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银资本》从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史角度出发,一方面批判欧洲中心论,另一方面提出人类中心的全球范式。这样的方法论上的改变,对正在经历学术视野转换的中国研究无疑会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所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问世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而在中国更是轰动一时,这都可以看出作者此书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之不乏。相关国内学者也对《白银资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读者正确和全面的理解《白银资本》一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银和中国     
中国是一个用银国,白银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其他用金的国家,还要密切,因为白银是中国惟一的主要货币。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原来是一个入超的国家,出口货总是比进口货少,在国际货借上,本来应该输出现金以为抵补。不过从前因为有大宗华侨汇款的收入,每年有二万万元到三万万元的数目,约略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弗兰克论述前资本主义时代"中国中心论"的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曾获得1999年"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头奖",出乎意料的是,多数中国的中青年学者持激烈批评的态度,指责此书凿空立论,缺乏中国资料予以证实。本文试图以"中国史料"作为本证,缕述中国历史上金银货币的来历演变,提出唐宋"银本位"说尚不足服人;元代疆域广大,始以贵金属铸为大锭,也开始了纸币与银两的换算,但仍然与现代"银本位"概念吻合。自中明葡萄牙、西班牙航海大冒险,开通了东西洋贸易,尤其是发现了南美特大银矿,具备了对华贸易充足的支付手段以后,刺激了中国以至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而中国史料也记载官员薪俸何时以银支付,以及贸易、商品、纳贿等以银两为基本单位,尤以万历初张居正改革"计亩折银"为银钱使用普遍化的标志。而导致明亡的原因很多,其中英、西战争导致南美白银不能顺利流入北半球,致使中国东南沿海出口贸易锐减,也是明廷财政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在中国引发了类于欧洲的通货膨胀。清代以来亦延续了中国长期出超的优势,晋商之功尤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屡次大额赔付列强,将多年出超的白银积蓄尽付外手,不仅丧失了近代化急需的资本,而且以此解决了外敌近代化以觊觎、侵占中国的原始资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为什么要和美国谈判白银问题?我国银行家陈光甫氏从上月中起程赴美以后,从本月七日起在华盛顿已和美国当局继续举行好几次谈话了.这次谈话的结果,不但和中国的币制有很密切的关系,就是各帝国主义者在华斗争的阵容恐怕也要因此而有些改变吧.  相似文献   

6.
澳门,被葡萄牙占领,成为葡萄牙在远东殖民的桥头堡之一,当时的澳门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渔村,但不经意间,澳门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联系的大门。澳门———长崎航线与澳门———马尼拉航线的开辟,使中国与亚洲,与美洲,间接与欧洲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在本年一月十六日出版的本刊第一二卷第九号所载中国跌进英镑集团以后那篇短文里,曾经指出「美国想利用牠对于银价的垄断,来把中国拉出英镑集团.」在当时,华盛顿方面也盛传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缔结银价协定的谈判,而且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愿把大批白银售与美国,就是此种协定可能缔结的一种表示.到现在,一切都变成了事实.金圆王国在对华货币权和财政权的争霸上,已经很巧妙地运用牠在货币战上的战略工具——白银,  相似文献   

8.
《白银资本》一书自出版以来之所以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思考与作者宏观的视角、大胆的论断、对世界文明大势的关注不无关系。重读该书及国内学者对该书的解读对于我们反思国内史学研究中的不足与误区,完善史学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7月13日至14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范云涛副处长、付海陆副教授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迪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张承祥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陈学渊研究员一行赴白银市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估现场考察工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彬,白银市政府副市长、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贾汝昌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0.
张锐 《广东科技》2003,(9):34-36
在弥漫着国有资本与跨国资本比拼硝烟的中国金融业,处于边缘化地带的民营资本正在迅速成长,他们扔掉了昔日的“国有拐棍”,快步向中心舞台靠拢,试图在以前的“禁地”——银行、保险、证券、租赁等领空彰显出自己的能量与作为。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以来,它已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欢迎和接受。"和谐世界"的理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理论。从马克思到胡锦涛,中间经过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几代领导人。他们面对不同时期的世界发展形势,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发展,提出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和谐世界理念是理论和实际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科书"从物质统一性"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范畴,把马克思主义所把握的"世界",理解、诠释为像旧哲学物本主义那样把握的"物质世界"。本文遵循"从实践理解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路,分析了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范畴理解的缺陷,探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类世界"范畴的理论意蕴和理论内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范畴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历史科学”和“历史观”,更主要是作为一种“历史解释原则”而存在的“世界观”。本文从“马克思面对的主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新世界的存在方式”以及“前反思状态中的世界观”四个方面把作为“世界观”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清理出来,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世界工厂”的界定及其标准,探讨了与“世界工厂”标准对比之下中国制造业的差距,提出了把我国建成世界工厂的措施,包括实施大国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新儒家中间梁漱溟的终极关怀表现出明显的入世与出世的紧张.通过对人类面临问题的分析,梁漱溟断定伦理和宗教都涉及到我们的终极关怀.他在伦理和宗教上安置终极关怀,即沿着儒家伦理传统和印度佛教传统来解决终极关怀问题.按照梁漱溟的理论,无论儒家的入世终极关怀,还是佛教的出世终极关怀,都包含了对现实与超越的双重肯定,它们是统一的东方文明的不同表现.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他论证了出世与入世的统一,由此化解了其终极关怀中的紧张.  相似文献   

17.
对《世界通史》大学教材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世界整体的历史。但是,对世界历史学科应当给予一个怎样的定位?即对世界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任务、理论原则及实科特点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应当做出怎样的规定?作为大学教材的《世界通史》与学术专著作的《世界通史》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史学界都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全新理解.与时俱进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体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尊重物质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二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应树立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价值理念.三是实践主体的思想解放.四是主体要有大胆实践的意志品格.与时俱进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萧红的文学世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故乡"、"家"和"后花园"是其空间意识的三个方面。萧红的空间意识一方面来自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还受到中国古诗和绘画的影响。萧红用空间意识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她的文学世界又扩大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