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深井和地热井泥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抗高温。从72年到76年,Carnery(1976)在实验室内研究了用海泡石配制抗高温泥浆的可能性。结果发现,用海泡石和其它添加剂配制的泥浆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都有合适的流变性和失水性能,适合钻地热井和超深井。到78年,美国和加拿大已经用海泡石泥浆打了90多口井。迄今世界上只有美、日两国能够生产配浆用的海泡石(海泡石原土并不能配浆)。  相似文献   

2.
海泡石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粘土矿物,被称为大海留下的明珠——神奇瑰宝。当前世界上已探明的储量不过三千万吨,而且仅为西班牙、美国等少数国家所拥有。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海泡石已开始受到重视,先后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找到了海泡石矿床。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还不够,资料较少。  相似文献   

3.
海泡石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泡石具有巨大比表面和独特孔结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详细地叙述了海泡石的改性方法及其催化性能,评述了它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海泡石的物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海泡石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全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电子显微分析,得出了有关的结构参数,同时测定了颗粒大小分布,表面参数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和评价安徽省国土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两种不同成因海泡石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发现,热液型海泡石和沉积型海泡石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热液型纤维状海泡石MgO、SiO2含量高,Al2O3含量低,为富镁海泡石;沉积型粘土状海泡石MgO、SiO2含量低,Al2O3含量高,为富铝海泡石。而且,两种不同成因的海泡石结晶形态的差异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热液型海泡石Mg2+、Si4+高,Al3+低,接近理想值,易结晶形成长纤维状;而沉型积海泡石Mg2+、Si4+较低,Al3+高,结晶颗粒细小,为粘土状,但在电镜下观察仍呈纤维状。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以来,全椒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提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品36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0.98亿元,增加值18.88亿元。全县拥有省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各1家、市创新型企业6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重点新产品3个;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试点企业1家。  相似文献   

8.
长江安徽段是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是我国淡水豚类的主要索饵场和栖息地.水质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安徽段的水质基本上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其中个别站点的油类略超过渔业水质标准,说明个别江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油污染.从生物学评价结果来看,目前长江安徽段的水质属于β中污带.  相似文献   

9.
安徽房地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效的统计数据和因子分析法为基础,对安徽省17个市(或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分类,结合公共因子的经济意义,全面考察了安徽省房地产业的区域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海泡石活性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南省浏阳海泡石矿为原料,研究了原矿的脱色性能、制备活性土的工艺流程及有关活化条件.海泡石活性土脱色力高,处理植物油的脱色效果优于国内最好的白土,受到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皖南叶附生苔4科10属17种,较前记录增加了3科7属15种;11种为安徽省新记录,其中粗柱疣鳞苔(新拟名)(Cololejeunea ornata Ev.)为中国新记录;原为热带太平洋岛屿分布的狭瓣细鳞苔(Lejeunea borneensis Horik.)首次在大陆上被发现。皖南叶附生苔种类丰富,仅次于福建武夷山而在华东地区居第二位。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尖舌扁萼苔(Radula acuminata)、棉毛疣鳞苔(Cololejeunea floccosa)和狭叶残叶苔(Leptocolea oblonga)是组成本地区叶附生苔群落的常见种。对附主植物的研究表明叶附生苔对附主的选择并不严格,光滑无毛,质地较厚的叶面似更适合叶附生苔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皖南叶附生苔研究——安徽苔藓植物区系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皖南叶附生苔4科10属17种,较前记录增加了3科7属15种;11种为安徽省新记录,其中粗柱疣鳞苔(新拟名)(Cololejeunea ornata Ev.)为中国新记录;原为热带太平洋岛屿分布的狭瓣细鳞苔(Lejeuneaborneensis Horik.)首次在大陆上被发现.皖南叶附生苔种类丰富,仅次于福建武夷山而在华东地区居第二位.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elliptica)、尖舌扁萼苔(Radula acuminata)、棉毛疣鳞苔(Cololejeunea floccosa)和狭叶残叶苔(Leptocolea oblonga)是组成本地区叶附生苔群落的常见种.对附主植物的研究表明叶附生苔对附主的选择并不严格,光滑无毛,质地较厚的叶面似更适合叶附生苔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全椒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综述,以全椒县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类型效应、集聚效应和强度效应三方面分析了全椒县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表现,从资源潜力、交通区位和市场区位三方面进行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策略:优化大环境,培育旅游吸引因素、开发专题研究、定位旅游形象、开发“龙头”景区、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相似文献   

14.
15.
平胸龟是一种特殊的淡水龟,在以往的报道中它只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2012年6月在岳西县响肠乡发现不明野生龟类一个,根据其形态特征使用工具书进行检索后,判断该龟应为平胸龟,综合此前的文献记载确定其为大别山地区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A new early angiosperm leaf species is reported from the Xinzhuang Formation of Wuhe County,Anhui Province,It is probably of Barrenian or slightly later in geological age,The fossil leaf is small,no more than 0.6 cm both in length and in width,The leaf vens are well preserved and clearly visble under a low poer microscope.Leaf archite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such a leaf should belong to the first leaf rank of Hickey ,i.e the most primitive one.There are no early angiosperm leaves published colpletely similar to our.A new species name of Dicotylophyllum minutissimum sp.nov.is established for the present leaf fossils.  相似文献   

17.
通过群落外貌、结构、种类成分、重要值、动态与演替等特征,分别对查湾两种主要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进行初步分析.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是甜储林;非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类丰富,结构复杂,藤本植物粗壮、高大.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繁昌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根据野外实地调查数据,结合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采用GIS技术信息量法进行定量分析,将全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4个大区11个亚区,并进行评.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和USLE模型的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是全世界都关心的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巢湖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水华现象引起多方重视,对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估对于环境保护战略与土地规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GIS平台,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来评估巢湖流域14县/区2000年到2010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巢湖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金安区、舒城县、居巢区以及含山县的丘陵地区,即杭埠河-丰乐河流域、裕溪河流域与柘皋河流域的上游地区;(2)从2000年到2010年,土壤微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巢湖流域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0.5%、0.05%、0.21%和0.23%,而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区域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0.98%和0.01%,总体呈现土壤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区域向轻、中度侵蚀转移的趋势。(3)植被覆盖度变化是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分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总体上,2000~2010年研究区由于植被覆盖度的波动性增加呈现土壤侵蚀分级波动性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