式命题中的“所有(all)”,维特根斯坦指出:“所有”不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列举和归纳所得的命题形式,而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的假言逻辑形式;作为一种逻辑形式,它是完全的(但不是全体或“所有的”),但是,作为一种描述世界的形式(陈述),它又是不完全的,它是一幅关于世界的不完全图像;“所有”的语言表述形式是一种无否定性后缀的语句形式;“所有”不同于“所有的”,它相当于语词“任何”的语法功用。据此,维特根斯坦认为,科学命题是假设而不是陈述,它是不可证实的,我们能证实的最多只是它的不同截面。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德格尔关于建筑的哲学思考,有如他对技术的追问,其运思的方式同样源于其追问“是”的意义的方式。他把建造的本质理解为定居,把定居理解为人在大地上“是”的方式,归属于定居的建造以建筑物的方式聚集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由此展开地点与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这是当代建筑理论界的共识。要开展建筑哲学的研究,把握建筑的本质,必须深入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将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鸟巢”体育场早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标志建筑,这座设计独特新颖的建筑把建筑的“钢结构”直接暴露在外,给用于承重作用的钢结构赋予了美学的灵动,这种钢结构的简约大气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远在秦始皇时代,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标志性建筑胡佛大坝上新建起的胡佛大桥,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新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超级建筑。12年的计划,3000名工人历时5年的建设,这座大桥终于初具规模。在大坝的“阴影”下开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座建于1936年的桥是在美誉缠身的胡佛大坝的“阴影”下开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