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文娟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1):142-145,150
吹腔是徽调的主要声腔之一。文章从历史渊源、地缘关系、形态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它形成的三个阶段,并以吹腔传统戏《贩马记》为例,分析其音乐特点以及与其他声腔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
萧红的小说《生死场》是一部内涵丰富深刻、笔力透纸背、风格别致明丽的作品,能把这部并不具备改编优势的小说成功地搬上话剧舞台,这体现了改编的胆识,才气和大气。本主要从契合和创造两个方面,探讨话剧《生死场》成功的原因,认为该剧不仅准确传神地契合了原作的精神内涵,而且又有话剧艺术全新的大胆创造,它使人们看到了戏剧表演艺术无限丰富多样的创造潜力和中国话剧令人欣喜的发展前景,它对新世纪中国话剧艺术的繁荣和学名的改编必将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众多的戏曲论著中,徐渭《南词叙录》是唯一一部专门研究南戏的著作。《南词叙录》融资料性与概论性于一体,内容既丰富,创获亦甚多。分别从"勾勒南戏发展史"、"倡导南戏本色语"、"蒐集南戏之文献"三个方面,对其成就与特点进行梳理与论析。认为在戏曲史上"尊北鄙南"的有明一代,徐渭以一己之力而独推南戏的举措,对于南戏在当时的繁荣和发展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鹏 《科技信息》2013,(18):208-208
劳伦斯在欧洲大陆是第一个将人物心理分析纳入到小说创作的先行者之一。他被称为最醉心于弗洛伊德的作家,他的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关系,是文学评论界的热门话题。本文试以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的女儿》为例,分析劳伦斯是如何运用人物心理刻画这一写作手法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包得行》是洪深于抗战前期创作的一部多幕话剧。该剧是抗战文学中较早出现的兵役题材作品,对役政作了全面、集中的反映,是兵役题材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该剧较早地克服了抗战文学初期作品的公式化、概念化缺陷,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现实性与艺术性兼具,在抗战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6.
杨栋《〈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一文,认为《张协状元》剧编写于元代杭州。针对杨文中提出的十个问题,逐一解读剖析,可以推断《张协状元》为南宋中期戏文且只能产生在南戏故乡温州。  相似文献   

7.
话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既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话剧台词即人物间的对话是话剧的灵魂。话剧中人物的对话既受语言结构规约、文化规约与话剧艺术规约的限制,又受剧作家及角色意图的支配。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试图从意图意义和规约意义这两个切入点分析作为特殊言语行为的中国话剧对白,并以《茶馆》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探讨话剧翻译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出,只有充分考虑话剧对白这种特殊言语行为的语言规约力量和施为力量,对其加以仔细揣摩、全面理解与恰当转化,才能得到最优化的话剧翻译。  相似文献   

8.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研究者大多从社会学、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本文从“心理分析”这样一个角度来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认为曹禺在刻划周朴园、蘩漪、周萍这三个人物时 ,明显地借鉴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 ,使人物形象具有心理深度和生活逼真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对该剧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小说诞生之日起,视角作为鉴赏和解读小说文本的基本手段和角度之一,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黛西·米勒》通过批判性、创造性地运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对小说理论和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推进小说流派从批判现实主义向现代心理主义过渡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完善视角的独创更让前人、来者无法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0.
《新政真诠》是近代思想家何启、胡礼垣的政论集 ,其中贯穿了一条改革思路 ,具体表现在对实行新政、振兴商业、培养人才三个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荷马史诗》内容丰富、诗才洋溢,具有重要的文学、民俗学、政治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价值。与我国古代诗歌典籍《诗经》中的王事诗相比,二者在战争目的、战争形式以及人们对于战争的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明史·宰辅年表》是"二十四史"之一《明史》的四表之一。该表以《明史稿·宰辅年表》为底本,并参据明朝"国史"《明实录》编写而成。由于缺乏对史料的辨析及必要的考证,该表较为粗疏,质量并不高。而由该表的编写,可窥见《明史》修纂取向的变化,及其在清代学术风尚变迁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田汉的五幕话剧《秋声赋》结构精巧,插入众多音乐与重视地域空间的转换是其突出的叙事特点。音乐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情感,同时还承担了参与组织戏剧结构的功能。转换的地域空间不仅承载了作者不同的情感体认,同时还具有明确题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鲁迅和夏目漱石是20世纪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家,他们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象征性的存在,尽管两位身处异国,并素未谋面,但他们借助文学表达国民性改造、启蒙民众的理想与初衷是一致的。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夏目漱石的《哥儿》为代表性文本,通过对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文本细致研析,挖掘出其隐匿的丰富思想内涵,找寻出两位文学巨匠在创作上的异同,从而完成鲁迅和夏目漱石在跨越国界基础上的精神链接。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与整合的活跃时期,这一对话过程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明显。就侦探小说而言,从翻译介绍到本土作家开始创作本国的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融合的过程。吴趼人创作的《中国侦探案》虽不成熟,融合之中又有分裂的特质,但这又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学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侦探案》的研究也就有助于认识侦探小说如何在中西融合中找到一条民族化和现代化之路,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法律与文学研究视角导入法律与戏剧之比较研究,综述了法律与戏剧研究的意义、路径和价值。以话剧《关系》为剖析范本,探讨了不同时代婚姻制度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反映了婚姻制度以及社会观念的历史变迁;从法律与社会现实的对应角度,揭示社会的发展与法律滞后的矛盾,认为现行婚姻法律制度必将消亡;同时,揭示了剧中人物悲剧命运的制度成因。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对于其所征引的前人的著述一般会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或叙其书目篇卷,或录其作品全文,或具体,或概括,而对于淮南王刘安的著作却只字未提。司马迁《史记》是否征引过《淮南子》,《史记》并没有做具体交代。近代有学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史料征引之一就是《淮南子》,然而,通过考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史记》中无史料征引自《淮南子》。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与《墨子》成书究竟孰先孰后?这问题关系到对上古哲学史演变发展的历程是否能作出准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谈《解析几何》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析几何》是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 ,面对新的形势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解析几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1 基础知识不能放松 ;2 基本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必须掌握 ;3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教学内容必须进一步整合 ;5 避免内容重复 ,尽量采用《高等几何》的观点 ;6 充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