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在国际学科方面,的确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发展。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当然是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问题。十三大报告中提出要“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调整外交格局和党的对外关系”,这是一个重要启示。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看这样说早了一些。的确,全世界人民渴求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一体化态势,中国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积极争取人类共同利益的对外政策,开展全方位外交战略,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  相似文献   

3.
一苏联和平外交之史的发展和平外交在苏联看来,是抵抗国外侵略的一种精神上的国防,也是鼓起国际反战运动最有力的号角。虽然在苏联外交史上,对外政策经过了许多次的变迁,可是“为和平而奋斗”这一外交路线是和苏联政权的历史一样长久的。大家都知道,俄国人民对於和平的要求,是俄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这种和平要求立刻由对内的革命口号发展成为对外的一般政策,新政府不管协约国的  相似文献   

4.
人们能回答什么是“对外政策”,但什么叫“外交政策”呢?我不是为咬文嚼字或者做文字游戏才来指出这个问题,而是因为这看似一字之差的问题已经折射出许多大问题。把外交置于政策之前不但令人费解,而且其顺序的颠倒说明,现实中,人们没有处理好外交与对外政策(或者对外政策与外交)的关系。首先看一下英语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人们知道,英语中表达“对外政策”和“外交”的术语分别是foreignpolicy与diplomacy。从字面上看,它们就是不同的。虽然外交与对外政策密切相关,但对外政策不等于外交,外交也不等于对外政策。一般地,diplomacy指国家有关机构(一般是外交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外事部分)执行国家对外政策、处理对外关系的一套技巧或者艺术。除了在非英语国家的翻译语言中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安全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地,我国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对外政策、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建军方针,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这些变化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战争与和平 70年代后期,国际问题研究界对国际形势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集中体现在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肯定“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从而将制定内外政策的立足点真正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由“战时战略”向“平时战略”转变;突出军事斗争为“一个中心”保驾护航的功能。和平与发展 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我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条主线。同时确立了“反对霸权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捍卫和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符合科学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 ,又在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国家关系、外交格局等方面 ,对毛泽东外交思想进行了纠正、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冷战”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作为起点,到1989年12月美苏首脑马尔地会晤标志其结束,经历约半个世纪.“冷战”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针,是美苏两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进行一系列对抗的独特形式,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东西方矛盾冲突的一个主要表现.它历人是国内外国际关系史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冷战结束了,世界正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迈进,占据世界外交舞台40年的“冷战”是怎么发生的呢?最近,克林顿政府决定延长我国最惠国待遇,但“不会改变对华遏制政策和演变政策。”“从长远来看两国仍然…  相似文献   

8.
李文 《世界知识》2020,(3):16-17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开创和发展了对我国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外交发展轨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不再是"战争与革命"。他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应立足于和平合作,而不是对立对抗,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一贯的和平政策在检讨一年来苏联的对外关系之先,我们对于苏联外交的基本政策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才不会被歪曲的宣传家弄得恍惚迷离。苏联的外交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简要叙述:在一九一七至一九二○年军事共产主义时期的最后一年,由于了国内的白卫军和克服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武力干涉,苏联即开始采取和平外交政策,先后和爱沙尼亚、立宛、拉脱亚及芬兰订立了和平条约。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精髓,是与之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他又在时代主题和国际局势、维护国家利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邓小平外交理论,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邓小平正确分析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并认为争取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持久的和平有赖于发展问题的切实解决。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维护和平必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也为国际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伏地魔”是什么?当我前些天晚上到广播电台做访谈节目时,在开场前问了主持人这个问题。当天的节目主题涉及这样一个背景: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日本军国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伏地魔”。而日本驻英大使则在同一个报纸上反唇相讥,称中国才是威胁亚洲和平的“伏地魔”。熟悉英国畅销小说《哈利波特》的人可能会嘲笑我的无知,但主持人说她也不太清楚。大多数中国人应该都不太了解“伏地魔”,可是这个英国魔鬼却成为了中日开展公共外交舆论战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的外交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泽民同志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是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是江泽民外交思想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4.
陈征  韩苗雨 《世界知识》2023,(24):60-62
<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着国际关系研究者与外交实践者的双重身份。他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萌芽于受纳粹打击的童年,《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雷与和平问题,1812~1822》《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两本书标志着基辛格外交哲学的形成。他的外交哲学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希望在维持美国实力的相对优势前提下实现世界均势,提倡“新地缘政治学”以维持美国地缘政治均势,最终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外交工作,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有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中重要的内容。学习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思想,指导我们准确把握和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促进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进行...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时期 ,邓小平为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 ,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更加明确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为新时期外交指明了方向 ;二是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形成了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独特的外交风格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指导我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经济外交成为新时期外交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说“总体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交”一词“指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世界知识大辞典》)。同其他事物一样,外交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其活动内容早已超越这些范围。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对外经济工作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这个富有远见的论断,成为推动中国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指导思想。胡耀邦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1981年底,胡耀邦在一次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9.
陈毅同志曾讲过:“宣传艺术是高明的政治。”对外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宣传是关系到树立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争取世界人心、保证对外开放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争取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四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平发展论”是趋势论而非时代论十几年前,我们提出这个“和平与发展论”干什么?作为在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和平与发展论”对较长时期(至少10年~20年)的国际趋势(不仅是形势)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判断,为整个国家成功实现内政与外交的战略转移与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一种服务与服从于中国改革与开放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趋势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其他观点一样,“和平与发展论”具有拨乱反正的特定作用。70年代末和8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