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制造(GM)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制造业的体现,同时考虑了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长远生存发展的作用,是面向未来的制造工艺。企业实施绿色制造,需要大量实施工具和软件产品,本文结合目前发展迅速的Internet网络,分析了Web Services服务在绿色制造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Web Services服务进行了研究,使得绿色制造系统在网络上获得优良的服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延伸了人类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模式,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情感危机、道德失范、人性异化等社会问题。艳照门事件引发对网络社会道德构建的思考。设想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源头进行监控,从网络社群自我治理入手来重构网络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3.
王慧 《科技信息》2007,(7):146-146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丧失与增强的过程,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一方面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反客为主”,导致了主体性的丧失。因此我们需要在网络社会中学会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负责,才不能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己。  相似文献   

4.
以互联网为棱心的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网络社会.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类的生产消费方式、管理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动摇了在传统社会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所具备的信息储存、信息沟通等功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互联网为人类建构起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的同时,也成为引发犯罪活动的一个重要诱因,尤为体现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中,并且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起到的诱因作用正在不断地加剧。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网络已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青少年身上,他们满怀欣喜地融入了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7.
刘桂文 《科技信息》2011,(24):20-20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育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功能,显示出体育的阶段性目标,无论是阶段性的目标还是终极目标,都应该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各个时期的体育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网络社会主体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依存,但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独立性。网络社会特殊的环境催生了其主体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维系机制、组成结构等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传播在当前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舆论在虚拟网络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作用到现实社会的改变。公众监督直接体现在网络言论表达之上,网络成为了社会各阶层对话的平台,正在挑战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舆论。但在目前我国网络环境“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维护网络良好秩序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必然对我国公众舆论和现实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舆论传播的规范有一个“度”的界限,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路程,就要把握好公众舆论规范度的“窄”与“宽”。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全球知识经济、网络信息的时代,经济发展越来越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承担人类知识和文明宝库这一重任的图书馆,一直以来都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对人  相似文献   

11.
柳溪 《科技资讯》2007,(9):154-155
互连网自产生到现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使人类社会全面步入了“网络环境”中。网络环境对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我们认识网络环境的特性,企业的经营者要了解网络环境对商业模式的影响,以更好地掌控未来的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网络不仅进入了社会经济领域,从而推动了生产、消费的经济活动的变革,而且网络也已进入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时代.网络文化的兴起,再一次体现出科学技术对人类文化活动的巨大影响,科学技术的变革不仅能引起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且也带来了作为精神活动的文化生活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结构功能分析是解剖人类社会的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上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有力武器 ,才有可能把当代社会人类学与我国学术传统与历史学、社会学结合起来 ,真正体现出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出现的新文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我们要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使网络文化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产生的阐述以及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特征分析,进而论述网络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恶紧密相连,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它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体现了公正的生态伦理意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正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建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权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高校学报效益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要求日益迫切,文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校主办的学报的效益并不直接以文化产品来体现出来,而是间接通过在学报发表的科研成果,被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对人类的智慧具有启迪和提高的作用,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规律,形成科学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上获得新的飞跃的基础上,再投身于实践活动,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的主要场所,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文章从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改变展览方式和宣传方式、注意与学校教育结合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需求经历了生存、舒适、情趣三个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人类体现自我的价值,由物质上升为精神追求的过程;产品设计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在不同的需求阶段对产品设计提出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人类网络     
正《人类网络》一书讲述了社会网络的特点,以及人们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塑造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并影响我们的人生。人类网络的结构和位置,决定着每个人在交友、择校、就业、理财、养育子女、休闲娱乐等所有方面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圈子和"三观",决定着哪些人更有权势和影响力、更容易成功。没有人能逃脱生活编织的大网。人类网络还与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密不可分:传染病、不平等、社会固化、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战争与和平……对这些  相似文献   

20.
性一直是人类涉及的敏感区,但又确实体现出人类的本质属性。法国著名女导演凯特琳.布雷亚在电影中通过对性的剖析,显示了男权社会下的男性与女性的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