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是中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组新矛盾。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从而在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是关系到国家和农民利益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在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云南的跨境民族教育代表国门教育.从协同发展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云南与周边国家在跨境民族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合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用途的广泛性决定了水资源利用的多种不同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这在涉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跨境淡水系统中尤为突出.在缺乏有效的全流域治理体系的情况下,跨境淡水系统的管理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的境地,而其冲突与合作的状态关系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安全与稳定,以及域内外国家的外交工作,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的速度正在加快,这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不可持续的做法对环境破坏产生的恶果.气候智能型农业对全球继续变暖的减缓、适应和粮食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了相关的能力建设、方法指导和推广措施建议.气候智能型农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受益,国际社会承诺对粮食安全、适应和减缓的目标加大投资,从而解决农业问题,特别是推广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技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亚行倡导形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云南省作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利用互补优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交流互访、技术培训、良种合怍、农业园区建设、疫病防控、科学考察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农业合作。但在合作中,云南省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双方合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云南省应在农业宏观调控、农产品流通、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善,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在对外贸易中也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境电商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试从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就如何利用跨境电商带来的契机,为社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岗位要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供需双重不足分析——以粮食安全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存在农业科技供给和需求双重不足的矛盾。导致这种现象的表层原因是科技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深层原因在于农业科研、农业推广体系以及对农民相关支持体系中的制度缺失。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面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只有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面对国内外新格局、新形势,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引入和补充,持续丰富和扩宽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内涵和边界。在此背景下,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指导下中国粮食安全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意义,梳理了当前粮食安全战略的演变路径和重点转变特征,即从“顾全面”到“保重点”、从“促产出”到“强产能”、从“压产区”到“一盘棋”、从“重数量”到“提质量”、从“生产端”到“全链条”的5大转变。提出了在政策选择方面,应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农民种粮、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建立“双碳”目标下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打造立足国内生产与统筹国际资源的“双循环”体系,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全方位食物保障系统5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林璋 《海峡科学》2003,(2):14-15,18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海峡两岸共同努力,闽台农业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加入WTO以后,两岸农业都面临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剧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闽台农业合作为我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入手,展望两岸农业合作的前景,进而提出了两岸农业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工程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分析了农业工程各分支的不同贡献,并结合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约束条件,提出了我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业工程各分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分别体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农业水土工程保障水土资源安全;土地整理工程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实施集约化生产,不与粮争地;农村能源与环境工程减轻环境污染;农产品加工工程减少粮食损耗、种子加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工程科技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综合协同左右,其重点研究方向为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推进种业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工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是综合性工程,统筹实施农业工程技术,可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业危机的实质是农业生态危机,即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所带来的危机。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包括区域间配置失衡和"代际"间的配置失衡。农业生态要素的区域间配置通过农产品贸易的方式实现,但人类往往由于受利益原则的驱使而使农产品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出现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当代人为自身利益掠夺式使用农业生态要素的做法会损害后代人所拥有的农业生态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导致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消除农业危机的关键是要消除农业生态危机,调节农业生态要素的不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张闻天在建国以前的经济建设中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构成其经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张闻天建国以前有关农业合作经济问题的相关论述,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继承、优先发展供销合作、采取经济利益诱导小农走向合作、坚持灵活的入股方式和分红原则、合作社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等五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张闻天早期的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最后,以史为鉴得出四点结论。本文力争通过这些研究对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职业教育跨境输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跨文化交流障碍、教学质量不高和产教融合不深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打造中国职教品牌,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树立国际化新标,满足职业教育国际市场的需求;需要校企携手“组团出海”,产教融合谱新篇,促进职业教育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进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跨境输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边模式和多边模式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分别进行分析。双边交易模式下,在引入Zeuthen策略和贝特斯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双方的谈判过程进行建模,并对谈判结果进行纳什乘积验证。而在多边交易模式下,分3种博弈状态进行了机制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控制电商企业的数量至关重要;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可以引入"触发机制"来保证电商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可以通过"价格–触发机制"来促进电商企业之间非合作串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对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其价值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中存在的支付安全、质量问题、物流问题及信息孤岛问题,探究区块链技术与跨境电商在主体、交易机制、技术及数据库之间的协同关系,并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构建涵盖产品追溯、交易处理和物流跟踪等系统相融合的跨境电商跨链整合网络架构模式,从主体参与、业务组成、网络支撑及数据存储...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09,(18):14-14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与中国政府8月24日在北京举办特别活动,纪念双方开展合作三十周年。亚太粮食安全是纪念活动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中缅跨境马拉松对促进中缅两国创建中缅经济走廊,弘扬中缅传统胞波情谊,对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和铸牢中缅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中缅跨境马拉松举办赛事历史、项目、规模、奖项和保障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中缅跨境马拉松的举办能拓宽中缅交流空间,创造良好边疆政治环境;打造体育旅游城市形象,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弘扬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促进区域文化认同等立体价值.据此,应全面拓展赛事合作空间;推动两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马拉松与民族文化融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粮食安全背景下,进一步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民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威胁之一。基于防灾减灾的文献回顾和现有防灾减灾机制的梳理,解析了"一带一路"沿线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发现:(1)跨境防灾减灾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重视,国际研究相对成熟,更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作用,强调建立评估体系对跨区域灾害进行评判,以完善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国内研究总体处于起步状态,主要集中在对跨境防灾减灾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对策及跨境防灾减灾合作机制研究。(2)现行的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主要集中在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的高层互动与外交对话机制、国家间防灾减灾制度框架与管理体系对接、防灾减灾技术与预警的共享机制等4个方面。(3)中国与沿线国家仍需从加强政治互信,建设综合防灾减灾平台,建立合作协商机制,防灾科技走出去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