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观察籼型杂交水稻"川优9527"的花粉和药室壁的发育,对幼穗花药从雄蕊原基形成至花粉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期。选用不同发育时期的水稻幼穗(长度约1.0~10.0 mm),以石蜡切片技术分别制作其花药装片,置于光学显微镜(N ikon DS-R i1-U2)下观察并拍照。根据细胞及组织形态特征的显著变化,将花药的发育进程精细划分为:孢原细胞期、二层药室壁期、三层药室壁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以上4期对应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初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花粉母细胞二分体时期、花粉母细胞四分体时期(以上4期对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中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时期、成熟花粉时期等1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巨峰葡萄子房2室,每室具2个胚珠。胚珠倒生,具两层珠被,胚珠发育属厚珠心型。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呈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只有合点端1个大孢子发育成胚囊,单核胚囊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成熟胚囊内具7个细胞。巨峰葡萄胚囊发育属蓼型。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生略迟于小孢子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均在开花前完成发育。  相似文献   

3.
谷子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在花粉成熟时,药壁仅剩下药室内壁和表皮,中层和绒毡层分别在小孢子母细胞和花粉的发育过程中退化消失。绒毡层为分泌类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存在染色质穿壁现象。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有两侧对称、交互对称、直列式和T形。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在花序顶端自旗叶露出后的1—2天之内,是采集减数分裂材料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涂抹压片及石腊切片法,对鸭梨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生过程,进行了光镜观察.指出减数分裂期花芽发育的形态学指标,对不同花序、花蕾和花药内,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周期的同步性进行了比较,对不同分裂时期的特点和异常现象做出分析探讨,从减数分裂物候期为鸭梨的花期预测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以甜樱桃巨红13-38为试材,对其花药发育时期和不同时期愈伤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越冬前已经形成,一直持续到次年的2~3月份,3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3月末形成四分体,4月初形成单核期小孢子,4月中旬形成成熟花粉;花药单核期时诱导的愈伤状态最好为绿色,较致密,愈伤诱导率是各时期中最高的,为4.828%.  相似文献   

6.
以美洲黑杨的雄花枝为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芽及花药外观形态的关系, 为美洲黑杨2n配子的诱导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美洲黑杨雄花花序开始露出芽鳞之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已经结束; 花芽顶端及侧面的芽鳞开始松动时,在同一花序中可以观察到从小孢子母细胞到花粉粒的所有减数分裂阶段,此时是诱导2n配子的最佳时期; 美洲黑杨花药长度与减数分裂阶段密切相关,长约0.5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小孢子母细胞阶段, 长约1.0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细线期、粗线期、中期Ⅰ、末期Ⅰ及二分体阶段,长约1.5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长约2.0 mm的花药已处于花粉粒阶段; 同一花枝上的不同花芽及同一花序中不同小花的发育不同步,但同一小花中的不同花药发育基本一致。美洲黑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是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小麦不育系83A、41A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单核花粉期基本正常.小孢子能通过两次有丝分裂形成三核花粉粒.但在有丝分裂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微核和大小不等的精核.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三核花粉期及其以后.败育类型属于圆败.其败育原因可能与遗传物的丢失、分配不均和细胞器的分化不良有关.恢复系2721、143和 F_1的花粉大而圆,细胞质充实饱满,花粉活力强,结实率高,故2721和143是较好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8.
绵刺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绵刺的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有如下结论:绵刺雄蕊3枚,花药4室,药壁4-5层,腺质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原位消失,中层宿存,花药成熟时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上面体形的四分体,胞质分理解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小孢子发育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有败育发生,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至四分体时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各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①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特征与一般被子植物相同,属一般规律。减数分裂基本上是同步的,但也有不同步的。不仅不同花药或同一花药不同的花粉囊中的分裂不同步,就是一个花粉母细胞内的的减数分裂也不同步。②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观察到有核穿壁现象。③从小孢子母细胞到四分体,其外均有胼胝质壁包着。④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的排列为四面体形,左右对称形或十字交叉形。⑤单核小孢子的核分裂为营养核和生殖核后,生殖核形成生殖细胞,接着营养核解体。花粉粒为二细胞型。生殖细胞在花粉管中分裂成二个精子。⑥从单核小孢子发育为成熟花粉粒,均未见有明显的液泡。成熟花粉粒含丰富的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以及脂类物质。⑦成熟花粉粒亦道观近球形,极面观具钝三角形。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外壁具有不规则瘤状突起的纹饰,具三沟孔,为赤道孔。⑧绒毡层为腺型绒毡层。  相似文献   

10.
从花芽膨大至开花历时26天。开花前19—16天,幼叶与花序伸出期,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小孢子发生为同时型。四分孢子多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发育(中央期——靠边期)持续5天。开花前10——9天,花蕾分离,顶花花冠微露时,是小孢子第一次分裂的时期。2——细胞雄配子体充实期持续7—8天。开花前2—3天,2—细胞花粉粒发育成熟。生殖细胞的分裂在花粉管中完成。但也观察到生殖细胞在花粉粒中分裂、发育成3—细胞花粉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猬实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猬实小孢子发生及其雄配子体发育的特征。其花药壁的发育属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具三萌发孔。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花粉成熟时药室内壁有条状加厚。  相似文献   

12.
研究猥实小孢子发生及其雄配子体发育的特征,其花药壁的发育属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具三萌发孔,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花粉成熟时药室内壁有条状加厚。  相似文献   

13.
用整体染色透明法观察油杉花粉粒的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花粉的个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以更清楚地显示油杉单核小孢子有丝分裂过程及其成熟花粉粒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单核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的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整体染色透明法制片过程简单快速,效果较佳,适用于裸子植物花粉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观察技术;主要关键技术在于染色、脱水和透明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4.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导了四合木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雄性不育现象.四合木花具八枚雄蕊,分两轮排列.药壁发育属基本型,具腺质绒毡层.正常花药的绒毡层细胞在四分孢子形成之后开始解体.四合木花药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开始,在以后的各个时期均有发生.败育发生在个别雄蕊或全部雄蕊中不等.败育花药的药壁中层、绒毡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即开始解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基本全部瓦解,使小孢子母细胞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进行,引起以后一系列败育现象,形成不正常的四分孢子或单核花粉粒.败育花药药室瓦解,花粉囊收缩变形.即使在正常发育的成熟花药内,仍能观察到败育的花粉粒,形状为椭圆形或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以电镜观察甜菊花粉及发育的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出现胞质融合以及线粒体和质体数量减少、结构简化的胞质重组现象。四分孢子的显著特征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呈活跃状态。花粉双核期,营养细胞内出现大量的淀粉粒和脂质体,细胞器丰富,核孔多,而生殖细胞胞质稀薄核孔较少见。本文中探讨了这二类细胞的功能。双核期花粉内淀粉粒和蛋白质开始大量积累。三核期花粉成熟时,蛋白质积累达高峰,淀粉粒转化为较小分子的糖类物质以供花粉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6.
花药药壁发育为基本型.成熟绒毡层细胞具双核,属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形,单核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始终与小孢子细胞长轴平行.生殖核先于营养核形成,胞质分裂极不对称,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间具明显的、非肼胝质性质的壁.散粉时花粉粒为2细胞,细胞内贮藏丰富淀粉粒.花药各部分组织中始终富合淀粉粒,在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淀粉的消长显示一定的功能相关规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时开始积累肼胝质壁;刚释放的小孢子肼胝质荧光弱,液泡期小孢子具较强的肼胝质荧光.  相似文献   

17.
主要报道云南松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形成以及花粉萌发过程中细胞核、液泡、淀粉粒的动态。云南松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其细胞内的淀粉粒、脂肪等集中分布于赤道面,这一区域具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四分体胼胝质壁向心形成,分布于赤道面的淀粉粒完全消失。单核小孢子在有丝分裂前,其液泡的大小,核的位置、形态都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花粉寿命较长,萌发时,花粉管从花粉纵侧面帽缘下突出,并呈各种形态和分枝。  相似文献   

18.
黑节草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形成以及花粉萌发过程中细胞核的动态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同一药囊内的小孢子母细胞分裂具有高度的同步性。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内各小孢子的排列形式多样,并且在以后的发育中花粉始终保持在四分体内,形成四合花粉。孚尔根反应表明,生殖细胞从形成后始终保持强烈的阳性反应;而营养核却总是呈弱的阳性反应。经组织化学鉴定,生殖细胞壁为胼胝质的,此壁直到花粉成熟时才逐渐解体。花粉管顶端为球形透明区,此区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胼胝质荧光,这一现象在其它植物中还未见报道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染色体的变化和异常行为,为进一步开展柳杉的生殖生物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柳杉的雄球花(小孢子叶球)为材料,采用压片法研究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变化规律。【结果】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其进程一般开始于10月中下旬并持续到11月上旬。观察发现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有关,同一侧枝上柳杉雄球花的发育不一致,同一花序中的不同小孢子叶球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同步。通过观察柳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存在单价染色体、不等价二价体、滞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异常四分体等异常现象。【结论】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羊草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主要结论如下:(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平面型,单核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细胞壁,对PAS染色和苯胺兰染色诱导荧光均呈负反应,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细胞内贮藏丰富淀粉粒,(2)药璧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细胞属分泌型,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细胞具一或二核,在单核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有向花药腔肥大增生和绒毡层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变形绒毡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