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底吹电弧炉熔池流动状态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底吹电弧炉熔池在中心底吹和内三孔底吹两种布置方式下,气体搅拌熔池水模型的速度场,利用SIMPLEC算法计算两种底吹布置方式下水模型流场,结果表明:内三孔布置方式下的流场分布优于中心布置方式下的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描述复吹转炉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PHOENICS(Parabolic Hyperbolic or Ellipt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Codes Series)商用软件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底吹、顶吹、顶底复吹等不同工况下熔池内不同截面流体的流动状况和速度分布,得出各喷枪正常工作情况下,熔池内的流动是以转炉中心轴对称的三维流动,底吹、顶吹搅拌流动的动力主区和流动迟缓的旋涡区,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应设法减少或消除的流动“死区”,转炉采取顶底复吹工艺时,底吹喷枪的合理布置位置应在熔池直径的(0.5~0.7)倍圆周上. 相似文献
3.
底吹条件对电弧炉熔池表面突起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0t底吹电弧炉1:7水模型探讨了底吹喷嘴孔数,孔径,气体搅拌功率及熔池深度对液面突起高度及上升速度的影响;得到了液面突起高度液体上升速度与气体搅拌功率的关系分别为:Δh=0.361,W^0.664,vL=84.144.W^0.332,液面突起高度与气体搅拌功率及熔池深度的关系为:Δh=0.815.W^0.664.h^-0.659。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模型实验研究了复吹转炉中顶吹、底吹及熔池产生的CO气流对熔池的搅拌作用。按正交实验设计法,由实验得出吹炼中期和后期影响熔池内传质的主要因素及合适的顶吹和底吹气量。在高速脱碳期,顶吹和底吹气流的搅拌作用与CO气流的相比可忽略不计;在脱碳后期,底吹气流对熔池的搅拌起主要作用。在吹炼后期,底吹气量为5Nm~3/h时可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根据水模型实验结果,回归整理出混匀时间和容量传质系数的准数方程。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底吹钢包中气液两相流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气体流量下,气液两相区内各截面处的流股直径和卷吸液体体积流量。数值计算表明,流股直径和卷吸液体体积流量都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溶液的pH值与CO2溶解量间的关系,测定了30t底吹电弧炉1:7水模型中溶液的气液总综合传质系数(k,A)与液体表面的气液综合传质系数(kLA)s由此计算了气泡区综合传质系数(kLA)B。结果表明,底吹CO2后气泡区与表面区均因发生吸气反应而使溶液pH值降低,综合传质系数(kLA),(kLA)B和(kLA)S均随气体流量增大而增大,且回归得到了(kLA)(kLA)s与气体流量Q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顶底复吹转炉底吹CO2—N2的冶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0kg顶底复吹转炉上进行了底吹CO_2、N_2、CO_2+N_2、CO_2+Ar_4种气体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底吹气体的实验结果,对复吹转炉底吹不同性质气体的冶金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底吹不同性质气体对熔池氧化性、脱碳反应和钢中氮的行为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直筒型容器内的熔体,在轴对称浸入喷嘴吹气搅拌下所形成循环流场的基本特征。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气液两相区的结构,全浮力模型的观点得到证实。浮力作为基本驱动力的假设和流动参数的高斯分布规律被推荐作为速度场分布数学模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线性型引理和最佳控制方法,给出一类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唯一可解的两个充分条件;限制共振条件和跨越共振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底吹电弧炉熔池水模型测定底吹5种布置方式下熔池均匀混合时间,指出内3孔布置是混合效果最佳布置方式,并得出其τ∝mε^-n(n≈0.6)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氧气复吹转炉热模型试验炼钢过程中的冶金反应进行了理论解析,并提出了一个适合于从位于炉底中心位置的透气元件向熔池内部吹入惰性气体的搅拌条件下,可以描述复吹过程中熔池内部的成分和温度变化的数学解析模型,而且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热模型试验的实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中钢液的紊流流动特征,利用商业软件CFX4.2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计算这一限定空间射流的紊流时均场,采用均相流模型,模拟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形状及速度场,通过计算,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形状、拉速等工艺参数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结晶器出口处速度分布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六流连铸机T型中间包内钢液流场的数学模拟,提出了B型和C型两种导流墙的设计方案。这两种导流墙的应用,有利于均匀各流钢液温度,促使非金属夹杂上浮。 相似文献
14.
15.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数学模型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内插式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USFE)装置,研究了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数学模型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模型既证实了超声对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具有强化效应,又对USFE和SFE过程具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能够反映萃取的实际过程;低频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效果比高频超声要好;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机理是超声在微环境内产生的机械波动效应和热效应, 相似文献
16.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uid Flow and Solidification in Mold Region of Continuous Slab Cas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simulate the phenomena in the mold region of continuous casting by coupling fluid flow and solidific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K-ε turbulence equations and the SIMPLER algorithm. A pseudo source term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energy equation to account for the latent heat and kinetic energy. The fluid flow in the mushy zone was calculated by defining the fluid viscos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olid fraction in the mushy zone. Fine meshes in the solid region improve convergence and reduce iteration time. Comparison of the fluid flow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 and without solidification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solid shell in the mold is thin, it still greatly affects the flow pattern.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provide details of the fluid flow and solidification phenomena which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nozzle structure and other process parameters in continuous casting. 相似文献
17.
18.
为给武汉河段道湖口地区吹填造地的采沙工程提供依据,本文建立了武汉河段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实施采沙工程后该河段的水位变化及河道回淤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合理性和实测资料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计算电渣重熔系统渣池电位分布和局部发热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模型参数。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在上述基础上,考察了渣成分及电参数对渣池发热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