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广森 《科技信息》2010,(30):393-39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日趋增多,原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着重讨论在我国设置劳动法院这一改革方式,笔者在参考德国劳动法院设置的基础上,就中国现阶段设置劳动法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我国目前的资源,无论在立法基础、机构设置还是审判方式上都不足以支撑劳动法院设置的结论。为解决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急需改革和解决短期内无法设立劳动法院的矛盾,笔者提出分两步完成劳动法院设置的对策和措施,即在过渡时期内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实行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的单轨制方案,同时加强有关立法和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使劳动法院最终在我国得以设立。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3.
李惠萍 《科技信息》2009,(15):322-322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发展,职工与企业的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和市场化,这给工会维权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工会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工会活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88名初中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工作价值观和组织支持感对教师情绪劳动的作用。结果发现:教师工作价值观与情绪劳动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则与情绪劳动的深层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能显著调节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利他奉献等内在工作价值观对表层行为的影响;工作价值观和组织支持感能显著正向预测情绪劳动深层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一个企业中,青年职工占到企业总职工人数的半数以上,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能否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劳动效益、增加企业利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团员青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企业团组织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高连杰 《太原科技》2014,(10):22-23
阐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并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企业制度建设和健全激励机制、大力推动人事管理改革是做好政治沟通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伴随着地勘单位战略性结构调整及改组、改造、改制工作的深化所必须面对和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三项制度"改革中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思想问题最多、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和改革成败的重大制度改革。本文结合地勘一院撤队组院几年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实践,就其中的若干问题浅述已见。  相似文献   

8.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已经多年,针对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统计范围的局限性、统计方法比较单一、指标的针对性和劳动工资总额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方向,探索建立一套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劳动工资工作,为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作环境权是一些国家在劳动安全卫生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权利.工作环境权的确立体现了体面劳动的理念和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并且与环境权的发展相契合.我国应当加强工作环境权的立法工作.促进劳动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系科学稳定的劳动关系,对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员工利益表达维护机制、价值引导机制、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劳动关系监督和预警机制是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王楠 《广东科技》2012,21(13):21+23-21,23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有企业全方位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结合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加快企业发展、注重职工培训、强化市场意识、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和谐氛围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消化吸收企业富余人员和社会人力资源,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我国加快和谐社会的创建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力义务关系配合适当与协调的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状态。如何贴近工作实际,结合和谐社会劳动关系新要求、研究新内容,创建新关系,开创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使员工个人发展和单位的发展统一起来,构建单位内部的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程中庆 《科技信息》2011,(23):400-400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与农村税费改革配套实施的一项农村综合改革,旨在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面临的筹资筹劳问题,引导农民自主开展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应加快科技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科技发展现状 (一)科学技术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劳动保障部门从上到下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研究机构,不少高等院校也成立了类似的研究所,全国共有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单位数十家,专业研究人员数干人。这些研究机构针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必要的基础理论开展研究,在劳动力市场理论研究、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研究、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卫 《甘肃科技》2001,17(6):62-62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责权利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必须从铁路沿线艰苦地区的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铁路沿线艰苦地区劳动用工制度上应给予宽松政策,用工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做到统筹就业,择优使用,灵活调节,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1 改革用工制度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是以“人”为中心的深层次改革,触及的是传统观念和职工的切身利益。要使用工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有职工群众的真心拥护这个前提做保…  相似文献   

16.
一、绪言现代生产过程中,生产劳动的安全不仅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也取决于劳动环境的好坏和劳动者本身的素质与职业道德。劳动环境、劳动者与劳动安全三者是辨正统一的关系,在美好的劳动环境和良好工作条件下,劳动者的心情舒畅、可以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状态和厌倦烦躁情绪,有利于提高劳动安全指数、降低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付桂芬 《科技资讯》2014,(35):141-14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相应地劳动关系也更加法制化、市场化。电力企业是社会正常生产与生活的基本保证,电力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支持,因此必须关注企业职工合法权利的实现。工会作为我国电力企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形式,如何推进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化与公平化成为当前企业工会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农村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生需要熟悉和掌握现代的生产手段、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劳动技术教育的功能,深化农村劳动技术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推动个体成为“完整人”的必然环节,具备开放性与实践性特征。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考量参与主体和课程内容等变量作用,依托该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内在逻辑,系统剖析该课程体系的改革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具体实践路径,以期推动劳动教育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现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对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进步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相关问题,大部分的院校都开设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的专业,并且逐渐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科学的理论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工作还需要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够紧跟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步伐,及时地适应新的社会现状的要求。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