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一般位于山区和海底,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爆炸,越来越多的城市隧道不断涌现,用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省地上空间。而目前的城市隧道多为单洞单层隧道,本文则是要浅谈相对少见的单洞双层隧道。本文主要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简单介绍了单洞双层隧道的基本结构,通过开挖单洞双层隧道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运峰 《科技信息》2011,(8):340-341
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隧道发展日益迅猛,城市公路隧道的控制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建立一个实施可行的隧道控制系统成为隧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迅猛发展,80年代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控制器(PLC),进入21世纪,隧道系统控制逐渐从集散式控制系统发展为柔性区域现场控制,前端传感器应向数字化、嵌入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可  相似文献   

3.
城市隧道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构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城市隧道的安全运营备受工程界关注。介绍了现有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和隧道实时安全监控系统研究和发展状况。通过分析两种结构损伤情况(突发性损伤和累积性损伤)和现有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隧道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架构,论述其组成和具体功能,阐述了隧道安全预测预警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表明城市隧道工程建立安全预测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经济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城市市区越来越多的采用盾构法建地铁区间隧道和各种公用隧道,回顾盾构技术及其发展历史,介绍国外的一此新型盾构隧道技术,了解国内外盾构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各种工程建设的发展,地下工程也日渐增多,浅埋暗挖隧道作为其中的一种,其将城市中高架电线埋入地下,增大了城市的可利用空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隧道的开挖中,开挖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固对隧道的开挖进行分析并注意在开挖中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梁剑 《科技资讯》2014,(31):56-58
珠海是一个多山丘的城市,板障山隧道是珠海市区的主要交通要道,直接贯通城市的南、北方向。多年来,隧道内一直都无法收听到无线调频广播。该文主要叙述通过在隧道内进行多载调频波同频广播,在实施方案中最后利用同轴泄漏电缆作为多载调频波的主要载体,终于比较圆满解决了板障山隧道内调频广播覆盖的问题,为珠海的调频广播覆盖事业划上了比较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7.
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现代城市向地下发展的重要施工方法.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我国隧道施工中被广泛应用.该文结合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了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特点和盾构施工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城市隧道封闭狭长的结构使其内部的电波传播特性不同于室外,其内部的无线信号覆盖情况一直都被广泛关注.隧道内的无线通信系统可承载安全管理、调度指挥等业务,在行业信息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天线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布式天线系统已逐步应用在城市隧道内.采用高性能射线跟踪技术开展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无线信道仿真,得到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署方案,并对分布式天线系统和泄漏电缆系统的无线信号覆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城市隧道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间隔采用400 m即可满足接收门限要求且可实现近似泄漏电缆的均匀覆盖效果,为城市隧道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署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威  吴中 《山东科学》2019,32(3):57-64
分析了城市隧道路段的交通流特征,建立了城市隧道路段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针对隧道与上下游交叉口不同相对位置、不同相位差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城市隧道路段的通行能力受到隧道与信号灯的相对位置以及上下游信号灯的相位差等共同影响。合理的信号配时控制可以提升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减轻拥堵;但是当隧道离下游交叉口较近时,路段通行能力明显降低,隧道内拥堵严重,信号控制手段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杨潇 《甘肃科技》2011,27(10):124-126,168
介绍了浅埋暗挖法在城市隧道施工中的基本应用,并对该工法做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同时对浅埋暗挖法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介绍,为今后需要用于市政隧道建设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解决城市地下隧道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城市GIS的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详细讨论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的各个步骤以及交互控制、空间计算和三角剖分等算法,并以一个正在开展的三维城市GIS项目为基础,介绍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的应用。实践证明,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操作更为方便,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的工作效率。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将为基于三维城市GIS技术的城市空间信息化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山区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山区城市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周边复杂环境,区间隧道布置受到限制,左右线隧道水平距离较近。与单线隧道施工比较,双线隧道施工引起既有铁路路基沉降更为复杂。左右线隧道的水平距离对下穿既有铁路引起铁路路基沉降影响规律尚不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依托山地城市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铁路路基沉降特点,研究不同水平间距双线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双线隧道水平间距减小,沉降槽范围增大,铁路路基最大沉降值逐渐增大。随着双线隧道水平间距增加,铁路路基沉降最大值位置由隧道中心线对应路基向左线隧道、右线隧道中心线相对应的路基位置转移,路基横向沉降曲线呈V型-U型-W型变化。当隧道水平间距小于15 m时,路基横向沉降曲线呈V型,应加强支护措施,减小后行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产生的叠加效应,将铁路路基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13.
王立 《工程与建设》2013,(6):806-808
方兴湖隧道为安徽省首座城市湖底隧道,属城市快速路隧道。该文主要介绍了方兴湖隧道总体设计的思路和部分技术指标,包括隧道纵断面设计、交通组织、排水设计及管线布置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城市浅埋隧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地表沉降,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以某城市地铁隧道为例,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模计算,对比分析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与否的地表沉降量,并与实际检测值比较;绘制出竖向位移等值线;并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高度的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下,地表沉降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隧道开挖周围区域等值线密集;地下水位高度对隧道施工的地表沉降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7,(2):5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空间不断向地下延伸,城市地下轨道变通、地下管线通道、地下公路隧道等地下设施不断涌现,盾构法施工隧道由于明显具有安全、快捷、防水质量好等优点,将逐渐取代矿山法成为岩土层中开挖隧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创新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促使我国建设城市的地铁交通起着非常的作用,其中也占有主要的地位。另外,在我国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加快发展我国城市的速度。为了更好地了解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技术,本文探析了盾构隧道下穿城市既有城市铁路的施工控制技术,管片拼装施工以及地表沉降控制。  相似文献   

17.
国外已有很长的深层排水隧道建设历史,随着我国广州、武汉、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展深层排水隧道建设,国内学者也在从各个方面积极研究国内外深层排水隧道的建设经验。深隧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城市实现地下空间高层次开发利用、满足人居水环境高质量要求和城市排水安全需求的体现。通过梳理大量国内外建设案例,介绍不同深隧类型的功能特点及其运行调度模式,总结我国深层排水隧道建设进展,并对其优劣势及重点问题展开分析,以期为我国深隧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群落的发展,交通路网逐渐向地下纵深.在城市地下隧道的施工中,准确掌握其地表的沉降量,有利于防止塌方的产生.针对地表点所在的施工断面,基于软岩隧道暗挖沉降机理,分析了隧道暗挖沉降的规律.合理科学地选取预测数据点,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软岩隧道沉降对数预测模型,突破了以往"一刀切"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在长株潭城际铁路隧道进行工程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为预测软岩隧道沉降提供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的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从平原不断延伸,穿越越来越多的隧道,隧道照明、监测等机电系统操作应该符合我国公路隧道维修技术规格标准,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而且还应为社会发展和整个经济发展做贡献。本文从隧道机电系统管理的安全出发,从施工现场和紧急情况两个方面面对安全预防管理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旨在为不断提高机电系统维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双洞八车道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干道的建设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其工程项目也将越来越多,深圳南坪快速公路一期工程雅宝隧道就是国内最先建设的这类隧道工程。本文以雅宝隧道为倒。详细介绍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工程类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