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折线坡形挡土墙支护边坡常因设计不足而破坏失稳,一旦滑坡势必造成严重损失。为评价挡土墙支护折线坡形边坡的稳定性,采用规范中墙背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和改进的最小势能法,通过某工程算例,将该方法与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结果:当折线坡形填土高度从0 m增加到6 m时,安全系数降低39.9%;折线形坡脚与挡土墙距离由4.5 m减少到0.5 m时,边坡的安全系数从1.659降至1.513,降低了9.50%,可见折线坡形坡高、坡脚与挡土墙距离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较大。该方法不需条块划分、迭代,计算简洁,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健  厉硕彬 《科技信息》2009,(24):299-299,302
绍兴市曹娥江袍江大桥建设工程为城市特大桥。其主要工程内容为k0+530.9~k2+207.6段的桥梁及接线工程,路线全长为1.6776km,其中,南北引桥均采用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T梁结构,下构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柱基础;主桥为带边拱的三跨中承式系杆拱桥,跨径为40+3×185+40米,下构为群桩基础分离式实体墩。本文主要介绍了绍兴市曹娥江袍江大桥主墩17#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
S233省道盐邵河大桥主跨为55m+90m+55m预应力变截面箱形连续梁,根据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该桥的桥形,施工时T构的0#块段在托架上施工,其它梁段均采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施工,经过方案比选,挂篮主桁采用贝雷拼装的平行桁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四川锦屏电站的建设,首先必须修建一条沿着雅砻江、穿越山岭地区的一条进厂道路。在进厂道路局部路段需要填筑高度为52.5m的高填方陡坡路基,由于进场道路紧邻雅砻江,因此,修建传统的陡坡结构是不现实的。经过多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具有包裹式坡面的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方案。该工程是中国国内目前最高的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结构。该工程的成功设计和施工填补了国内同类工程的空白,积累和丰富了高填方陡坡工程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苏丹共和国喀土穆州BURRI大桥加固工程为例,对体外预应力加固T构桥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T构桥普遍存在的下挠问题,提出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的方案,该方案能够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为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T型刚构桥梁积累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6.
马爱芳  袁琳 《甘肃科技》2002,18(5):31-32
1 引言黄洲大桥系统工程是广州市中心区东部的一条重要的跨江城市主干道系统工程 ,是正在建设并于 2 0 0 3年首期投入使用的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外围交通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该大桥 2 0 0 3年建成后 ,将成为贯通南北、横跨珠江的第十三座大桥 ,对促进广州市城市中心东移 ,缓解广州东部珠江通道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黄洲大桥设计为 32m宽分离式双幅桥 ,总长 12 0 5m。主桥长为 5 70m的V形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其主跨 16 0m为国内目前已知同类型桥梁中的最大跨度。道路等级为城市一级主干道。大桥北端接黄埔大道 ,桥南端接新…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利用岩体波速信息快速确定边坡稳定性问题,首先根据国标BQ法(岩体分级标准)提供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建立了由岩体波速估算强度参数的数学关系式,并根据工程实验数据验证了强度参数预测公式的适用性;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实验,构建了基于岩体波速的新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图表;研究发现坡角和坡高等坡形参数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几乎与岩体质量无关,进而提出坡形影响因子来量化坡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了标准坡形条件下(坡高25 m,坡角45°),波速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发现安全系数随岩体波速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S"形变化趋势,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标准坡形条件下波速与安全系数的关系式,最终结合坡形影响因子提出一种基于岩体波速预测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并且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道路工程建设之前对工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探查,可以避免破坏地下管线,保证道路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对后期的勘察工作和道路施工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磁感应法和地质雷达法,探讨了其在兰州市西固区T018#+T020#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前期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不同管线探测技术在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可为今后同类道路工程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宏亮 《广东科技》2007,(5):173-174
一、前言 浐河大桥位于西安市北二环东延线,属西安市三环路系统工程.该桥全长335m,最大跨径50m,其跨径布置为7×25 26 29 50 29 26=335m.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桥台采用轻型薄壁桥台和肋板式桥台.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吴宇 《科技咨询导报》2014,(2):107-107,109
我国采用转体施工方法建成的桥梁大多是跨越深谷、深水急流,以拱桥、斜腿钢构桥梁居多。随着装备制造技术、施工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在上跨铁路、高速公路时,转体施工方法得到较多运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桥梁形式包括拱桥、T构,且具有向跨度大、转体重、角度大等方向发展的特点。该文结合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某特大桥(48+80+48)m连续箱梁采用平面转体施工方法成功实现上跨铁路繁忙干线的工程实例,对大吨位T构水平转体施工程序和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项目概况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项目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起于广州萝岗区火村,与北二环高速公路及广深高速公路相接,经笔村、黄埔区庙头村,在菠萝庙船厂北侧跨越珠江主航道至番禺区化龙镇草堂村,终点与广珠东线高速公路及广明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8.694km,路基宽34.5m,按远期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全线共设特大桥1座、大桥5座,隧道1座,互通式立交5处等结构工程。  相似文献   

12.
深部软岩巷道耦合支护优化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旗山矿-1000m水平北翼轨道联络大巷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了该巷道工程支护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备选方案用数值模拟进行了优化选择和耦合设计,提出了锚喷网索+底角锚杆+注浆的支护方案。现场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有效控制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工程地处包头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南二环外,位于黄河北与阴山山脉之间,为半草原地带,冬春风沙大,有扬尘天气,冬季夜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以下,白天气温在-5℃~-20℃左右,鉴于现场实际气温情况,本次管线防腐涂料采用了LD-18无溶剂环氧低温(-15℃)涂料.防腐方式为三布八油,厚度800μm,施工参考执行标准为SH3533-2003,SY/T0447-96.  相似文献   

14.
李卫棠 《广东科技》2009,(16):156-160
通过对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天麓园、木强隧道处治工程实例,总结隧道渗漏处治的控制要领.  相似文献   

15.
张琦  杜毅 《工程与建设》2010,24(4):528-530
巢湖市北外环路为新建市政道路,路线穿越凤凰山、炬嶂山南麓,工程开挖形成了一些较高而陡的碎石土质边坡,目前在2 km+990 m至3 km+220 m段产生较大规模的滑坡,起点段的滑坡规模较小,几处滑坡形成机理是一致的。该项目的滑坡形成机理在巢湖地区非常有代表性,通过案例的分析介绍,为该区域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目概况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项目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起于广州萝岗区火村,与北二环高速公路及广深高速公路相接,经笔村、黄埔区庙头村,在菠萝庙船厂北侧跨越珠江主航道至番禺区化龙镇草堂村,终点与广珠东线高速公路及广明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8.694km,路基宽34.5m,按远期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全线共设特大桥1座、大桥5座,隧道1座,互通式立交5处等结构工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天津集疏港公路一期上跨津山铁路桥主桥转体工程为依托,该工程在转体吨位.桥梁跨度和结构形式方面都具有异于目前已成工程的特殊性。通过施工实践,针对“大吨位自平衡T型刚构水平转体”这一特点,着重对转体施工的摩阻测试,偏心距的合理取值和牵引力计算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可供同类工程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任玲玲  杨成斌  张伟 《工程与建设》2010,24(4):437-438,475
随着道路等级的提高,人们对道路线形及行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设计中竖向挠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一座梁式桥(40 m+60 m+40 m)为例,根据预拱度设置的要求,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借助于计算机,利用软件Curve-Expert1.4对预拱度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的曲线方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该方法对梁式桥预拱度的设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辽宁灯塔市以沙河治理工程。根据北沙河整治规划,需要对北沙河(辽阳市段)河道、堤防等项目进行除险加固。由于该工程投资额较大,只能分期实施。本期是第六期工程,实施的工程范围为北沙河右岸,桩号为(B9R)1+600~(B10R)0+275,总计加固堤防525米。  相似文献   

20.
选用湖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查数据及省气象台提供的雨量数据(2013—2017年),运用确定性系数即CF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得出高程、坡度、坡向、坡度曲率即坡型、工程地质岩组与岩性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不同的影响因子对降雨型滑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程方面,400~800 m区间是滑坡的重要敏感发生区域;在坡度方面,滑坡主要发生在10°~35°之间;在坡向上,朝南向的斜坡最易发生滑坡;在坡型上,凹形坡比凸形坡更容易发生滑坡。除此之外,人类工程活动也对滑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