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4(1):12-24
本文讨论了重庆北碚地区上二迭——下三迭统牙形刺的组合,牙形动物的古生态分析,及其牙形刺颜色的变化,从而阐述了生油指标及对油气生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再创建十来个大庆油田”的伟大号召,为实现石油部在“滇黔桂找油战略区”的规划,部规划院下达西南石油学院第二地质队和广西石油普查勘探队地质三分队联合组队,在桂西一带从事二、三迭系地层剖面任务。 相似文献
3.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1)
前言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晚三迭世地层,为目前勘探油气的重要层位。油气的符集除与构造有关外,尚与当时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晚三迭世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很大。为了查清盆地西北部油气聚集的特点及条件,从而扩大油气藏的远景,对上三迭统沉积时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石油队岩矿班沉积岩小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5)
前言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晚三迭世地层,为目前勘探油气的重要层位。油气的符集除与构造有关外,尚与当时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晚三迭世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很大。为了查清盆地西北部油气聚集的特点及条件,从而扩大油气藏的远景,对上三迭统沉积时的环境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目的,对汉旺地区上三迭统剖面的沉积相进行了重点解剖,并且结合邻近地区有关的剖面:认为川西 相似文献
5.
6.
长江中下游中三迭统层状—层控型铁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中三迭统层状—层控型铁矿床,曾被传统地视为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铁矿床应是中三迭统富铁沉积物经热液改造迭加的产物,并按其赋矿层位和铁的沉积相,可划分为若干亚类。中三迭统地层对本类型铁矿的形成起着以下主要作用周冲村组和黄马青组一段地层同生沉积的富铁碳酸盐及铁的氧化物,为矿床提供了重要数量的铁质,同时起着矿胚层和矿源层的作用;矿胚层可以成为晶茅层,因而最容易接受热液迭加;上述地层中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为铁质的活化转移提供了交代沉淀的有利岩性;周冲村组膏盐层的塑性形变作用既控制了闪长岩类的顺层侵位或底辟侵位,并为后期热液提供了促使铣质活化转移的Na、Cl、Co等矿化剂。本类型矿床的矿体附近均发育有热液迭加造成的强烈碳酸盐化蚀变带,它是较钠长石化更为近矿的一种找矿标志。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岩中铁是在含有相当数量的CO的富钠溶液作用下活化转移的,并在碳酸盐化过程中沉淀;钠长石化与铁的萃取有关,而碳酸盐化则与铁的沉淀有关。铁在热液中可能呈羰基络合物Na_2Fe(CO)_4等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7.
刘洪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3)
Gallowayinella层和palaeofusulina在西乡堰口地区晚二迭世吴家坪灰岩上部的发现,证实了长兴组的存在。同时,对长兴组与吴家坪组,长兴组与大隆组的界线,从岩性与生物组合方面也作了深入探讨。在长兴组中建立了palaeofusulina带,并提出了西乡与南郑梁山和扬子地区上二迭统之间的对比意见。长兴组与大隆组的关系问题,根据它们在龙门山—大巴山区岩相和厚度的变化,认为大隆组实为长兴组的相变产物。另外,通过对梁山和西乡晚二迭世蜓类动物群的研究,结合扬子区情况,作者建议建立Codonofusiella Lui带,来代表我国南方晚二迭世早期的海相地层,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中三迭统雷口坡组,是目前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对该地区的有机质进行系统研究,对于确定其有机质的丰度、母质类型、有机质堆积的介质条件以至成熟演化等有其重大的意义;对于进一步估价生油气潜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为此,我们对江油马角坝中三迭统雷口坡组的地层,系统地采集了岩石样品46件,分别进行了可溶有机质,氨基酸及不可溶有机质——干洛根的萃取、离析工作,进行了元素组成分析、结构及官能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以及个别氨基酸色谱分析等,最后对所获资料进行了电子计算机的多元统计分析。现将有关成果分别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四川江油龙潭子下-中三叠统界线剖面的稀土元素含量作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界线层内有不同程度的稀土元素富集,其含量较上覆、下伏地层为高,且显示出Ce、Eu的负异常。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详细论述了宜兴张渚下、中三叠统的岩石类型及沉积相特征,重点解剖了几种高密度流的特征、分布及成因。该区的一种特殊类型岩石?大型虫迹灰岩,为台地前缘上斜坡环境的产物;但横向上到宁镇一带变为瘤体灰岩,属下斜坡环境。 相似文献
11.
川北曾家地区二叠纪-早三叠世的生物地层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系有4个生物带:Nankinelalata-Pisolinastaffelinoides组合带,Neoschwagerina-Verbeekinaverbeeki组合带,Codonofusiela-Reichelinachanghsingensis组合带和Pseudotirolites-Chaotianoceras组合带;下三叠统也有4个生物带:Claraiawangi-Ophiceras组合带,Claraiaaurita-Claraiastachei组合带,Eumorphotismultiformis-Entolium组合带和Tirolites组合带。在此基础上,结合火山沉积事件、沉积物注入和分布的明显变化及陆上暴露标志等的研究,建立了该区二叠系-下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7个层序,并分析了相应的环境演变和不同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
川西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的硅质海绵生物礁沿龙门山带出露,前人已对其岩性、化石、分布及控制因素作了一定研究。将出露礁体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与欧洲硅质海绵礁对比,进一步结合全球海绵—珊瑚礁的演化特征和川西地震剖面中似礁的丘形隆起现象,认为川西地区在晚三叠世早期发育硅质海绵—珊瑚礁系列,其中硅质海绵礁发育在较深水环境,现今部分被后期龙门山冲断带推覆至地表;含珊瑚的礁体发育在相对浅水、高能环境,现今位于川西凹陷中;硅质海绵礁的展布范围受北面秦岭古陆的碎屑物注入影响,沿龙门山方向向北逐渐变小;高能礁体发育在川西拗陷至川中古隆起的过渡带上,远离北面物源。对于揭示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到碎屑岩的转变过程及马鞍塘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川西北上三叠统地层的生物标志物与沉积时的物源、水体深度、盐度、氧化——还原环境的关系。故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重建该区古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郭一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0(1):1-12
本文着重探讨天府地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群的成岩作用特征,本区主要有:泥晶化作用、填积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溶解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根据生物礁群成岩历史过程中的成岩作用特征,可以识别出四种主要成岩环境,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渗流和潜流成岩环境,浅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 结合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史与碳酸盐岩的成岩特征讨论了孔隙的演化。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产自四川简阳三星镇蟠龙村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恐龙化石材料。经研究后,鉴定为马门溪龙(未定种)Mamenchisaurus sp.,这是四川盆地首次在上侏罗统蓬莱镇组顶部找到马门溪龙化石。它的发现扩大了马门溪龙属的地理分布和地史分布范围,为今后在四川和邻区上侏罗统顶部寻找蜥脚类恐龙化石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根据马门溪龙化石近年不断被发现和地史分布的逐步扩展,认为对马门溪龙的地质时代应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川东地腹区长兴组生物礁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泥晶化、填积、胶结、白云化和溶蚀作用。其中白云化和溶蚀作用对次生孔隙发育起控制作用。上覆致密碳酸盐岩、泥质岩类等是很好的盖层,因此,礁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成岩圈闭型气藏。对北部、东部的“干死型”和南部、西部的“淹死型”生物礁成岩序列也有叙述。 相似文献
17.
邓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0(2):11-21
本文在龙门山雁门坝泥盆系剖面下中统交界区划分出4个腕足化石带。依据现代终层学原则,将下中统界线确定在甘溪组顶部,以Xenospiriferfongi的首次出现为标志,此界线与国际界线层型相当。文中提出了在无指定化石带地区确定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方法。论证该段剖面沉积环境属泥质浅海陆栩。描述4个腕足动物新种。 相似文献
18.
川西上三叠统高压封存箱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上三叠统碎屑岩储层是一套低孔、低渗,具高异常地层压力的致密砂泥岩层。须家河组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含气高压封存箱,以生烃增压为箱内主要的升压机制。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对原始高压封存箱的压力场进行调整改造。依据流体封存箱的发展、改造与定型状况,将川西地区划分为箱顶板断通型、断开型、未断型三种气藏类型,并讨论其形成演化过程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沈昭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5(1):1-13
本文通过对见天坝海绵礁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发生的环境以及它们对油气聚集空间的控制作用的探讨,建立了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变的模式,试图为评价以见天坝海绵礁为代表的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储集性能,提供一点岩石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