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轨列车在正线运行期间不可避免会发生故障,由于地铁线路双线单向设计的局限性,故障车对后续列车的影响较大,引起乘客的不满,降低地铁的运营服务水平。该文结合列车故障对行车和乘客的影响,提出3种常用的救援方法,包括顺向推进法、逆向推进法、合理利用渡线法等。为了尽快开通阻塞的线路,恢复列车正线行车,归纳出更加优化的列车故障救援组织环节,即清客、前往故障区间、连挂、驶离正线及救援善后工作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乔林真 《科技信息》2013,(24):456-457
由于一期22列地铁车辆客室车门伸缩滑道止挡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止挡两端橡胶易脱落、紧固螺钉难以取出并且易断在内部,以及在运营时发生止挡固定螺钉松脱与门驱动臂干涉而无法正常关闭并切除车门问题,最终导致列车延误、清客下线,严重影响正线运营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伸缩滑道止挡的结构、故障情况、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斌  于洪桥 《科技资讯》2023,(13):80-83
在地铁车辆的运行过程中,转向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地铁车辆的长时间运行与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转向架很容易出现一些故障,从而对地铁车辆的运行效果及其安全性产生不良的影响。为有效处理地铁车辆转向架故障,该文对其主要故障和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地铁车辆转向架的组成及其作用分析、地铁车辆转向架的主要故障分析、地铁车辆转向架主要故障处理技术分析以及地铁车辆转向架故障检修技术分析。希望通过此次分析,可以为地铁车辆转向架故障的及时发现与处理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有效确保地铁的运行质量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翟倩 《科技信息》2010,(36):I0229-I0229
在车辆运营发生故障后,故障车应以最快的、合理的方式退出正线,尽快恢复正线的正常运营,由此可见故障车停车线的布置形式在地铁项目设计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介绍几种常见的故障车停车线的形式入手,着重分析了故障车停车线设计中设置4条渡线与3条渡线对运营的影响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于洪桥  王斌 《科技资讯》2023,(12):59-62
地铁列车在当代城市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制动系统则能够对地铁列车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制动系统之中易出现的故障包括制动抱死、防滑失效、制动重故障等多个方面,为了保障运行安全,有必要针对其中的制动系统进行优化,提升制动效果,先要明确其中的故障原因,再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该文主要针对地铁列车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铁2号线车辆的辅助电源装置主要由辅助逆变器、蓄电池充电器组成。每列车有两套辅助电源装置,为整列车的辅助系统提供电源。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天津地铁2号线车辆辅助电源装置各部分电路的运行原理和系统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良好匹配关系,是确保城市地铁车辆能够有效取流的重要条件。弓网关系匹配不当,将会影响到地铁车辆受流时的稳定性,导致弓网之间故障,甚至会造成恶性的弓网事故发生。因此,目前大多数城市地铁公司在采购地铁车辆和建造车辆段时都会考虑到弓网监测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列车车载弓网动态监测系统、接触网检测作业车、受电弓在线检测系统。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监测到弓网匹配关系、弓网运行情况、识别弓网之间问题的详细故障信息、快速排除弓网故障隐患,为城市地铁车辆安全运营保驾护航,科学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重点对车载弓网动态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铁是指在地下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于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近几年发展进程加快.目前,全国已建成投运地铁的城市达到27个,累计建成轨道交通线路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虽然城市地铁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地铁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安全由安全性极高的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予以保障.然而实际情况是,当信号失联、车辆发生故障时,ATP的故障导向安全设计会导致列车停运.为使故障对运营的影响降至最低,往往采取切除ATP的人工驾驶方式,此时运行安全依赖驾驶员的人工嘹望.当列车行驶至弯道较多、视线受阻的路段时,事故极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车辆—结构—土层—建筑物的二维共同作用模型分析了地铁列车振动在地面的传播特性,并计算了地面上不同位置、不同层数的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及隧道深度不同时地铁列车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辆CBTC系统在地铁列车运行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在实际地铁车辆CBTC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系统车载信号故障,对地铁车辆的运行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系统车载信号常见的故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地铁车辆能够安全的运行。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地铁车辆CBTC系统,分析了地铁车辆CBTC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并对地铁车辆CBTC系统车载信号常见的故障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正线上发生故障的概率,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得到列车编组数、累计走行公里、架修或大修经历为列车故障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基于实际数据以每12万km为观测范围生成单列车在一定走行公里内故障发生次数的离散数据集,并根据数据呈现的分布特点选择泊松分布、零膨胀泊松分布及可能的函数形式构造3个备选模型。经过模型比选,最终提出基于泊松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正线列车故障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列车编组数的增加会提高列车故障发生概率;累计走行公里的增加会使列车故障发生概率先降低后回升,在列车投入运营后的第4个12万km阶段达到最低值,在第7个12万km阶段超过初始值。  相似文献   

12.
陈霄  曾凡成 《科技信息》2014,(2):223-224
文章分析了深圳地铁1期车辆TCN列车网络电子部件故障现状,搭建TCC-PIS系统测试平台的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的功能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苏晓峰 《科技信息》2012,(14):396-397
西安地铁二号线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具有完整ATC功能的移动闭塞制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同时还提供了连续式ATP功能丧失情况下的点式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段路基结构设计一般采用与正线相同的标准,但是由于车辆段列车"空载低速"的运行工况,路基结构存在优化的空间.针对郑州地铁铁炉西车辆段试车线,进行了不同工况下地铁车辆段路基动应力监测,从路基动荷载、冲击系数、衰减系数和动静应力比4个方面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地铁车辆段列车"空载低速"运行工况,《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列车动荷载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偏小,低速条件下冲击系数随速度的增大也更为缓慢.列车速度对于衰减系数有明显影响,列车速度越快,动荷载在路基内衰减速度越慢.列车速度在30 km/h以下时,基床底面动静应力比小于0.3.因此,在地铁车辆段设计时速为25 km/h的区域内,采用"0.3 m+0.9 m"的基床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李勇 《科技资讯》2011,(25):133-133,135
为了提高铁路信号正线电码化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该电路运行中出现的机车信号升级显示、发车进路第一道岔区段不能实现预发码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具体的运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以达到列车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货物列车运输实施重载、提速战略,货车车辆制动机的作用愈发凸显。货物列车单列牵引总重增加以后,若编组中的某一车辆制动机缓解或制动性能失效,特别是出现基础制动别劲、制动阀故障等,不仅会浪费机车牵引力,还会导致车轮热裂、甚至崩轮事故的发生;相反,如果列车中制动失效车辆数量过多或关键位置车辆制动失效,会使整列车无法正常制动、停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研制红外线车轮检测系统,对运行中的货物列车制动机状态自动进行实时监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边疆  夏国强 《科技信息》2014,(6):245+248
针对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内燃调车机车空压机频发"拉缸"故障,导致施工作业时临时换车,造成晚点,影响正线行车。本文从空压机原理入手,对"拉缸"产生的原因、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国内其他地铁的防范措施一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西安地铁内燃机车空压机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深圳地铁车辆控制继电器的使用及维护现状,通过继电器维护策略研究,实现继电器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交叠车站与区间隧道列车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为背景,研究了上下交叠地铁区间隧道与车站在列车同时通过时,其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5号线崇文门车站与2号线区间隧道的空间相对位置,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作用于道床底部的列车动载;根据各种可能的列车荷载组合,分别研究了15种动载组合情况下地表振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牵引通信故障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首先初步分析故障点与相关因素,阐述故障的原因及故障处理问题,经过多项实验找到导致故障的具体元件,对其进行针对性改进,并观察改进效果,以期对地铁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